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曉洋 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一路熱搜的《隱秘的角落》已劇終,但關於童年的討論仍在繼續。
這部劇把童謠唱得人心發瘮,將天真無邪的童年泡沫戳破,一步步地去試探少年與惡的距離。
當大結局片尾打出「獻給童年」這四個字,入戲較深的網友彈幕回應:「不敢要」「別了吧……我的童年很美好」,還有人反問「導演你的童年經歷了什麼」。
一首《小白船》唱出的恐怖故事。/吳綠怪
《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隨著劇中梗「一起爬山吧」登上熱搜的,還有「朱朝陽原型是紫金陳」,大眾的好奇將原著作者從幕後帶到臺前。
「這個故事並不是獻給兒童的,而是致敬每一個心中曾經被傷害的成年人。」面對人們的追問,紫金陳這樣解釋。
美國心理學教授丹P·麥克亞當斯認為,塑造身份認同、撰寫自己的生命故事是貫穿我們一生的工作。所謂的治癒,可能只是平靜地講一個童年故事。
壞小孩:讓角色分擔一點陰影
七年前,紫金陳的妻子剛懷孕。在兒子與父親身份之間的過渡期,他用自己擅長的推理筆法,講述了一個關於童年的故事。
故事主角朱朝陽,仿佛是平行空間裡的紫金陳:在海邊小城長大,小學時父母離異,爸爸娶了新老婆,生下了妹妹。妹妹和爸爸住進大別墅,兒子跟著媽媽擠在小破屋。
12歲的紫金陳去找爸爸,碰上同父異母的妹妹。爸爸特意叮囑他:「不要當著妹妹的面叫爸爸,怕影響不好」。這段經歷被紫金陳寫入《壞小孩》的情節裡,朱朝陽去找朱永平要錢,當著自己新老婆和女兒的面撒謊,把親兒子說成別人家的孩子。
明明擁有兒子的身份,卻得不到生父的認同,甚至有意無意被貶損為「見不得光的存在」。漸漸地,這個孩子變得敏感自卑,為了長不高的身體,更為了應得而未得的愛。
哪怕朱朝陽考了第一,爸爸也一副不在乎的樣子。/《隱秘的角落》
「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紫金陳所崇拜的日本小說家東野圭吾曾寫道。
成年後,紫金陳將沉重的童年和性格中的自卑,盡情發洩在文字裡,創作出許多精彩的故事。他讓筆下的壞小孩,幫自己分擔一部分的童年。在角色的生生死死之間,逐漸平靜情感的怒海。
等到他孩子出生的時候,他趕上了IP改編的熱潮,掙到了足夠多的錢,買得起老家最貴地段的房子。他再也不用去找爸爸要錢,也積攢起直面童年的勇氣。
劇裡朱永平對朱朝陽的最後叮囑。/《隱秘的角落》
到35歲,《隱秘的角落》爆紅,他接受了許多的媒體採訪。父親給他發消息說:「希望你以後回記者問要實事求是一點,我在朋友圈還要面子的。」
據媒體報導,紫金陳這樣回覆:「我把故事告訴記者,不是為了報復你,是為了說出埋藏二十多年的故事,我與過去做一個和解。」
讓-保羅·薩特說過,人永遠是故事的講述者。他的生活被自己與他人的故事包圍,他透過那些故事看待周圍發生的一切,而他自己過日子時,就像在講故事。
走在黑洞洞的成長隧道裡,孤單的小孩給自己講故事,用回聲來陪伴自己,直到看見隧道另一頭的光。這是一名專業作家的生活,也是一個平凡兒子的功課。
小丸子:給自己美好的念想
故事源於現實,但無需與現實保持嚴絲密縫。作者可以在小說裡黑化童年,也可以在繪畫中美化童年。
《櫻桃小丸子》這部動畫,常年活躍在我們的表情包中。許多人將片中臺詞奉為金句,感嘆「一個小學生活得比成年人明白」。
小丸子的金句張口就來。/《櫻桃小丸子》
小丸子的原型是漫畫家櫻桃子本人,主角與她同名,連生日也是同一天。看著小學三年級的小丸子和姐姐鬥嘴、向爺爺奶奶撒嬌,總覺得櫻桃子肯定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童年。
然而,從作者發表的散文中,你會發現「童話都是騙人的」。
現實中,櫻桃子是一個不受父母重視的小兒女。漫畫中最寵小丸子的爺爺,現實原型是個脾氣陰晴不定的老頭子,還傳出偷看孫女洗澡、虐待媳婦等劣跡。
人生也是很殘酷的。/《櫻桃小丸子》
這個現實與漫畫的落差,曾引起粉絲的氣憤,甚至有人寫信給櫻桃子,指責她破壞了粉絲的美好想像。
櫻桃子公開回應稱,漫畫中的爺爺是為了彌補自己童年的缺憾,她想要畫出一個理想的爺爺。
理想的爺爺永遠站在小丸子那一邊。/《櫻桃小丸子》
櫻桃子美化了自己的童年,也美化了那些曾傷害過她的家人。她給別人創造小確幸的同時,也收穫了自己的幸福。
櫻桃子曾總結:「不論是美好的事或艱辛的事都有很多,但大家都讓我作為作家過了非常幸福的年月。」
龍貓:超越時空的抱擁
每個人的童年,都可能成為自己心中最隱秘的角落。美好經歷讓這個世界充滿善意,遺憾和傷害往往一生無法消解,只能用某種更隱秘的方式,背負同行。
《龍貓》《天空之城》《千與千尋》……這些宮崎駿動畫溫暖了無數人的童年回憶。不過,宮崎駿自己的童年,卻充滿孤單與無助。
宮崎駿的動畫世界。/網絡
宮崎駿6歲那一年,她的媽媽患上了肺結核,連翻身都很辛苦。有一次,他哭著求媽媽抱,但媽媽含淚拒絕。從此,他壓抑著自己對愛的渴求,不再向媽媽撒嬌。
宮崎駿的童年是不幸的,但他沒有在被拒絕的苦毒中打轉。相反,他透過動畫向世界敞開一個充滿想像力的擁抱。
宮崎駿把小女孩放在龍貓的懷抱裡。/《龍貓》
經典的《龍貓》電影裡,有暗示小梅的媽媽也患有肺結核。當小梅想念母親時,宮崎駿派去憨憨的龍貓,教小梅坐貓巴士。小梅是幸運的,因為她不用像宮崎駿小時那樣無了期地等待。
「內心強大,才能道歉,但必須更強大,才能原諒。」《幽靈公主》這句臺詞正好概括了宮崎駿的世界。他越過自己的傷悲,成就自己也治癒一代又一代的靈魂,從日本的工作室到全世界的客廳。
目光堅毅,不放棄。/《幽靈公主》
醜小鴨:捕捉一個縹緲的夢
如果說東方文化的創作者,習慣用強大的想像力來重修自己與家人的關係,那麼西方創作者,則更經常用創作來安頓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經典童話《醜小鴨》,是一個遭遇職場欺凌的男孩寫給自己的故事。
安徒生家境貧寒,曾夢想進軍高雅藝術。只可惜無論是跳芭蕾,還是唱歌劇,他都因貧賤的出身而遭人嘲笑否定。
世界給了安徒生一個耳光,他卻給世界獻上了一隻有夢想的鴨子,用自身的經歷創作了《醜小鴨》。
儘管沒有在藝術界闖出名堂,但這隻「醜小鴨」卻自由翱翔在童話的天空中。這也恰巧應驗了他本人的話「生活本身就是童話」。
電視劇《安徒生講故事》海報。/豆瓣
赫敏·格蘭傑:為勤奮的女孩正名
兒童文學的世界充滿奇思妙想,有人孵化出一隻鴨子,也有人開拓出一個魔法王國。
J·K·羅琳是想像力驚人的學霸,從小就決心要成為作家。只是她的父母從未上過大學,堅持認為女兒漫無邊際的想像力是一種「個人怪癖」,既付不起按揭,又交不了養老金。
面對父母的不解,羅琳移居國外,但始終沒埋怨父母。她說:「當你成長到可以控制自我方向的時候,你就要自己承擔責任了。」
J·K·羅琳創作的《哈利波特》全球熱賣超過4億本,成為史上最暢銷的書籍之一。/維基百科
是的,她掌握著自我的方向。她堅持寫作,無論父母是否支持;她積攢素材,無論婚姻是否美滿。當她從國外返回英國,她帶回來了一箱子魔法世界的「藍圖」。
作為「哈利·波特」的創作者,J·K·羅琳在小說裡給自己留了一個角色:赫敏·格蘭傑。她的麻瓜父母聽不懂女兒的艱深咒語,但這無礙這枚女學霸用魔法戰勝黑暗,拯救世界。
羅琳說,這個勤奮讀書的女孩是她的寫照。/《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故事不單是故事
更是生命的隱喻
講故事,不是作家漫畫家的專屬工具,更是普通人找尋人生意義的指南針。
當你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故事本身就成了你人格裡重要的一部分。聊起「我們過去是誰,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你也更有條理地理解了自己。
我們是這故事的作者與實踐者,同時也是它的批評者、分析者與審視者。如果你不主動去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那麼你可能就會被潮流的聲音拖著走,被別人的指責推向別處。
《隱蔽的角落》大結局字幕出來時,配樂是此起彼伏的海浪聲。這是開始憤怒的大海,還是逐漸平靜的大海呢?劇裡並沒有透露。
同樣的,童年的時光只是你生命故事裡的一段素材,需要講故事的人來賦予其意義。
你的人生應該由你來定義,而不是那些傷害過你的人。或黑化或美化,或填空或重構,你的故事只有你能講述。
參考資料:
[1] 《我們賴以生存的故事:如何講述過去的故事,決定了你的未來》| 丹P·麥克亞當斯
[2] 《櫻桃小丸子作者的去世,讓我明白了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著迷說
[3] 《<隱秘的角落>不寫給兒童,而是獻給每個被傷害過的成年人》丨鳳凰網文化
[4] 《朱朝陽原型紫金陳:我需要活得更通透一點》丨新京報
[5]《打敗你心中的「怪獸」》丨境界
END
出品 | 生活方式研究院
撰文 | 曉洋
製圖 | 吳綠怪
原標題:《《隱秘的角落》細思極恐:暗黑的童話,還在人生中繼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