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蚊子就開始肆虐。整日在耳邊嗡嗡地飛來飛去,咬得人滿身儘是小紅包!
世界上,大概很少有人喜歡蚊子。每到夏天,嗡嗡飛舞的蚊子不但讓人睡不好覺,還會在身上留下「親吻」的痕跡,瘙癢難耐。
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事實上,蚊子是許多疾病的傳播者。前幾年一度引起全球健康恐慌的寨卡病毒,就是由蚊子傳播的。
身邊有一隻蚊子圍繞就能讓我們坐立不安,那要是1000多隻蚊子圍繞在你身邊,又會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請戳視頻!
但是注意:本視頻及以下圖片可能會引起不適!!!
蚊子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每年能殺死成千上萬的人,尤其是抵抗力低的孩子和孕婦。如何才能度過一個「默默無蚊」的夏天,是困擾著我們每個人的問題。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防蚊滅蚊,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蚊子是怎麼選擇「心儀」的對象的。
O型血最招蚊子了。
胡說,AB型才最可憐!
我媽說我血甜蚊子愛喝,什麼鬼。
蚊子最愛叮女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你們都說錯了,胖子才是最大受害者!
我是處女座……最招蚊子……
......
關於誰更招蚊子的說法一大把,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要想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要弄清楚蚊子是如何篩選和定位叮咬對象的。
蚊子偵測和定位目標主要是靠二氧化碳、熱量、揮發性化學物質等因素。只要你在呼吸、出汗或是散發熱量,你的溫度,你釋放出的水蒸氣、二氧化碳,你汗液中的丙酮、辛烯醇、乳酸等化學物質,就都在誘惑著蚊子,讓它們循著蹤跡找到你。
當蚊子找到並飛向你後,視覺就開始起作用了,蚊子的視覺系統在陰暗的環境中最活躍,所以反光效果較弱的黑色最吸引它們。
了解了這些後,相信大家應該能判斷出最受蚊子青睞的人群特徵了:愛出汗、長得胖、新陳代謝快、喜歡穿深色衣服、有體味。就比如正在街邊、胖胖的、穿著深色衣服、大汗淋漓、喝酒擼串的你。
啥,跟血型沒有關係嗎?
是的。有關血型與蚊子的關係,各國科學家都做過大量實驗。目前的結論證明,血型與蚊子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否則也不會每個血型的人都說自己最招蚊子了。
所以招蚊子的你不得不從其他幾個因素裡找找原因了,比如胖,再比如自己的臭腳丫子......
了解了蚊子「找對象」的原理後,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驅蚊方法。
關於驅蚊,同樣也流傳著很多說法,比如聲波驅蚊、紫外線燈驅蚊、維生素B驅蚊......這些驅蚊方法真的管用嗎?
- 聲波驅蚊
現在很多手機APP都聲稱可以通過釋放超聲波的方式來驅蚊,甚至還能驅趕老鼠、蟑螂等各種有害生物。
乍一看似乎有那麼點道理,但仔細推敲下就能發現問題。
首先,那些手機APP根本不能釋放超聲波。你以為那些驅蚊APP一直嗡嗡嗡地響,就是在發射超聲波?實話告訴你,人的耳朵根本聽不到超聲波,所以還是別浪費電了......
其次,如果能釋放超聲波,那問題更大了,長時間接觸超聲波,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 紫外線滅蚊燈
研究證實,紫外線滅蚊燈確實能對蚊子有吸引作用,但並不能高效滅蚊。紫外線滅蚊燈殺死的蟲子中只有極少數是蚊子,其中還有一大部分是不吸血的雄蚊。
- 維生素B
人們認為有些氣味蚊子會討厭,比如維生素B的味道。因此,把維生素B製成溶劑,噴灑在皮膚上,便可以驅趕蚊子。
然而,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任何實驗可以證實這種效果。所以,別以為你噴了維生素B,蚊子就會以S型路線繞著你走。
當然是用驅蚊劑了!
驅蚊劑就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通過阻斷或幹擾蚊子的嗅覺受體,讓蚊子找不到北的東西。
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疾控中心(CDC)推薦,常見驅蚊劑的有效成分為四種:
- 避蚊胺
避蚊胺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了。早期,美國陸軍首次使用避蚊胺來保護服務人員免受蚊蟲叮咬。避蚊胺能有效地擊退所有種類的蚊子,除此之外,它還能有效預防蜱蟲、恙蟎、跳蚤、蝨子和一些蒼蠅。
不過兒童對避蚊胺反應比較敏感,所以6個月內的嬰兒不宜使用含有此成分的驅蚊水。2-12歲兒童使用含有避蚊胺驅的蚊水,濃度應低於10%,且一天不宜使用超過三次。
- 驅蚊酯
和避蚊胺相比,驅蚊酯安全性更高,刺激性更小,就是效果稍微差了那麼一些,不過也算是避蚊胺很好的替代品。
- 埃卡瑞丁
最初是由德國拜耳藥廠於1998年開發出來的活性成分,它相比避蚊胺對皮膚的相容性更好,被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評為除了避蚊胺外,最有效的驅蚊劑。
但因為它的成本很高,目前還未引起國內品牌的追逐,而在一些歐洲國家專為嬰幼兒研發的防蚊蟲產品中已屢被應用,例如德國Autan、Zeckito、S-quitofree等。
- 檸檬桉葉油
近10年來,埃卡瑞丁和檸檬桉葉油被認為是更安全、副作用更小的兩種驅蚊產品。檸檬桉葉油也是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推薦的驅蚊成分中唯一一種天然植物成分。不過,FDA警示檸檬桉葉油不能用於3歲以下的兒童,而埃卡瑞丁更適用於兒童。
去商場、藥店購買驅蚊劑時,需注意其有效成分。
另外在使用驅蚊劑時還需要注意:
在驅蚊這件事上,「天然」不代表「安全有效」。不建議使用含有香茅油、檸檬草油、香柏油、香葉醇、迷迭香油、肉桂油等成分的驅蚊產品,其一是因為這些天然植物油易揮發,驅蚊效果只有一兩個小時。其二是因為這些產品通常沒有登記在案,即沒有經過安全與有效性評估,潛在危害不明。
給孩子使用之前,家長需先噴在手上,然後再給孩子塗抹,儘量不要用在小孩的手上,以防他們揉眼睛、接觸食物。
老人和孩子要注意,不要頻繁使用驅蚊液,尤其是2個月以下的寶寶,皮膚特別嬌嫩,畢竟避蚊胺是藥物成分,在使用這類產品前請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慎重選擇。
說到這裡,肯定會有人想,要是蚊子滅絕了該有多好啊~
但首先,蚊子的大規模絕跡會導致約3500個物種消失,這只是地球上目前已認定的蚊子種群數目。在成千上萬的蚊子種群中,只有200種會襲擊人類,而其中三種——按蚊、庫蚊和伊蚊會傳播瘧疾和黃熱病等疾病,對人類造成嚴重威脅。
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研究五花八門的滅蚊方法,其中一種是改變遺傳方式,使蚊子不成比例地產生更多雄性後代。隨著新生代雌雄比失衡,物種數目便會自行削減。
為創造轉基因蚊子,研究人員利用了一種在產精過程中影響X染色體的酶,從而使絕大多數精子會產生雄性後代。
蚊子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上億年,並成為食物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證明,哪怕科學家真能找到把蚊子消滅得一乾二淨的方法,也會導致嚴重的生態問題。以北極苔原為例,作為候鳥的食物,有幾種蚊子數量極多。一旦這些蚊子絕種,該地區的鳥類數量可能會減少一半以上。
另一些科學家推測,世界各地眾多魚類也會有類似的情況,它們需要為生存尋找新的獵物。而上述情形對單一捕食者來說就是滅頂之災了,如果蚊子滅絕,那些以蚊子為食的昆蟲和魚類數目就會銳減,從而在整個食物鏈上產生蝴蝶效應。
但也有科學家認為,即使部分物種忍飢挨餓也並不會造成毀滅性影響。適者生存,多數最終還是會調整飲食結構,繼續維持生態平衡,而蚊媒疾病也將不復存在。當前,每年瘧疾都會導致約一百萬人死亡並讓2.46億人感染致病。
- THE END -
#蚊子#生活百科
原文連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