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速
音速,是介質中微弱壓強擾動的傳播速度,其大小因媒質的性質和狀態而異。空氣中的音速在1個標準大氣壓和15℃的條件下約為340m/s(1224 千米/小時)。
馬赫
馬赫數是飛行的速度和當時飛行的音速之比值,大於1表示比音速快,同理,小於1是比音速慢。
1947 年 10 月 14 日,試飛員查理斯.耶格爾駕駛 X-1-1 在 43000 英尺的高空飛出了 1.06 馬赫的高速,從而邁出了人類超音速飛行的第一步。
美國X-15飛機,這款飛機在試飛的時候就達到過6.72馬赫的速度,相當於7千公裡/小時的時速,是目前所有飛機中最快的速度,目前任何一款飛彈都追不上。
第一宇宙速度
太空飛行器沿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時必須具備的發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也叫環繞速度。
7.9千米/秒(28728 千米/時)。
斯普特尼克一號是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由前蘇聯火箭專家科羅廖夫利用飛彈改制而成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在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升空後發射了3個星期信號,在軌道中度過3個多月,圍繞地球轉了1400多圈,最後墜入大氣層消失。
第二宇宙速度
當太空飛行器超過第一宇宙速度達到一定值時,它就會脫離地球的引力場而成為圍繞太陽運行的人造行星,這個速度就叫做第二宇宙速度,亦稱脫離速度。
11.2千米/秒(40320 千米/時)
第三宇宙速度
從地球表面發射太空飛行器,飛出太陽系,到浩瀚的銀河系中漫遊所需要的最小發射速度,就叫做第三宇宙速度。
16.7千米/秒(60120 千米/時)
朱諾號是運行速度最快的宇宙飛船,2016年7月4日,那時它受到了來自木星的巨大引力。這個氣態巨行星的巨大引力能夠讓正在移動的探測器速度達到73.6千米/每秒,每小時26.5萬公裡,這使得「朱諾號」成為運行速度最快的宇宙飛船。
第四宇宙速度
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飛出銀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
550千米/秒(1980000 千米/時)
第五宇宙速度
指的是太空飛行器從地球發射,飛出本星系群的最小速度。由於本星系群的半徑、質量均未有足夠精確的數據,所以無法估計數據大小。
預估:1500--2250km/s
第六宇宙速度
第六宇宙速度指太空飛行器從地球發射,飛出該本超星系團的最小速度,本超星系團的直徑約在1~2億光年之間,照這樣算,在不需要考慮能源消耗等一系列條件的影響下,理論上需要接近光速才有可能飛離。
光速
光速是指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的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
一般取300000千米/秒(1080000000 千米/時 )
光年(長度單位)
一般被用于衡量天體間的距離,字面意思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經過一年時間的距離,為9460730472581 千米。因為天文數據太過龐大,需要更大的單位進行大概的描述。
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太空飛行器已經飛到太陽系邊緣地帶。1977年9月 5日12點56分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出發,離開地球。截至2019年10月23日止,旅行者1號正處於離太陽211億公裡的距離。離一光年還差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