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起電會是能量採集的下一個來源嗎?

2021-01-08 EDN電子設計技術

我們為何不持續尋找一種新的能量採集方式?因為它通常是免費的(忽略前期成本)、方便,並解決了許多實際的安裝/更換問題。但是在能量達到可以採集之前,電子和負載方面有兩個前端問題需要解決:找到可用於採集的一致物理現象,並擁有一個相當有效和可靠的傳感器來實際捕獲其能量(例如基於壓電的振動組件、氣流葉片或使用溫度梯度的潛水車。)lRyednc

當然,眾所周知的潛在能量來源是太陽輻射,以及溫差、聲音、振動、氣流和移動。還有一種可能的來源的確無所不在,但很難捕獲:由於摩擦而產生的靜電(它通常以ESD的形式出現,但被認為是「壞事」)。不過,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進行的一些研究可能會改變這種狀況。lRyednc

根據喬治亞理工學院的新聞稿,包括該校在內的一個團隊已經開發出廉價、柔軟的聚合物材料。這些聚合物材料非常善於透過摩擦產生電荷,然後保持電荷直到可以將其提取為電流,儘管靜電不是一個新的發展,但產生、保持和取出靜電卻很棘手(想想Leyden jar)。lRyednc

lRyednc

這張圖片顯示如何透過摩擦生電,亦即利用滑動兩種材料,且在他們之間產生間隙,從而產生電能。(圖片來源:Inertia Films)lRyednc

這當然很有趣,但是透過這種機制有多少可採集的能量呢?分析這個變得有點棘手…lRyednc

新聞稿援引團隊研究內容指出,該摩擦生電技術功率輸出高達300W,這點非常有意思。但是,能量採集與捕獲端的能量有關,與負載端的功率傳輸有關,如果可以的話,你可依照隨機方式採集能量,但必須將其作為功率(能量消耗的速率)消耗掉,因為任何實際負載都需要一定的最小功率閾值才能發揮作用。300W的數字可能轉化為幾乎沒有意義的能級(energy level),且可以獲得的能量會越低,實際上以可接受的損耗收集它的難度就越大。lRyednc

儘管如此,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聽起來仍然令人印象深刻且令人著迷。他們聲稱每立方米的功率容積密度超過400kW,效率超過50%。很難說明,這要如何轉化為實際應用,但這當然值得關注。lRyednc

研究人員還表示,它們的材料可用於與水流接觸來採集能量。這無疑會帶來新的機會,因為有許多「隱藏」的流動源,例如水槽和水龍頭,也許也可以被利用。lRyednc

幾年後可以再回顧生電來源變成了什麼,會很有趣。對於必須有效提取能源的電子產品,是否有足夠的能源使其變得可行?換能器的材料和相關的物理實現方式是否可靠且具有成本效益?它會成為大眾市場的能量來源,還是高度專業化的設備,例如使用熱電偶從熱源中提取能量的熱電發電機(TEG)?lRyednc

你是否還想探索其他「未開發」的採集能量的來源? 你認為迄今為止沒有被利用的任何原因是什麼?lRyednc

編譯:Anthea Chuang,EDN TaiwanlRyednc

責編:Luffy LiulRyednc

(參考原文:Is triboelectricity the next harvesting source?,by Bill Schweiber)lRyednc

相關焦點

  • 關於摩擦起電
    電的現象我們現在已經很熟悉了,在宏觀狀態下能起電的現象有兩類:摩擦起電和電磁感應發電兩種物體在摩擦時,各種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亦不相同,所以有些電子就會轉移到另外的一個物體上,失去電子的物質因缺少電子而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質因有多餘的電子而帶負電。 電子的這種轉移,因為不是電荷流動,所以會被稱之為「靜電」現象。人體靜電的電壓有時會高可達2萬伏左右,但是能量極低。
  • 關於摩擦起電
    電的現象我們現在已經很熟悉了,在宏觀狀態下能起電的現象有兩類:摩擦起電和電磁感應發電。人體靜電的電壓有時會高可達2萬伏左右,但是能量極低。在乾燥的空氣中人體會帶電,只要人一走動,空氣與衣服之間的摩擦會使人體儲存許多靜電,這些都是我們平時日常生活中能感覺到的自然現象。
  • 摩擦起電與感應起電
    我們剛剛踏入電學世界的大門時,會遇到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能使物體帶電的兩種方式。那這兩種方式的起電原理是什麼呢?
  • 摩擦電納米發電機起電材料
    自2012年以來,摩擦電納米發電機(TENG)由於其普遍適用性強,成本低,效率高逐漸成為機械能量收集和分布式微能源領域的主流技術。TENG的發展可以服務於物聯網的信息採集技術、智能監控系統以及靜電驅動、靜電除塵等高電壓應用領域。
  • 摩擦生電的來源是什麼?
    摩擦生電的來源是什麼?人類認識電,是從摩擦生電開始的。早在公元前六世紀,希臘人就發現琥珀摩擦後能吸引輕小的物體。我國漢代學者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也有「頓牟掇芥」的記載。「頓牟」就是琥珀,「掇」是拾取的意思,「芥」是細小輕微的物體。
  • 【學習故事】摩擦起電--大班
    彤彤穿著長袖園服,來到門口麻利的脫下了衣服,媽媽接過衣服,只聽「啪」的一聲,彤彤叫了一聲,媽媽笑著說:「沒事,起電了」。這時笑笑也來了,順手一摘帽子,一頭短髮,立刻豎了起來。孩子們看到後立刻驚呼起來:「哇!有電!」但是孩子們都說不清「電」是從哪兒來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開始了探究之旅……    我給你們每組兩張紙,讓你們撕成碎片,然後又拿來了好多塑料吸管。
  • 科學小實驗:摩擦起電的現象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電」的現象,比如某些東西之間反覆摩擦會形成「靜電」。今天小編就給你講講關於摩擦起電的那點事兒,讓孩子感受到「電」的可愛一面。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荷的轉移。所以就算一端帶正電了,另一端馬上會有電子跑來把它中和掉,如果帶的負電,這端的電子也會迅速移到另一端,而不能摩擦起電。
  • 科學小實驗:為什麼會有摩擦起電的現象呢?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們,歡迎來到羋盒學科學欄目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電」的現象,比如某些東西之間反覆摩擦會形成「靜電」。今天小編就給你講講關於摩擦起電的那點事兒,讓孩子感受到「電」的可愛一面。
  • 大班科學教案:好玩的摩擦起電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好玩的摩擦起電 2012-02-22 19:36 來源:[標籤:來源]
  • 新型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可利用人體運動實現無線供電!
    背景摩擦起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種物理現象,無論是梳頭、穿衣還是走路、開車時都時常會遇到。但是,摩擦電很難被收集和利用,因此它的價值往往被人們所忽視。不過,去年筆者曾介紹過中國科學院、重慶大學、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臺灣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在中華民族傳統的剪紙藝術啟發下,利用了摩擦電,開發出一種輕量的、剪紙式樣裝置,採集來自人體運動的能量。
  • 金屬導體能否通過摩擦起電?
    金屬導體能否通過摩擦起電?第一,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兩個不同的物體帶電的現象。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這就是摩擦起電的現象。兩個物體互相摩擦時,由於不同物體的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的本領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個物體失去一些電子,另一個物體得到多餘的電子。如用玻璃棒跟絲綢摩擦,玻璃棒的一些電子轉移到絲綢上,玻璃棒因失去電子而帶正電,絲綢因得到電子而帶著等量的負電。用橡膠棒跟毛皮摩擦,毛皮的一些電子轉移到橡膠棒上,毛皮帶正電,橡膠棒帶著等量的負電。
  • 全新摩擦起電納米發電機在手指彎曲處產生電力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來自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和中國科學院的最新研究未來有一天會允許用戶將充電器留在家中,並使用身體動作為手機電池充電。
  • 科普|九種摩擦起電現象的實驗
    說起摩擦起電大家立馬想到的就是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
  • 科學小實驗作文:摩擦起電
    在天氣乾燥的時候,梳頭髮或脫毛衣的時候會產生靜電,會聽到「噼啪」的聲響,媽媽告訴我,這是一種摩擦起電的現象,於是我在網上查詢了摩擦起電的資料,準備親自做個實驗體驗一下。首先,我找來一張紙,把紙任意撕成碎片,接著又找來一把塑料尺子,緊貼著衣服摩擦到發熱,最後把摩擦發熱的尺子靠近碎紙片,結果碎紙片紋絲不動,我很失望,心想,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網上寫錯了嗎?我決定去請教媽媽,媽媽聽後,溫和地建議我說:「你把紙片撕得再碎一點試試看!」
  • 摩擦起電小實驗
    好幾天前,媽媽帶著我做了一個小實驗,實驗的名稱是「摩擦起電」。我當時聽了這個名稱非常好奇,連忙問媽媽:「是誰和誰摩擦啊?」媽媽說:「不急,我先做給你看,這個實驗非常簡單。」首先我們準備了一些材料:一把尺子和一些小碎紙片。
  • 你知道摩擦起電的實質嗎?
    用摩擦的方法能使物體帶電是由於不同物體的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束縛本領不同。兩物體相互摩擦時,原子核對核外電子束縛本領強的物體得到電子,帶負電;原子核對核外電子束縛本領弱的物體失去電子,帶正電。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發生了轉移,而不是創造了電荷。
  • 2020中考物理重點輔導:摩擦起電的原因
    物理摩擦起電的原因基礎知識     說明1 本知識點的重點是摩擦起電的原因。     說明3 知道摩擦起電的原因。     說明4 本知識點的預備知識點是摩擦起電、原子結構。     說明5 本知識點主要講述摩擦起電的原因,它是研究電學重要的知識點。     核心知識     規則1:摩擦起電的原因     在通常情況下,原子是中性的,由原子組成的物體也呈中性。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
  • 摩擦起電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方橋小學302班小記者 鄢明揚    今天,我們上了一節有趣的實驗課——摩擦起電。    這節課我們準備了生活中常見的三樣物品,尺子、碎紙片和頭髮。    準備好實驗材料後,老師說:「實驗開始,可以用女同學的頭髮來做實驗,我那時候心急如焚地做起來了,一開始我們都圍著柯美美,用她的頭髮來和尺子摩擦,磨到一定的時間,把尺子放到裝著碎紙片的盒子裡,因為我太想知道後面的結果,就把尺子拿上來了,結果是一張碎紙片也沒有粘在尺子上。可能是我的方法不對,我又做了一次,這次碎紙片終於粘到了尺子上,實驗成功了。
  • 三年級作文: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摩擦起電
    三年級(下)作文:我做了一項小實驗 你做過什麼小實驗?向大家介紹一下。寫之前,可以先藉助圖表整理小實驗的主要信息。 摩擦起電 有一次,我在書上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小實驗,它說用尺子可以把碎紙吸起來。這是真的嗎?我帶著滿腹疑問,準備動手做一做。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摩擦起電的原因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摩擦起電的原因,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由於不同物體的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束縛本領不同,當兩個物體相互摩擦時,哪個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弱,它的一些電子就會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缺少電子而帶正電荷,得到電子的物體因有了多餘的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