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紫金陳的作品,推理劇《沉默的真相》開播非常低調,加上超前點播事實上已經全部播完了。
豆瓣評分從開播8.9到超級點播播完9.2分,對日漸挑剔的觀眾,彈幕也表現極為友好。
這樣一部低調的劇如何贏得大家的心?
分數甚至高於今年出圈的大爆款隱秘的角落。
今天《沉默的真相》還沒有完全播完,也許就算播完也不一定像隱秘的角落那樣有巨大的影響力。
畢竟作為一個爆款是需要天地利人和的,而作為一部好劇,他已經足夠了。
這裡就來分析一下已經觀看推理劇沉默的真相的不同氣象吧。
1 社會派推理比《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更極致
無證之罪雖說也是社會派推理,重點不僅僅是罪犯和偵探之間的對壘,更有一種人性和社會的關懷。但畢竟還是圍繞著罪犯的連環殺人案講述故事。
於是在這部劇中,人們多從破案視角看,奇特的偵探,和智商頗高的兇手較量,看的過癮又精彩。
無證之罪給人最大的爽感還是在於破案,頭腦風暴般的轟炸。
隱秘的角落時今年的一個大爆款,恐怕主創也未必能想到。畢竟推理劇有忠實的粉絲,但要出圈引起社會級轟動還是不常見的。
隱秘的角落觸及到人性的深層次,從表面的真善美甚至堪稱好好先生,乖學生,到最後成為冷血的殺手,甚至還繼續扮演著好人活下來。
這觸及到的是人性的弱點和陰暗面,似乎是以往不多見的,引起社會很大震撼。
最重要的恐怕是幾乎從罪犯的視角去探究人的成長和經歷,從而探究犯罪背後的成因和可能性。
這部劇的爽感已經從單純的智力刺激和頭腦風暴,變成心靈的觸動和震撼,似乎比無證之罪更進一步。
那麼這部還沒有完全播完的《沉默的真相》又是如何觸及到我們的內心,忍不住要快速給出高分呢?
恐怕是,揭露出社會的黑暗面,甚至可能是無法改變的力量。平凡人如何用一己之力去想盡辦法去堅守自己的信念。
過去的我們常常用信仰來點燃生活,當今天我們忙於日常瑣事和基本的生存物質需求,信念之光如此遙遠。
當有一部劇,不僅深層次剖析了社會之惡,還講述的俠義之士和他們的殊死對抗。
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捍衛,在暗夜裡發出微光。
當我們直面真實,也許可以看到人性的陰暗面,當我們超越自我,我們可以看到那微光。
人性是複雜的,可以直面陰暗,也可以向著太陽。
2 拍攝手法推陳出新,三條時間線三組角色轉場對接,對應主角命運承接交替
有一個場景,嚴良開車到交叉路口,一個回頭仿佛看見了剎車失靈正在緊張操控汽車的江陽。
兩人的一個回望,太有時空跨越感了,這是命運的一個承接感。
在拍攝手法上,同一空間不同時間的轉場拍攝被網友叫絕的一種拍攝手法,同一個屏幕上出現兩個甚至三條時間線同一場景的呈現,在對比中人們發現命運的巨大衝擊。
在很多時候,我們看到電影的蒙太奇場景切換,多是從劇情需要,線性描述或者倒敘插敘。像這種仿佛從畫面上進行平行時空的切換並不多見。
如果僅僅是一次兩次也許是炫技,但整體都有這樣的形式呈現,和內容銜接也很棒。
比如江陽和一鳴都去調查侯貴平檔案,卻是在不同時空,都沒有調查到。
一個受到大隊長阻撓去找法醫解決問題,另一個則去法院調取相關資料。
再有審問張超,在現場如何殺死江陽,正在調查中的回憶忽然就切換到作案現場。
再看江陽調查侯貴平,從窗口望出去就看到了侯貴平騎車回學校教書的場景。
一切的一切,就仿佛是命運的安排,巨大的宿命感和使命感,讓這部劇的幾個重要人物命運連接在一起。
從嚴良查江陽到江陽查侯貴平,又從侯貴平舉報追查女學生案件。
一切都是抽絲剝繭連鎖反應,通過鏡頭的轉場切換就可以看到其中的聯繫。
這樣的表現形式和劇本的內容結合的非常巧妙,代入感極強。
和傳統的順敘倒敘形成很大的不同。
這是這部劇很有魅力的地方。
3 全員演技在線,廖凡白宇還有很多老戲骨,值得深挖微動作微表情
從開場嫌疑犯張超出現在地鐵站拋屍,演技派就在散發著他的光芒。
張超的扮演者寧理曾在無證之罪中扮演罪大惡極的李豐田,又在隱秘的角落打過醬油。此次出演也是角色出彩。
從一開始的唯唯諾諾懼怕躲藏成為殺人嫌疑犯,到後來鎮定為自己辯護的律師範,一個眼神似乎就可以秒殺眾人感。
網友都在呼喚李豐田,仿佛又看見當初的兇犯,演技足夠震撼人心。
廖凡出演有點邪氣的警察嚴良,表現似乎並不誇張,卻在細微處總讓人信服。
比如在詢問張超妻子的時候,一個眼神的對視,竟然讓人驚著了仿佛他發現了什麼。
而對面女子的眼神也是如此淡定,讓人著實佩服眼神的對話。
再看廖凡話不多說,但每句似乎都在點子上,不慌不忙,
當實力派律師張超遇見廖凡審案,兩句話就讓他有些慌張,似乎廖凡本人就是嚴良。
再看白宇扮演的主角江陽,就是好像白月光一樣追逐自己信念的年輕檢察官。
從一開始的陽光少年,到後來眼神日漸灰暗卻更堅定,表現的淋漓盡致。在已經播出的六集中,已經能發現他的心態不斷變化。
從年輕衝動無畏,到後來為了還原真相受盡折磨的真實勇敢,都表現的非常精彩。
還有劇中的法醫,白雪都是非常出彩的老戲骨。
不同於很多偵探劇,女性角色近於工具人比較弱勢,這部劇中的女性角色都還不錯。
從女刑警隊長任警官的淡定從容,到李靜的欲說還休的故事眼,還有單純美麗的江洋前女友。
甚至讓人可憐可恨的小寡婦都演的淋漓盡致。
如果只有一兩個好演員,整部劇總是容易讓人出戲,但全員表現優秀,就會讓人沉浸其中,很有代入感。引發人的沉思。
和無證之罪,以及隱蔽的角落相比,這部劇的全員演員平均分還是很高的,從主角到配角再從男角到女角都表現優秀。沒有拖後腿。
其他兩部雖然也很精彩,但反覆觀看研究表演細節的欲望似乎沒有那麼強烈。
4 劇本還原度很高,角色創新也很出彩
無證之罪和隱秘的角落都有自己的還原度,也有創新,但有些角色的表現力似乎不是很強。
在隱秘的角落中,嚴良成為朱朝陽身邊的一個孩子,似乎是助推他最後越陷越深的一個人。但事實上嚴良是一個大人,並不是孩子,雖然在劇中完成了推動主角變化的角色。
但從個人來講出現有些突兀,並且個人蛻變表現力一般。
在沉默的真相中,被原著讀者成為還原度很高的包括張超大鬧地鐵站,製造轟動效應,到後來的一步步追蹤。
但劇中有創新,包括女警察還有女記者都是原著中沒有的。
劇中用女警對應嚴良的邪氣和剛硬,比較用柔和感,同時也交代了女警的家庭同樣是警察。有前世今生並不突兀。
最精彩的恰恰是女記者的出現,不僅方便劇情推進位造轟動效應,還為後來結束時成為侯貴平的目擊證人打下伏筆。
編劇和原作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編劇還有再創作的成分。畢竟電影和書本的載體不同,表現也會不同。電影需要更集中和更富有視覺表現力。
這裡,沉默的真相似乎都做到了。
這些也許是他能夠在一經播出就拿到高分的主要原因之一。
寫在後面:
有人說的社會派推理三部曲足夠精彩,幾乎看成中國的東野圭吾,其實不必要成為別人,只要表達中國的社會人情,從案件中看社會人心就會觸動到我們吧。
如果說無證之罪告訴我們如何和罪犯鬥智鬥勇,了解人性。隱秘的角落告訴我們直面人性的陰暗面。那麼沉默的真相則告訴我們守住內心中的微光,在外界重重迷霧中。
我想,沉默的真相最打動我們的一定是那不滅的信念感,從年輕的教師,檢察官到刑警隊長,法醫甚至大學教授等,一個個飛蛾撲火的為了自己的信念去這樣做。不顧及名譽地位甚至生命,這本來就是非常理想主義的行為。
今天,在缺少理想主義的時候,居然有一部推理劇告訴我們,並且讓久久麻木的我們仿佛遇見了雨露和火光,內心無比溫暖。
然後在那微光和巨大的迷霧黑暗形成巨大的衝突,我們才會受到極大的震撼和衝撞。
我們終究還是需要反思一下如何重塑自己的生活,才能不會沉淪在追逐生存和物質的漩渦中,沒有一點精神的力量。
這部劇如果僅僅是講信念還不足以吸引我們,它還有豐富的表現技巧和演員的演技等,從敘事邏輯和表現色彩手法上吸引我們。
我們也好像劇中人一樣,一步步走進迷霧中,無法自拔,陷入沉思。
究竟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在現實的世界裡守住自己的底線,追逐更崇高的信念呢?
今日話題:你會看沉默的真相這部劇麼,你還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人為了自己的信念付出五年十年甚至生命麼?
@怡姐話人物, 追劇式多視角探索影視書中的人物和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