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速度你能想到什麼?簡單來說是物理課上運動距離除以時間的結果,表示了物體從A點到B點所需要時間的長短,如果從更廣義的角度來看: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發展速度飛快、中國高鐵速度飛快、人類文明近200年的發展速度飛快。
人類創造出的速度,一定程度上也表示了人類文明的科技水平。很早以前車馬很慢,人們遠距離移動只能靠腿腳,隨著發展汽車輪船相繼出現,速度上也越來越快,飛機高鐵的出現更是讓這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而從上個世紀中葉人類正式開始了太空探索時代,發射火箭進入太空,去其它天體進行探測。
人類最遠的足跡在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NASA進行了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分6次把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至此人類的腳步就更遠了一步。科學家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計算飛出地球需要的最低速度,也就是7.9公裡每秒的第一宇宙速度。
但其實這些都不是人類製造的最快速度,最快宏觀物體速度來自於一次事故,一個井蓋飛出了人類的最快速度。
上個世紀二戰結束後美國和前蘇聯成立兩大陣營進入冷戰時期,展開了前所未有的競賽,除了太空領域、深海探測以及地心探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在軍事武器上展開競賽。美國二戰時期投放在日本的兩顆原子彈,讓人類意識到這種武器的威力與可怕程度。
而最快速度的井蓋也是在那個時期密集的核試驗中造成的。1956年,一次小規模的地下核試驗,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準備中。實驗過程很簡單,需要提前挖掘一個直徑1米深度150米的洞,最初的設想是在洞底進行核爆實驗,驗證關鍵性數據,其實類似的過程大家小時候一定都經歷過,那就是點燃鞭炮直接扔進密閉空間中,當然也往下水井蓋中扔過。
但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有的時候井蓋真的會被掀起來傷人。這個時候設想一下,在一個洞口放上核爆實驗材料,在這個洞口上安置一個井蓋。當時大家認為並不會發生任何問題,因為在井蓋和實驗場所間還隔著一個超過1米後的混凝土隔板。
這次的實驗代號為「帕斯卡-A」,結果我們現在看來是符合常理的,但當時科學家並不這樣認為,1957年8月27日晚10:35分實驗如期進行,結果令實驗科學家意想不到,點燃的瞬間一道光洙沖天而起,瞬間消失不見,後來科學家計算此次核爆實驗產生的能量相當於300萬噸TNT炸彈的當量。主要還是因為在實驗過程中科學家把數據弄錯了。
原理很簡單,這個結構就類似於一個大炮,只不過井蓋作為炮彈而已。科學家核爆實驗前在遠距離安裝了一個高速攝像機,為了記錄實驗過程中發生的情況。其實這個高速攝像機的畫面已經拉的很廣,包含了井蓋上方很高的區域。但是後來從這個攝像機裡的畫面來看,只記錄下井蓋的一幀畫面。因為井蓋飛出去的速度太快了,科學家根據數據計算出井蓋最初速度大約是70公裡每秒。
這個速度已經是十分誇張了,已經具備了飛出地球的能力,只不過科學家認為這個井蓋初速度雖快,但是沒有後續的動力,在大氣層中受到摩擦力作用,速度會很快的降低,可能達到一定高度就會自然降落,只不過到目前為止,這個「飛行井蓋」並沒有被科學家所發現。
當時核爆燃料被點燃瞬間,1.5米厚的混凝土罩子就瞬間被汽化,10釐米厚的井蓋顯得特別弱小,直接被衝擊高速的飛向藍天,由於它的初速度太快了,肉眼只看見一道光柱瞬間沖天而起。當然目前很多人對這個所謂的最快井蓋產生了懷疑,認為它的速度並不會達到70公裡每秒,只不過由於缺少當時具體數據,井蓋的真實速度也難以被計算出來。
目前最快速度應該是由帕克太陽探測器接近太陽時候創造的,可以達到100公裡每秒,當然這主要是因為探測器朝向太陽飛受到太陽引力的直接加速作用。而像旅行者一號等,它們是背向太陽在飛,飛行了43年之久,平均速度也達到了17公裡每秒。
其實這些速度相對於宇宙來說依然很小,17公裡每秒的旅行者一號要想飛出太陽系都需要1.76萬年的時間,人類貌似被「封鎖」在太陽系之中,如果動力技術不突破永遠都飛不出太陽系。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