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版《隱秘的角落》裡有兩個童話:一個是數學家卡笛爾的愛情童話,另一個是狐狸請三隻小雞吃飯的劇組版暗喻童話。在電視劇中,主角已經無數次向觀眾發出提問,到底該相信現實,還是相信童話?相對於紫金陳原著《壞小孩》的暗黑色彩,劇版已經明亮了很多,但無比清晰的事實就是:童話都是謊言,而現實是血淋淋的。原著中並沒有劇版的兩個童話存在,但是小說給出了另一個著名的童話:《黑磨坊》。
《黑磨坊》,暗黑世界中仍有一抹亮色
朱朝陽與普普每天在書店見面,朝陽前者愛看數學習題,後者只看各種童話。有一天,普普特別向朱朝陽推薦了一本德國童話,名字叫做《黑磨坊》。這是一部很有歷史的童話,作者是德國著名作家普魯士勒,曾早在1978年被捷克斯洛伐克拍成動畫片。童話以黑暗色係為主基調,講述了一個叫克拉巴德的小男孩的故事。
小流浪漢克拉巴德無父無母,自幼難以溫飽,被一隻烏鴉誘騙著到了黑水磨坊打工。磨坊的工作很辛苦,還有一隻獨眼黑貓每天監督他不許偷懶。到了夜裡,克拉巴德的宿舍裡只有他一個人睡覺,旁邊卻空著11張床鋪,獨眼貓依然趴在房梁上盯著他。第二天,11個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師兄們」就站在他的身邊看著他。
剛開始,各種食物的豐富讓小男孩忘記了疲勞和恐懼,但後來他感覺到愈發恐怖,並出手打傷了獨眼黑貓。獨眼黑貓就是獨眼黑水磨坊老闆的化身,他的真實身份是黑魔法師。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磨坊主決定收克拉巴克做徒弟,跟著他學一些魔法,但學習魔法的目的是去騙取錢財。
每隔一段時間,磨坊主就要殺死一個學徒,這是他們學習魔法的代價,而每死去一個學徒,已經化身烏鴉的克拉巴德就要跟隨師兄們再去誘騙一個小男孩重複他以前的經歷。學徒們每天都在驚恐中度過,生怕下一個被殺死的就是自己。
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克拉巴德愛上了一個女孩子,為了獲得自由並與女孩生活在一起,他偷看磨坊老闆的魔法書,自己學習魔法。終於有一天,磨坊老闆要殺死克拉巴德,而就在小男孩生死一線之際,小女孩出現,磨坊主就此死去,因為魔法書裡最後一頁寫著:愛,比任何咒語都強大。
這個故事並不複雜,主題就是愛比魔法更強大,紫金陳在《壞小孩》寫這樣一個童話,到底是什麼目的呢?
《壞小孩》,人性本惡看不見善良
在《壞小孩》原文裡,幾乎沒有善良的人。普普和嚴良(原文裡叫丁浩)都是父母雙亡,而且父親都是殺人犯被槍斃了。他們在孤兒院裡艱難的生活,因為普普被院長性侵,兩人逃了出來。書中的普普已經12歲,她在7歲時就已經有過殺人嫌疑,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而嚴良則大大咧咧,只愛打電腦遊戲,多數時候被普普指揮著做所有事情。
三個小孩子湊到了一起,又偶然拍下了張東升殺人的鏡頭,普普決定向張老師敲詐一筆錢,以保障今後的生活。於是,一場又一場的謀殺隨之而來。
自張東升的嶽父嶽母開始,他的妻子徐靜,朱晶晶、朱永平和後妻王瑤,普普、嚴良以及張東升陸續死去。警察發現,5次兇殺事件、12條血淋淋的人命,都有一個影子存在,這個人就是朱朝陽。為了排除自己的嫌疑,朱朝陽的高智商發揮到了極致,他用1個月的時間,寫了一部長達半年的日記。在日記裡,真實的細節摻雜著刻意的謊言,把5起殺人事件成功的推到了張東升、普普和嚴良的身上,邏輯極為縝密,看不出任何破綻。
在日記裡,朱朝陽把大家知道的事情都真實的陳述,而把所有的關鍵問題都歸結到死去人的身上,既順理成章又無法對證,高超的不要不要的。比如,嚴良手臂上曾刻著一個「全」字,因為嚴良喜歡老家一個叫「全全」的女孩,但這個字刻的歪歪扭扭上下分家。朱朝陽在日記裡以此編造說,嚴良自稱崇拜暴力,想做霸王那樣的人物,因此在胳膊上刻上「人王」二字,是宣示信念。
12條人命裡,張東升殺死了嶽父嶽母、毒死了妻子;朱朝陽親自把朱晶晶推下樓摔死;普普用毒殺死了朝陽的爸爸和後媽;張東升毒死了普普和嚴良,隨後朱朝陽用刀殺死了張東升。在日記裡,這些都被他巧妙的推到了別人的身上。
警方原本已經被朱朝陽矇騙過去,一位浙江大學的教授嚴良(這才是原文裡的嚴良)發現了問題:一本日記,時間跨度大半年,十幾萬字的篇幅,為什麼把案件的細節前後說得清晰明確,但半年來其他生活上的事情卻一筆帶過,甚至是父親死後他成為最大受益者繼承了大筆財富的事情也都聊聊數筆呢?這本日記到底是寫給誰看的?
經過筆記勘驗,日記是在一個月內寫成的,果然是朱朝陽刻意編造了一本日記,就是寫給警察看的。知道真相後教授心驚膽寒,這個不到14歲的孩子,未來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隱秘的角落》,遺失的原罪並非與生俱來
原著裡還有一個細節。普普殺掉了朱永平和他後妻,嚴良幫忙抬抬屍體,張東升埋到了一個荒廢的墓穴裡,這是為了長時間不被發現,但朱朝陽後來去查看屍體,故意挖出一隻腳露在外面讓人看到。原來,只有父親和後妻王瑤死了,朱朝陽才能順理成章的繼承遺產,若是無人發現屍體,只能按失蹤人口處理,王瑤的家人則會大概率接手企業,朝陽一無所得。
《壞小孩》的黑暗色彩,超過了《黑磨坊》,如同金庸《連城訣》那樣,角色中幾乎沒有一個好人。紫金陳把原本單純的像童話一樣的兒童生活,描述成比成年人還陰暗的「恐怖世界」,人性本惡的原罪展露無疑。但是,原罪真的是與生俱來的嗎?
朱朝陽在學校學習很好,卻總被被人欺負,特別是葉警官的女兒,曾多次陷害他,讓他被老師一再的批評。父親朱永平也沒有劇版《隱秘的角落》那樣愛他的兒子,他甚至不知道兒子總考全年級第一名,給錢也要偷偷摸摸小裡小氣,永遠沒有像對朱晶晶那樣一擲千金。朱晶晶死後,朱永平並沒有把愛放到兒子身上,跟王瑤一樣懷疑是朝陽做的,因此他們決定再生一個孩子,朱永平甚至戒菸4個月做準備。一切已經沒有了希望,朱朝陽已經被放棄了。
在屈辱的學校生活和不幸的家庭生活中,朱朝陽越來越沉默,性格也逐漸扭曲,但他有著超高的智商,高智商加上偏執型人格會造就什麼樣的人性,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但是,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滴仇恨積累,才最終造成了朱朝陽反社會的扭曲人格。
普普7歲時,父親殺死了母親和她的弟弟,但父親被槍斃前又親口告訴她,是被逼供認罪的。父親被槍斃後,普普受人白眼,一個嘲笑她的女同學掉進河裡死了(書中暗示很可能是普普做的),親人怕了普普就把她送到孤兒院,又遭到了院長的多次性侵。
幼年的恐怖陰影讓普普特別早熟,他跟嚴良結拜成兄妹,成了「三人犯罪集團」中的軍師人物。朱朝陽原本要嚇唬一下朱晶晶,結果普普讓嚴良把他的陰毛塞進朱晶晶的嘴裡(童年陰影),而後鼓勵朝陽把朱晶晶推下去;朱朝陽告訴普普嚴良被父親拋棄,普普鼓勵朝陽殺了父親報仇;朱永平和王瑤給女兒上墳,普普假扮小蘿莉騙朱永平吃下有毒的餅,而後把針頭插進王瑤的脖子裡。
誰能想到一個看似人畜無害的漂亮小女孩,竟然有一副蛇蠍的心腸?而造成這一切的同樣是幼年的環境。
3個小孩子裡,只有嚴良算是心存善念,他大大咧咧,講義氣為朋友打抱不平,因此也被張東升誘騙。嚴良心裡有愛,他的胳膊上的那個「全」字就是他活下去的意義,身邊的朋友就是他生命的信仰。普普心裡也偷偷喜歡朱朝陽,但《壞小孩》並不是《黑磨坊》。朱朝陽已經意識到張東升要殺他們三個小孩滅口,不動聲色的看著嚴良和普普死去,然後再從背後給張東升致命一刀。
跟著張東升這個磨坊老闆,朱朝陽學會了魔法(下毒和殺人),師傅想殺徒弟最後被徒弟殺死,這與《黑磨坊》的結局一樣。但《黑磨坊》是童話,童話裡愛情比任何咒語都有魔力,但現實中顯然錯誤。普普死後,朱朝陽輕輕親吻小女孩,回報他的愛情,然後把刀塞進嚴良的手裡。這就是童話和現實的距離,這就是原罪的真相。
《隱秘的角落》據說7次才通過審核,原因就是劇中的暗黑色彩太過濃鬱,而且把焦點放在了原本應該清純的孩子身上。電視劇只展現了原著1/10的暗黑就已經讓人大呼尺度驚人,可紫金陳的小說在現實中就沒有縮影嗎?
關於降低刑事犯罪處罰年齡的呼聲近來日益高升,今年也有大連不滿14歲男童強姦殺害女童的惡性犯罪。《壞小孩》原著裡,3個小孩子曾多次提到不滿14歲可以不負責任。紫金陳通過一本暗黑小說,把兒童世界的另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其實就是無聲的吶喊。成年人的世界總以為他們是孩子,但在他們的「宇宙」裡,恰好利用了成年人的寬容而無所顧忌。從小說和電視劇照進現實,我們還應該繼續沉默下去嗎?降低刑事責任年齡,是否應該儘快推進?
看《隱秘的角落》,作為一個成年人,你該相信童話,還是相信現實?
關注筆者,看不一樣的影視劇
原創文字,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關注在上點讚在下,走過路過告訴筆者你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