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單親男孩朱朝陽,活在不公平父愛和窒息母愛夾縫中

2021-01-18 的雲飄過

最近,網劇《隱秘的角落》成功地,以豆瓣9.2分的高分引發了一波國產劇的好評高潮。

《隱秘的角落》中朱朝陽是一個酷愛數學的學霸,父母離異,他跟著母親生活。父親離婚後再婚,組建新的家庭又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朱朝陽偶爾能和父親見面,他的身影卻經常淹沒在妹妹和爸爸的歡聲笑語中;回到家中的朱朝陽又深陷於母親近乎窒息的愛當中。

對於他來說,不論在父親還是母親面前,都小心翼翼地活成了父母們想要的樣子,而把內心深自己那個真實的自己藏得密不透風。

牛奶是窒息母愛的隱喻

朱朝陽的母親由於在景區工作,經常要值夜班,每次母親把飯菜準備好去上班時都會叮囑朱朝陽記得喝牛奶。

朱朝陽聽到景區廣播中,傳出母親大聲地向繼母喊道:「你女兒死的那天,我不在場的證據就是我和馬主任當時正在六峰賓館,你可以去查開房記錄。」

母親沒有想到兒子竟然也聽到了這段話,關於牛奶的隱喻也在這件事情之後爆發。

回到家中,母親焦慮不安,在煤氣灶上熱牛奶溢了出來,其實是在暗示她對兒子朝陽的愛太滿、太控制。

母親把牛奶拿給正在屋裡聽英語聽力的兒子,可是朝陽不想馬上喝掉。

母親春紅卻說:「趁熱喝了,涼了對胃不好,喝完我好洗杯子。「

兒子朝陽說:「我自己會洗杯子。「

「你現在長大了,不需要媽媽照顧了是嗎?你是覺得媽沒照顧好你,是嗎?如果你爸爸是個負責任的男人,如果當初他沒拋下我們母子,今天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朝陽的一句「我自己會洗杯子」激中母親的痛點。

離婚以來她一個人帶著兒子生活。兒子是她生活的全部,可是她卻忽略了兒子已經一天天長大,直至有一天,不需要她這樣的照顧。

兒子無奈是拿起杯子,把牛奶喝完。

這個時候,母親的控制欲得了緩解,可是當她想給兒子擦下嘴角的牛奶時,朝陽把頭扭向了一邊。

母親終於在這一刻爆發了,她強硬地按住朱朝陽的頭,一邊胡亂地給他擦著嘴角。

這一刻,母親把離婚後生活中種種的不公和無奈一股腦地發洩在朝陽的身上。

直到朱朝陽說:「媽,其實你可以告訴我。「他再次用違心的話,想結束了這一刻母親的歇斯底裡。

母親卻氣急敗壞地說:「大人的事情小孩子懂什麼。你只管好好學習,等你長大了,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母親委屈當年丈夫拋下他們母子和別的女人結婚、委屈為了兒子不能和馬主任再婚,還委屈養了這麼多年的兒子,此時竟然對自己這麼冷漠。

你們只在乎你們自己

在母親眼裡,今天生活中遇到的種種不幸,始作俑者全都來自於當初丈夫對家庭的背叛。

這麼多年來,她的言談話語裡也把這種怨恨傳遞給了朱朝陽。

可是,對於朱朝陽來說,即使是很久才能見一次爸爸;即使是每次都看著爸爸新的一家三口其樂融融,自己像個外人,但是他在內心深處依然渴望這份父愛。

父母沒離婚的時候,他一直是坐在爸爸汽車的副駕駛;可是離婚之後,他每次都是默默地坐在後排。

這種和妹妹相比之下,不公平的父愛,讓朱朝陽的內心很自卑。

朱朝陽目睹妹妹朱晶晶在少年宮五樓摔下去之前,也是妹妹的那句:爸爸根本不愛你,他只愛我一個人。徹底把朱朝陽內心那份對不公平的父親激怒了,因此才有了他對妹妹摔下去,並沒有施以援手的瞬間。

妹妹死後,朱朝陽終於又找回了往日獨自享受爸爸的愛的感覺。

當繼母的弟弟把朱朝陽綁架,被救出來的朱朝陽拒絕向警察說出真相。母親再次爆發。

母親瘋狂地把兒子從病床拉起來,又是老生常談地說,當年如果不是你爸拋棄了我們,如何如何的話。

但是,這一次已經找回渴望的,當年的父愛的朱朝陽卻說:「當年是你逼我爸籤的字,我都記得。」

母親無語地站在那裡:「是你爸爸先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

朱朝陽冷漠地說:「你們只在乎你們自己。」

那一刻的朱朝陽冷漠地讓人感覺可怕。單身家庭的朱朝陽,寧願卑微地被繼母數落,也不想錯失見到父親的機會。

這份渴望是母親忽略的。

03.父母之愛是為了分離

朱朝陽之所以說你們只在乎你們自己,一方面是指母親一直活在當年離婚,父親背叛家庭的埋怨裡,卻不曾想過,孩子只關心的是能不能經常見到父親,能不能擁有一樣的父愛。

另一方面也指母親當年氣憤地逼父親籤字離婚,把他從這個家裡驅趕出去的時候,並未想過離婚以後,孩子對父愛的缺失。

母親以為她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就足夠了,殊不知這樣的控制型愛,只會讓孩子感覺窒息。

朱朝陽就是在這種不公平的父愛和窒息的母愛,夾縫中堅難地生存。長久以來,他沒有朋友,對人冷漠,造成內心有些扭曲的心態。

這個世界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之愛是為了分離。

孩子的健康成長,意味著父母不僅要懂得關愛自己的孩子,同時也要允許他們成為自己。

朝陽的母親空有關愛,卻不能接受孩子成為他自己。

這部網劇改編自小說《壞小孩》,作者紫金陳說自己之所以能刻畫出朱朝陽這個角色,就是因為自己就是他的真實寫照。

他的童年經歷和朱朝陽一模一樣,他能體會到單親家庭孩子內心的孤獨與無助。當然,他的世界裡沒有普普和嚴良,也沒有遇到一切極端的事情。

但是,他坦言既使自己現在已經成年,經濟收入不菲,可是骨子裡的自卑卻一直揮之不去。

紫金陳是童話結局裡的朱朝陽,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浙江大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紫金陳說:「家庭溫暖的缺失、學校教育的失察、愛的不公平讓人性深處的惡之種點燃。小孩由於缺乏社會經驗,作惡時可能更加肆無忌憚。」

《隱秘的角落》就是希望能喚醒人們去反思,未成年的犯罪源頭在哪裡。

朱朝陽和母親兩次的正面衝突;

朱朝陽父親意識到,女兒晶晶的死和兒子有關係時,狠狠地抽打自己耳光;

朱朝陽父親臨死前對他說:『好好的生活下去,重新開始「,

這些鏡頭,也一定能喚醒那些單身家庭的父母,單親家庭的孩子一些內心的湧動。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是什麼推動著孩子陷入漩渦?
    這個六月,一部網劇進入人們的視野——《隱秘的角落》。該劇以優質的內容和燒腦的劇情贏得了觀眾的喜愛,獲得了高評分,霸佔微博熱搜,可以說是近年來的高口碑網劇。隨著懸疑落幕,劇中許多細節使得人靜心沉思,特別是在一個人一生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在網劇《隱秘的角落》中,主人公的角色包括三位孩子——朱朝陽、普普和嚴良。
  • 《隱秘的角落》周春紅:一個單親媽媽折射出3點社會現象,很真實
    近段時間,12集短劇《隱秘的角落》上了熱搜,我也利用一個周末的時間追完了。果然沒失望,我喜歡短劇,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追,而且短劇的亮點也不少:每一集、每一個人物、每一個場景、每一段劇情、每一段臺詞都會很緊湊精要,不會給人多餘的、拖拖拉拉的感覺,能讓觀眾一口氣追完。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爸爸怎麼死的人 暗黑人格背後是扭曲的原生家庭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爸爸怎麼死的人《隱秘的角落》中朱朝陽的父親也是很重要的一個人物,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讓朱朝陽這個人的人設更豐滿了。朱朝陽爸爸怎麼死的,是朱朝陽設的局嗎?
  • 朱朝陽原型是紫金陳什麼情況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原型是誰
    自《隱秘的角落》開播後,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1分,可以說是國產劇之光了。劇中的朱朝陽、嚴良、普普,特別是朱朝陽的形象氣質,很契合原著——一個因為父母離婚而極度敏感又壓抑的小孩,聰明絕頂,心思縝密無人能及。那麼,你知道朱朝陽的原型是誰嗎?
  • 北大學霸弒母,現實版朱朝陽,不幸的家庭造就孩子內心隱秘的角落
    最近網劇《隱秘的角落》大火,是難得的叫好又叫座的國產神劇。這部劇把鏡頭對準了一個不一般的孩子,初中生朱朝陽,他是一個學霸,也是一個深不可測的高智商少年。雖然限於審查原因,電視劇的結局似乎呈現給我們一個美好的童話結局,但是這躲不過認真看劇的觀眾們的眼睛。在最後一集諱莫如深的鏡頭語言中,觀眾還是看出了這一切都只是朱朝陽在想像中塑造的假象。
  • 《隱秘的角落》:每個黑暗的靈魂,都是不幸的家庭裡可悲的犧牲品
    ——維吉尼亞·薩提亞(美國家庭治療大師)本文將從#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的黑化,談談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父母離異,並不足以令朱朝陽黑化,真正的原因是——01缺席的父愛,是孩子心中永遠的痛與渴求朱朝陽一直最渴望、最在乎的,就是父親的關愛。
  • 《隱秘的角落》:黑暗故事的陽光與希望
    《隱秘的角落》的確很出色,短小而精悍、克制而內斂,且運鏡流暢、邏輯縝密、寓意深刻。也的確是獨特的——不以時間維度進行分集,而以戲劇點來分割敘事節奏。即便沒有多少恐怖、驚悚的畫面,《隱秘的角落》也成功營造出了一種懸疑劇的氛圍,令人窒息的空氣中,處處是兇險。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碗裡的蒼蠅有什麼寓意?
    在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中,父親在女兒朱晶晶死後,有一次單獨帶兒子吃甜品的劇情,等兩個人吃完離開發現朱朝陽碗裡有一隻蒼蠅,而他的甜品幾乎也沒怎麼吃,導演安排這隻蒼蠅到底什麼用意?首先朱朝陽父母離婚多年,他跟著母親生活,但是從很多細節可以看出他內心非常渴望得到父親的關注。但是父親明顯對他關心不夠,特別是娶了新老婆生了新女兒之後。後來小女兒朱晶晶墜樓慘死,後媽跑到朱朝陽家樓下對他毆打辱罵,認定他就是兇手,朱朝陽被打得滿頭是血,如果不是周圍鄰居還有母親及時趕到,不知道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 《隱秘的角落》裡,朱永平帶朱朝陽吃糖水,碗中的蒼蠅隱喻著什麼
    在《隱秘的角落》裡,導演和編劇用一個看似荒誕卻扎心的情節,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個現實問題,比如原生家庭的傷害、人性的善與惡、現實的爾虞我詐、信任與背叛……在看完整部劇後,我久久不能平復,劇中的細節真的太耐人尋味了!今日,我們就聊聊《隱秘的角落》的第六集《蒼蠅》,聊聊這「蒼蠅」到底隱喻了什麼?僅僅是在說朱朝陽的心死了嗎?
  • 《隱秘的角落》第六集解析 蒼蠅什麼意思暗示了什麼
    隱秘的角落第六集解析朱朝陽媽媽想要和自己兒子說話,但是朱朝陽並沒有太多表示,而且也不想和媽媽說話,朱朝陽媽媽發了脾氣,朱朝陽一口氣喝完了牛奶。陳警官想要找嚴良,朱朝陽他們等在自動取款機那裡查了一下,發現銀行餘額還是只有三萬,徐靜要離開了。
  • 《隱秘的角落》你不知道的細節暗示!
    最近《隱秘的角落》這部劇火爆全網,絕對的熱搜第一名,熬夜也要刷完。但這裡面有很多我們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下面讓我一一為大家敘述。1.開頭張東升將嶽父母推下山後,鏡頭給了趴在巖壁上的蜥蜴一個特寫。2.朱晶晶的墜樓並不是完全的意外,當時朱晶晶沒完全掉下去,而是掉在了窗戶的邊緣,被朱朝陽推了下去。聽我分析,當時朱晶晶掉下去的時候,朱朝陽跑過去探出頭觀看,老陳看到有人掉下來的時候立馬向上看,卻沒看到朱朝陽,而且鏡頭也給到了窗戶外面樹枝上掛的衣物,那是朱晶晶的衣物。3.
  • 《隱秘的角落》細節解讀—第二集:朱朝陽,給母親講笛卡爾的故事
    第二集的片名叫警告,是三個小孩子和張東升的第一次交集。#隱秘的角落細節#本篇大隱者就和讀者一起,細緻深入的來欣賞這部好劇。它是怎樣用心拍攝的,為什麼說秦昊的演技是頂級的,以及三個小孩子之間交織的命運,是怎樣開始的。一、秦昊的頂級演出影片一開始,就是這段秦昊的哭戲。我們說一個演員的演技過不過硬,前提是這個演員有沒有悟性。
  • 評分9.0《隱秘的角落》帶火了原著!紫金陳:在中國就加印了3次
    評分9.0《隱秘的角落》帶火了原著!紫金陳:在中國就加印了3次《隱秘的角落》開播的第一天,就在豆瓣上評分達到了9.0分,這個分可以說是開了一個好頭。可以說他現在已經是追放量第一,成為人們話題的口頭句了,第四集播完時直接衝到9.2!
  • 這個隱秘的角落,是隱藏的黑暗世界
    本文有劇透。   1   初中生朱朝陽就像他的名字朝陽耀眼,活力滿滿。   門門功課第一名,事事不用父母操心,這樣的朱朝陽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   ‍   不過,沒有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人能活在完美中。   在朱朝陽很小的時候,家庭就因為父親出軌而分崩離析。
  • 隱秘的角落:點睛之筆!朱朝陽碗裡的蒼蠅,預示了父子二人的結局
    雖然網劇《隱秘的角落》已經大結局結束了,但是這部劇卻帶給我們非常多的驚喜,原本小編就以為這部劇只是一部簡單的懸疑劇,但是回過頭再看這部劇的時候,卻發現很多細思極恐的小細節。就比如說第六集,講述的是朱朝陽跟父親朱永平在路邊吃小吃邊聊天,當時他們吃飯的時候總會有一圈蒼蠅嗡嗡作響,讓人聽到之後很是不舒服。
  • 《隱秘的角落》王立本不用死,一切極有可能是朱朝陽的陰謀
    《隱秘的角落》是今年目前為止評分最高的影視劇,從開播到現在一直佔據著最高話題度,如今已經結局,但依舊受到觀眾的喜愛,不少觀眾都已經開始二刷,可見這部劇的火熱程度。畢竟在和朱晶晶王瑤相處的時候,朱朝陽並沒有表現出怨恨朱晶晶的表現,反而是朱晶晶和王瑤處處為難他,難道是因為知道自己往常的所作所為才一口咬定是朱朝陽的麼?而這件事情,王瑤告知了弟弟王立,於是便有了綁架朱朝陽的事件。他先是在遊泳館差點淹死朱朝陽,本以為就放過他了,沒想到尾隨他去了船上,並把朱朝陽綁架到了朱永平的水廠,逼迫他說出當時的真相。
  • 解析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主題隱喻與敘事技巧
    在《隱秘的角落》中,善惡的事後「定性評判」被淡化了,人性演化過程中的「處境呈現」得以強化。劇作有著較強的題材吸引力,但並未成為一般化的罪案懸疑,而是在隱伏了常態化的是非定性、簡單化的善惡批判的基礎上,著力顯隱和顯現人的處境,讓觀眾看見其中的人,再慢慢發現人囿處境和處境弄人,從而引人深思。視聽藝術更適合呈現,而非論定;更適合沉浸,而非超然撇清。
  • 隱秘的角落:兩個孩子改變兩個家庭的命運,警惕生活中的蝴蝶效應
    01兩個孩子的到來,改變兩個家庭的命運最近大火的國產劇《隱秘的角落》,在豆瓣獲得9.0的高評分,可謂國產劇之喜。電影的即視感,細節的到位抓拍,人物的傳神演繹都為這部電視劇搭建了好口碑。該劇主要講述的是三個孩子的故事,學霸朱朝陽,獨自在家中做習題時,突然傳來了敲門聲。他打開門,看到門外站著兩個小孩:嚴良和普普。
  • 隱秘的角落王立怎麼死的 隱秘的角落全集在線觀看劇情解析結果震驚
    最近大家看完《隱秘的角落》後,不少網友開始二刷,小編當時看的時候,就很好奇。《隱秘的角落》王立怎麼就被張東升殺了呢?兩人有什麼恩怨?王瑤弟弟王立為什麼綁架朱朝陽?王立的死,其實都源於朱朝陽的一句「張老師」。
  • 《隱秘的角落》:在細節中暗示,在對比中呼應,在真假中選擇
    《隱秘的角落》落幕,朝陽東升。是一場告別童年的夏日曆險記,還是屠龍少年變惡龍的故事?王安憶曾說,小說是小眾的藝術,而電視劇是大眾的藝術。註定電視劇無法完全沿著原著小說《壞孩子》展開,但此劇最出彩之處正是如此,亦真亦假的結局,各種精妙細節和暗示,欲說還休,引起各種討論和不同解讀,把選擇權交給觀眾:你看到什麼,你願意相信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