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中國婦女報 中國婦女報
《隱秘的角落》的確很出色,短小而精悍、克制而內斂,且運鏡流暢、邏輯縝密、寓意深刻。不以抽絲剝繭式的推理過程為重心,而是著重剖析人物的心理變化,追溯一樁樁悲劇事件背後的根源。其中,有對社會環境的洞察、對現實問題的映射,以及對複雜人性的挖掘。
過去的兩周,最火爆的劇集非網劇《隱秘的角落》莫屬,豆瓣網逾50萬人點評高達8.9分,最高峰值一度停留在9.2分,被眾多網友盛讚觸摸到了國產劇的天花板。
而圍繞此劇展開的各種討論也層出不窮,從演員的表現、編劇的巧思,到故事的內核、主題的升華,再到劇中無數微小細節所蘊含的意義等等都被一一反覆解析。
《隱秘的角落》的確很出色,短小而精悍、克制而內斂,且運鏡流暢、邏輯縝密、寓意深刻。也的確是獨特的——不以時間維度進行分集,而以戲劇點來分割敘事節奏。12集的故事,每一集長度不一,70多分鐘的,30多分鐘的……
暫停鍵皆設置在劇情發展的關鍵節點,以不斷被提出的謎題帶著人們沉溺其中,去猜測事態的演變,關心人物的命運,追尋內心的答案;
也不以抽絲剝繭式的推理過程為重心,而是著重剖析人物的心理變化,追溯一樁樁悲劇事件背後的根源。其中,有對社會環境的洞察、對現實問題的映射,以及對複雜人性的挖掘。
即便沒有多少恐怖、驚悚的畫面,《隱秘的角落》也成功營造出了一種懸疑劇的氛圍,令人窒息的空氣中,處處是兇險。
由秦昊、劉琳、王景春等人主演的《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從海濱小城三個孩子普普、嚴良、朱朝陽在景區遊玩時無意間拍攝了一次謀殺開始,引出一系列撲朔迷離的罪案,幾個家庭被裹挾其中,看似天真無邪的小孩子與困境中掙扎的成年人一起陷入重重危機……
已知的兇手和不可預知的未來,《隱秘的角落》的魅力所在,是即使是全知視角,仍有層層懸念待解。
推動整個故事發展的,是三個孩子與殺人兇手張東升之間的博弈,沒有人知道,他們將以怎樣的方式相遇、交集,而後結束這場斡旋。
如此清晰的主線與副線並行,又相互交織、映照,最終將主題回歸至人性的善與惡。
和原著中全員皆惡的設定不同,《隱秘的角落》沒有直白地判定是非黑白,劇中的角色沒有絕對的善惡之分,他們都有兩個不同的切面,「壞人」也會有善良的瞬間,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也會有惡念滋生於心。
小女孩普普,單純、友善的外表下,有著超越年齡的機敏、成熟、老練,說謊面不改色,同齡女孩兒在自己眼前墜樓後可以若無其事;
一心為普普活著的「小哥哥」嚴良,看起來莽撞、衝動,他打架、偷盜、敲詐……可這一切「惡行」都是為了普普,他有愛心也有正氣;
在眾人眼中「品學兼優」的學霸朱朝陽,懂事、乖巧、隱忍,對同父異母的妹妹有嫉妒之心,對疏離自己的父親「愛之深恨之切」,對充滿戾氣和對自己擁有強烈控制欲的母親,他表面上遵從,內心卻有深深恨意。
父親的不信任,最終變成致使他「黑化」的最後一根稻草,他有了「害人之心」,也有了「傷人之意」……
承擔劇中所有罪惡的張東升,弒殺嶽父嶽母和愛妻,冷血、兇狠,面對普普時卻有溫柔的一面,在得知三個孩子敲詐他30萬元只是為普普弟弟治病時,他也產生了惻隱之情;
算不上好丈夫、好父親的朱永平,對前妻不忠又與兒子感情淡薄,一面是冷漠、無情,一面又呈現出對現任和自己所生女兒朱晶晶深沉的父愛;
並不討喜的朱永平現任妻子王瑤,並非良善之人,但對自己的女兒疼愛有加,一朝失去,痛不欲生。
……
沒有人完美得無懈可擊,也沒有人惡毒到從頭至尾沒有一絲人性閃現。就算是張東升這個十惡不赦的「壞人」,編劇也試圖站在他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一無所有、不被需要的中年人生,他害怕失去一切看似擁有的東西,包括愛。
《隱秘的角落》為每個主要角色與重要配角的行為方式,都設立了合理的解釋,讓他們的形象趨於豐滿之餘,更隱喻家庭、情感關係的處理不當,其實才是罪案的始作俑者,一切悲劇的開始,最終還是指向了:原生家庭之痛。
普普父母雙亡,嚴良的父親坐牢後失去音訊,他們兩個都在孤兒院長大;
朱朝陽渴望父愛,卻在父母離婚後,在母親為求生存疏於對他照顧的環境下成長,受同學欺凌、受妹妹「侮辱」……
劇中所謂的「壞小孩」,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都不是正常的,父母教育的缺失、愛與陪伴的缺席,讓他們無法像那些被愛包圍著的同齡小孩一樣自信、一樣陽光。
雖然,我始終認為,善良是一個人的自我選擇,一個人的惡不該由原生家庭來背鍋,但在潛意識中,我也會去思考罪案表象下隱藏的那些更深層次的問題:
在孩子們的成長軌跡裡,原生家庭的影響到底能有多深?
小孩子的人生固然重要,成年人的人生就不重要嗎,他們就沒有選擇的權利?
人生太難,總會顧此失彼,當一段婚姻無法繼續,一個母親又該如何選擇未來的生活才算正確?
是選擇孩子想要的圓滿,還是自己的幸福?對離異女性來說,這永遠是個難題。
在複雜人性的剖析面前,詭計、懸疑已微不足道。與原著《壞小孩》陰暗低沉的基調相比,淡化了苦難、不再百分百暗黑的《隱秘的角落》仿佛更有溫度、深度與厚度,其觀照的社會議題,深刻而尖銳,直指人心。
至於,那個媲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結局,我亦感到欣喜。
何為真實?何為幻象?
被多次提及的笛卡爾的故事是《隱秘的角落》最直接的明喻,將殘酷的現實真相與美好的童話希冀摺疊在一起,目光所及即是答案,但終究由內心掌控,彼岸,是暗黑世界還是光明夢境?完全取決於我們個人的選擇。
我更願意相信童話,所以才不介意那晦暗的片頭與劇中埋藏的密密麻麻的伏筆到底映射了什麼,微笑著看完故事的結局,堅持充滿希望的未來就是我想要尋求的答案:
朱朝陽終肯道出妹妹朱晶晶墜樓時他也在場的秘密,想救她卻來不及;
普普還活著,弟弟也有錢治病,他們終於生活在一起;
嚴良以警察老陳為目標,發誓要成為他那樣正義、善良的人……
片尾的畫面裡,那明媚的天氣,那一束束溫暖的光,就是預示吧,與曾經說再見,從此,向陽而生。
原標題:《《隱秘的角落》:黑暗故事的陽光與希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