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生活在農村,但其實很多農民對野生植物都很陌生。筆者前幾天曾介紹過一種野生的薄荷,結果有人認成了田螺菜,有人認成了金不換,還有人說是九層塔,真正能叫對它名字的寥寥無幾,野薄荷這種農村常見的植物許多人都會認錯,可想而知,即使是農村人,對野生植物也不一定很熟悉。就比如斷腸草,認識它的農村人寥寥無幾,其實斷腸草就是農村常見的黃藤根。
而有一些植物,農民即使認識,也難以了解這種植物有什麼用處,就比如黃花蒿,在屠呦呦發現青蒿素之前,大多數農村人連黃花蒿是什麼都不知道,即使在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之後,大多數人也並不知道青蒿素是從黃花蒿的莖葉中提煉而出的。儘管早在幾千年以前,黃花蒿就被用來治療瘧疾,但其實懂得使用這種植物的人卻寥寥無幾,即使是李時珍,也將青蒿當成了能治療瘧疾的黃花蒿。
數千年來,無數的醫史文獻中唯一記載正確的是東晉時期葛洪所著的《肘後備急方》,可想而知屠呦呦當時能從黃花蒿中發現青蒿素有多麼幸運。正是因為許多古典醫書中都記載錯誤,因此至今人們還對發現青蒿素是中醫還是西醫的功勞爭論不休。產生這種爭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人們對植物的不了解造成的。就像筆者的一位朋友,祖傳四代中醫,他對各種藥材都能侃侃而談,但是卻不知道這種藥材的植物本身長什麼樣,更別談深入的研究了。
就比如筆者拍到的這種植物,名字叫博落回,相信這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認識這種植物的人卻寥寥無幾。包括筆者的那位朋友,也叫不上它的名字。博落回比斷腸草還毒,但同時卻也有解毒祛風的效果,以前農村郎中常用來治療風溼性關節痛,但是卻因為比斷腸草還毒,漸漸地沒什麼人敢用這種藥物,現在在農村,野生的博落回已經變成了一種無人問津的植物了。
由於受制於傳統的中草藥炮製方法,人們始終未能完全揭開博落回真正的面紗,但是這種狀況可能會很快發生改變,據筆者了解,德國就開始有人在研究利用博落回提取物替代一種抗生素的方法,這種抗生素常被用於畜牧業。而一旦有人研究成功,就有可能成就下一個屠呦呦。其實不僅是博落回,很多野生的植物都急需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提煉技術,這樣這些野生的植物才能為人類帶來更大的價值。你認識斷腸草和博落回嗎?你知道斷腸草和博落回有什麼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