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分娩後超過8小時產婦未能及時排尿,則需插管輔助排出尿液。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對於生孩子這件事,說是女性生命中最難忘的一天也不為過,哪怕之前做的準備再充分,當陣痛真的來臨時,沒有一個孕媽不慌張的。
分娩只是育兒路的開始,在寶寶出生以後,並不意味著寶媽就此完成任務,萬事大吉了,有一些護理細節一定要在當天做到位,之後身體才會恢復得更徹底。
產後排尿為啥這麼著急?有些事情不能等
曉娜在懷孕時也做了一點「功課」,結果因為太緊張,學的那點知識早都忘到腦後,護士讓幹嘛就幹嘛,折騰了整整一個白天才生下了兒子。
一家人又激動又興奮,圍著孩子看個不停,護士過來叮囑要儘快排尿,忙暈了頭的老公也給忘了這茬。又過了一會兒,護士再次重申要排尿,一家人才著急起來。
曉娜又累又困,和護士商量:「我一天都沒喝水,根本沒有想尿的感覺,不排尿行不行啊?」護士看了她一眼,指了指隔壁床產婦:「你要是再過一個小時不排尿,就得像她一樣插管了。」
嚇得曉娜趕緊幹了一大杯媽媽晾好的溫水,邊喝邊在心裡想:「不就是尿不出來尿嗎,至於非得這麼著急?」
生完娃就萬事大吉?處置不當月子相當於白坐
分娩過程不僅痛苦,而且十分耗費體力,在寶寶平安降生以後,許多產婦都有一種「大功告成」的心情,但實際上,產後當天仍有許多事情需要寶媽配合完成。
對於醫護人員的要求,許多寶媽並不理解,實際上胎兒娩出後,產婦身體並不能立刻恢復至產前狀態,在開啟「坐月子」狀態之前,需要及時進行一些處理,以保證產婦身體器官處於健康狀態。
順產後需要嚴密觀察2個小時,出院的最早時間是產後24小時,剖腹產則需在病房觀察24小時,無特殊狀況的產婦多數是產後2-3天出院。
在此期間,護士才會要求產婦配合去完成一些看似「沒有必要」的任務,但實際上這些事項與產婦身體機能息息相關,一旦處置不當,坐滿了月子也會留下一些「病根」。
孩子生完了還要幹點啥?有三件事再累也要當天做
壓肚子許多寶媽回憶起壓肚子的痛苦,仍忍不住瑟瑟發抖,不少寶媽在護士壓肚子的時候連連求饒,但是知道壓肚子的目的之後,寶媽絕對不會主動讓醫護人員停手。
在寶寶從母體內娩出後,子宮內會殘留大量由血液、代謝物等髒東西組成的「惡露」。如果當時護士不幫助產婦壓肚子,等待這些惡露自行排出體外的過程非常漫長,惡露排不乾淨,產婦恢復得就非常慢。
排尿順產產婦通常應該在產後4到6小時內產生尿液,剖宮產的媽媽在撤尿管後也應達到這一要求。
順產後由於胎兒的劇烈擠壓,身體內臟的各項功能會暫時受到影響,剖腹產因麻藥作用同樣如此。但是此時尿液仍在產生,如果尿道未能及時恢復排尿,會對身體器官造成傷害。
活動生完孩子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在床上度過,但這並不意味著寶媽要一動不動。順產產婦在產後稍事休息兩個小時,就可以慢慢下床活動,有助於內臟恢復原位,幫助排出惡露。
剖腹產產婦在休息6~8小時後,哪怕不能下地,也要在床上翻身、活動,如果傷口太疼,可由家人輔助完成。
延伸閱讀:產後遲遲不排尿,試試這三個「小妙招」
1. 聽水聲
水流聲可以引起人體排尿的條件反射,如果產婦遲遲沒有尿意,可以聽一聽水龍頭的水流聲,或是在近處向暖水瓶中灌水。
2. 多喝水
在分娩時產婦通常會消耗大量水分,此時多喝些溫水不僅可以補充水分,也能刺激膀胱恢復功能,注意水溫適宜即可。
3. 按摩小腹
輕柔按摩小腹或是用熱水袋外敷同樣可以達到快速促進產婦排尿的目的。
糖果媽媽叮囑:對於醫護人員的安排或要求,家屬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配合醫生工作,這樣才能保證產婦得到最妥帖的處置。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