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高考中,均涉有描述有機反應類型的題,在描述有機反應類型時,必須注意語言的準確性。
例如,醇分子之間脫水成醚的反應,不能叫做脫水反應,只能叫做取代反應;
同時,注意不能用無機反應類型套用到有機反應中,
例如,裂化反應和裂解反應不能叫做分解反應。
現在歸納了所有有機反應類型,給大家一個整體影響,避免在學習和考試中出現誤區。
1、取代反應
取代反應是指有機物分子裡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代替的反應。包括:滷代反應、硝化反應、磺化反應、滷代烴的水解反應、酯化反應、酯的水解反應等。由於取代反應廣泛存在,幾乎所有的有機物都能發生取代反應。
2、加成反應
加成反應是指有機物分子中不飽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包括:與氫氣的加成反應 (烯、炔和苯環的催化加氫;醛、酮催化加氫;油脂的加氫硬化)、與滷素單質的加成反應、與滷化氫的加成反應、與水的加成反應等。只有不飽和有機物才能發生加成反應。
3、消去反應
消去反應是指有機物在適當條件下,從一個分子脫去一個小分子(如水、HX等),而生成不飽和(雙鍵或三鍵)化合物的反應。包括醇的消去反應和滷代烴的消去反應。在中學階段,酚不能發生消去反應,並不是所有的醇或滷代烴都能發生消去反應。
4、脫水反應
脫水反應是指有機物在適當條件下,脫去相當於水的組成的氫氧元素的反應。包括分子內脫水(消去反應)和分子間脫水(取代反應)。脫水反應不一定是消去反應,比如乙醇脫水生成乙醚就不屬於消去反應。
5、水解反應
廣義的水解反應,指的凡是與水發生的反應。中學有機化學裡能夠與水發生水解反應的物質,一般指的滷代烴水解、酯的水解、油脂的水解(含皂化)、糖類的水解、多肽或蛋白質的水解等。
6、氧化反應
氧化反應是指有機物加氧或去氫的反應。包括: ①醇的催化氧化:羥基的O—H鍵斷裂,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的C—H鍵斷裂,去掉氫原子形成C=O鍵;②醛類及含醛基的化合物與新制鹼性Cu(OH)2或銀氨溶液的反應;③乙烯在催化劑存在下氧化成CH3CHO;④有機物的燃燒、不飽和烴和苯的同系物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等。⑤苯酚在空氣中放置轉化成粉紅色物質(醌)。
7、還原反應
還原反應指的是有機物加氫或去氧的反應。包括醛、酮、烯、炔、苯及其同系物、酚、不飽和油脂等有機物的催化加氫。
8、酯化反應
酯化反應是指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應。酯化反應屬於取代反應,但是並非所有生成酯的反應都屬於酯化反應,比如CH3COONa+CH3CH2Br→CH3COOCH2CH3+NaBr的反應就不屬於酯化反應
9、聚合反應
聚合反應是指由小分子單體相互發生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包括加聚反應(烯烴、炔烴和二烯烴的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羥基酸和胺基酸的縮聚反應、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縮聚反應和苯酚和甲醛的羥醛縮合反應)。
10、裂化反應
裂化反應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把相對分子質量大、沸點高的長鏈烴,斷裂為相對分子質量小、沸點低的短鏈烴的反應。深度裂化叫裂解。
11、硝化反應
硝化反應是是向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NO2)的反應。硝化反應屬於取代反應的一類。中學化學的硝化反應包括苯和甲苯的硝化反應。
12、顯色反應
顯色反應是指將試樣中被測組分轉變成有色化合物的化學反應。顯色反應包括①苯酚溶液滴加氯化鐵溶液後顯紫色。②澱粉溶液加碘水後顯藍色。③蛋白質(分子中含苯環的)加濃硝酸後顯黃色(黃蛋白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