並不平靜的2020年,終於結束了。疫情衝擊下,在全行業艱難中,房地產依舊呈現出難得的增長態勢。
只不過,在資本市場中,房地產難言是個大贏家。甚至當白酒預見房地產時,竟然是另外一番景象: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面。
為什麼,2020年會出現天壤之別?2021年,房地產會怎樣?
我們都在前行中尋找答案,因為這不僅僅是趨勢,更是方向。
2020年最後一天,與跨年同樣重要的是,長達4個小時的2021「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再一次為業內外奉獻了一場數據與思想碰撞的盛宴。
丁祖昱依舊用了4萬多字,從宏觀、到中觀、到微觀,從政策、到市場、到聚焦新時代的新需求。
未來,行業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擁有新的行業邏輯。正如今年的主題「挑戰未來」,2021註定是:「挑戰未來」。
01
地產股,到底怎麼了
2021年第一個交易日,貴州茅臺股價突破2000元。白酒的瘋狂延續,而地產股依舊迷茫。
一邊是白酒股的瘋狂創新高,一邊則是地產股不斷的下挫創新低。高光的白酒是個什麼邏輯?昔日很白馬的地產股,怎會落到如今的境遇了呢?
透過現象看本質,很有必要,行業之變帶來了趨勢上的變化。
2021「丁祖昱評樓市」發布會上,丁祖昱說過,在回顧2020年的時候,已經有一些企業的業績下降。在2020年45家典型房企,全口徑增速為負的也有幾家,有4家是千億房企,全口徑也是負增長。
2021年可能出現規模企業操盤和權益口徑銷售業績下降的情況「未來規模房企出現負增長,在三道紅線的壓力之下,可能是未來的一個常態。」
房企限時轉「綠」也將成為2021年的大趨勢,丁祖昱認為,「三條紅線」的要求提出之後,試點企業範圍一定會擴大。「所以踩紅線的企業,無論是一條、兩條,還是三條,希望迅速轉綠。」
地產的黑馬時代或許就此終結,想要成為白馬則需要重新面臨新一輪的挑戰,丁祖昱坦言,「房企要學習金融機構,每年做壓力測試。」
如同考核標準,房企想要過五關斬六將,需要拿出經得起市場考驗的本事,就像一場大考。
第一道是經營現金流加融資現金流最後等於正還是負。2020年上半年,50家房企,經營現金流為負的是26家,融資現金流為負的是8家。
第二道是壓力測試,把所有的資產,包括在售項目、土儲、存量資產、不良資產,全部折合市場價,減去所有的負債、應付款,上市公司可以和上市公司市值做比較,非上市公司可以和淨資產做比較。
兩道壓力測試完成後,得出結果良好的房企,可以在2021年,乃至未來每一年繼續大踏步前進。如果這兩道壓力測試做出來的結果不盡如人意,未來可以適當的放緩腳步,夯實基礎。
02
2021年機會在哪裡 要怎麼幹?
都說2020年很難,但2021年恐怕是房地產行業難上加難的一年。因此,「挑戰未來」不僅僅在於總結過去的一年,更在於面對不確定的2021年有著清醒的認識和應對戰略。
堅持難而正確的事情,在2021年更有必要。
丁祖昱認為,未來房企要跟著客戶走,這個問題談了很多年了,前幾年在做定位的時候,也會做周邊的競品調研,如周邊兩房100-110平米賣得最好,這是客戶需求嗎?未來要重新跟著客戶走,認真跟著客戶走,重新做好需求的研究和分析。
不僅僅是盯準客戶,更需要通過產品來實現精準定位。購房人群的趨勢正在發生變化,購房客戶逐漸呈現出年輕化,這意味著對於產品同樣需要與時俱進。比如說「95-00」客戶的置業需求是什麼?
大數據逐步清晰的畫像正在呈現,95後到00後分成四類人,有房的52%,無房的48%。其中有房但10年內不買房的袋鼠族24%,有房10年內買房的房二族28%,無房族當中想買房的奮青族36%,還有12%無房但10年內不買房的樂租族。
奮青族希望首付款達60%以上,都想自己裝修,且都想買三房。房二族屬於買房實力派,再次置業的偏好在110-140平米大戶型,願意付產品溢價,停車位的配比是要1:2。
面對這樣客戶大數據,房企們需要非常認真的做足功課,因為這是決定未來成敗的關鍵。
當然,不僅僅要盯住客戶,房企更要「精選城市」,甚至是嚴選城市。丁祖昱強調,」所有企業最大的挑戰就是投資、就是拿地,拿錯一塊地十塊地都補不回來。」
因此,新的指標,尤為重要,既要看到眼前又要目光長遠。
具體而言,短期,看一年半以內指標;中長期,看三到五年指標。
戶籍人口變化:很多城市都限購,戶籍一旦發生變動對短期購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深圳增加了30多萬人,上海幾乎每年戶籍人口不增長。
出生人口變化、幼兒人口遷徙:生孩子對購房是最直接的需求,深圳、廣州都喜歡生孩子,上海和北京生育率都比較低;幼兒園人口的競爭的指標意味著,如果在這裡讀幼兒園可以基本確定,這一家連這個孩子就在這裡生活下去。
結婚對數變化、離婚對數變化:結婚和人口基數有關,也和年輕人的想法有關。由於限購的原因,很多城市是通過離婚才能買房,所以離婚的數據也特別關鍵,一旦離婚率上升,肯定說明這個城市需求會增加。
房價水平變化:房價基本上越漲越買,關注典型區域的房價水平,可以看短期內是買還是賣的情況。
舊改棚改變化:上海為什麼今年市場好,因為2020年2.9萬戶棚改,2021年3.5萬戶,每一戶幾百萬補償。加在一起,很可觀。
軌道交通建設:特別是三線城市軌道交通的指標特別的關鍵。2020年南通漲、徐州漲,很多長三角城市漲,就是因為一條重要的鐵路貫通了。
中長期三到五年指標,則需要更大的緯度去觀察,同樣是房企布局城市的關鍵。
土地財政依賴水平:大多財政土地依賴度高,土地成交金額高的「雙高」城市,市場都較好,但上海和深圳是個例外。
過去十年買房規模、投資需求佔比變化:過去的十年,並非銷售量大就一定好,還要人均小,如長沙房價漲不上去,就是因為長沙成交總量高,人均購房量大,所以不用做很多調控,房價就控住了。投資需求的佔比指標,投資佔比高說明短期市場火爆,但是投資佔比過高,這個城市的市場,中長期還會這麼好嗎?
常住人口變化、老齡化發展趨勢:戶籍人口變化可以短期影響購房資格,但常駐人口的變化,不管是租房還是買房,影響的是總需求。老齡化如果在不斷增加,這個城市的購房壓力會加大。
趨勢和判斷都有了,接下來重要的就在於如何去做。丁祖昱建議開啟兩個模式,第一個,重點城市做好深耕,第二個,房企要多合作,特別是非重點的城市,合作才是未來最大的機會。
當然,營銷更持續打破傳統銷售思維,要廣泛的開闢線上新戰場。「2020特別好的趨勢是開闢線上新戰場,2019-2020年渠道在綁架營銷,2020年由於出現了疫情,使得線上戰場提前到來。」
線上營銷絕非簡單的外力所致,而是有其發展邏輯下的趨勢所帶動。
看房習慣改變:95後、00後的看房習慣發生了變化,更多在網上關注項目。同時關注項目的數量增加到7-9個項目,線上看房時間更長,如果過去以線下看房為主,現在已經開始花20%到40%的時間線上看房。
大數據畫像:今天的大數據能力是非常強的,通過大數據畫像,加上AI人工智慧的加入,把客選房、房選客這個課題做好。
全渠道拓客:線下還是不能放,但是通過不斷增加線上比重,能夠有效的把線下渠道佔比下降,使營銷費用成本進一步控制和節省,最終讓營銷更加高效,性價比更高。
如果說2021的房地產機會在哪裡?那一定是順勢而為,同時要抓住客戶的心,做好線上加線下賣房的雙重模式。
03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搶別人生意,才是好?
2021年1月5日,蘇寧環球漲停,成為地產股中獨苗。緊隨其後有一定漲幅的是金科和新城控股,分別上漲4.55%和3.3%。跌幅方面,格力地產、泰禾集團都有不小的跌幅。
隨後的幾天裡,蘇寧環球依舊是熱點。那麼,蘇寧環球為何獨領風騷?當然,這與地產有關,也可以稱作第二增長曲線,蘇寧環球背後是醫美產業。
蘇寧環球目前形成了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文化、醫美、金融等產業齊頭並進的多元化發展格局,目前房地產業務佔比90%以上,地產業務的穩定發展,為蘇寧環球的轉型打下了較為堅實基礎,醫美業務發展因此得到了資金支持。
蘇寧環球認為,隨著「顏值時代」的來臨,醫療美容行業正成為「朝陽行業」。醫美產業是公司的重要轉型方向之一,公司將持續推動相關業務的發展壯大。
儘管蘇寧環球有些「不務正業」,但表明第二增長曲線的重要性。
丁祖昱在談及未來行業新發展的時候就表示,「行業增長瓶頸已經出現,特別是成交面積很難再往上走,從房企角度來說如果沒有更多的資金的加入,未來增長難度也越來越高,因此要尋找第二曲線。」
有哪些會成為企業的第二曲線呢?
在丁祖昱看來,首選是物業,有一個趨勢叫非住,物業當中非住的拓展在加速,今年上市的物業公司,特別是市盈率更高的一些物業公司,主營業務就在非住宅領域,另外還要縱向服務挖潛,如智能化改造、業主的增值改造,醫療教育等。
其次,政府特別關注租賃,政策也都聚焦租賃,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做輕資產模式,除了租金收入之外,也要尋找多種業態經營的收入。要關注一些細分領域,2020年很多做藍領公寓的長租公寓逆勢上升。
商業消費主力在發生改變,變成了z時代,看抖音、小紅書,靠社群傳播,朋友圈裡面的九宮格,可能比一個廣告要效果好。可以從單身經濟、矛盾經濟、社交經濟入手。電競是特別大的一個點,還有二次元,手辦、潮玩。
另外,政府在拉動文旅行業,催生萬億級的市場。今天單純勾地已經很困難,但是把文旅和IP結合還是一個有效的勾地方式。同時,文旅投資和運營現在明顯分離,輕資產化的趨勢明顯。
除此以外,養老產業同樣值得重點關注。
2020年養老的產值歐洲是4.8萬億美元,美國是4.7萬億美元,中國1.17萬億美元,佔GDP比重歐洲28%、美國22%,中國只有7%,2020年只是一個起步。運營還是核心,另外還有一個3+N,「治未病健康管理領域」、「高齡老人護理領域」、「老年病康復領域」+「智慧養老、適老化改造、老年用品、老年文化娛樂等細分領域」。
最後,要關注資本的動向,阿里騰訊幾乎把所有的利潤都瞄準「獨角獸」。丁祖昱表示,瞄準「獨角獸」就是當前房企做投資的一個重要的要點,希望房企在這上面躺著也能夠贏錢。
2021年已然到來,路在何方?
既然有了方向,何不順勢而為。房住不炒時代,房地產註定充滿了挑戰,同時伴隨著機遇,就看哪家房企能夠抓住機會,成為跑贏時代的白馬。
投稿、爆料、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