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長7米的遠古魔蜥曾經以人類為食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圖註:與人類相比,古巨蜥非常巨大,圖片來自網絡
今天最大的蜥蜴是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科莫多巨蜥,這種體長3米,體重70千克的大傢伙給人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澳大利亞的古巨蜥面前,科莫多巨蜥只能算是小朋友,古巨蜥才是蜥蜴中的王中王,它們甚至吃過人。
史前澳洲第一惡棍
圖註:古巨蜥生存著很多巨大的生物,包括有牛頓巨鳥(左上)、雙門齒獸(上中)、巨型短面袋鼠(右上),圖片來自網絡
今天的澳洲是一片荒涼的大陸,最大的動物是紅袋鼠,不過在距今6萬年前這片大陸上卻生存著眾多的巨型動物,其中包括有3噸重的雙門齒獸、高2.5米的牛頓巨鳥,站起來達到3米的短面袋鼠等。所有這些大傢伙都害怕一種長著鱗片的爬行惡魔,它就是古巨蜥(Megalania)。
圖註:古巨蜥巨大強有力的頭骨,嘴巴中有可怕的牙齒,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吞噬雙門齒獸的古巨蜥,圖片來自網絡
古巨蜥就好像是放大版的科莫多巨蜥,其體長超過7米,體重約1噸。古巨蜥長有寬大堅持的腦袋,在它的嘴中長有兩排鋒利如刀片一樣的牙齒,這些牙齒能夠輕易撕開獵物的皮肉。在古巨蜥的腦袋兩側長有一對圓溜溜冷冰冰的大眼睛,這對眼睛並不是古巨蜥最重要的感覺器官,其感知周圍主要靠嘴巴中分叉的舌頭。
圖註:古巨蜥是巨大的生物,人類在它們面前只是小不點,圖片來自網絡
古巨蜥的大腦袋後面是強壯的身體,有力的四肢和長長的大尾巴。古巨蜥的四肢有力,腳上長有五個帶有鉤爪的趾頭。像今天的巨蜥一樣,古巨蜥的四肢也是呈工字型支撐身體的,所以它們行走和奔跑的迅速並不快。正是因為古巨蜥並不具備速度上優勢,它們可能更喜歡偷襲。
圖註:在澳大利亞曠野上行走的古巨蜥,圖片來自網絡
有毒的偷襲者
圖註:進食中的古巨蜥,圖片來自網絡
史前澳洲生存著眾多的大型動物,這些動物為古巨蜥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古巨蜥一頓飯最多能夠吞下相當於自身體重一半的食物,是不可不扣的大胃王。
圖註:正在追逐牛頓巨鳥的古巨蜥,圖片來自網絡
古巨蜥擅長偷襲,它們會躲在森林低層或是水邊,等待那些大意的獵物。有些體型小的獵物會直接被抓住,但是體型大速度快的獵物很容易從古巨蜥的大嘴下逃脫,不過古巨蜥並不擔心,因為它們還裝備了致命的生物武器。
古生物學家認為古巨蜥和它的近親科莫多巨蜥一樣,下頜上具有毒腺,能夠分泌毒液,毒液再加上它嘴巴中的各種細菌足以造成獵物中毒身亡。古巨蜥在攻擊之後只要尋著獵物的氣味一路追隨,最終就能找到了已經中毒身亡的獵物啦。古巨蜥除了主動攻擊活著的動物之外,也會吃腐肉,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圖註:古巨蜥可能會像科莫多巨蜥一樣使用毒液,圖片來自網絡
野火終結
圖註:最早到達澳洲的人類,圖片來自網絡
早在距今150萬年前,古巨蜥就已經出現在澳洲大陸上,它們最終在距今4萬年前全部滅絕。造成古巨蜥消失的並不是環境的變遷或者病毒的肆虐,罪魁禍首就是我們人類。最新的研究顯示人類在距今6萬年前可能就已經從亞洲來到澳洲,他們很快就見到了惡魔般的古巨蜥。在澳洲土著居民的傳說中提到一種來自高山的巨型蜥蜴造成了人們的恐慌,這種動物很可能就是古巨蜥。
圖註:森林中的古巨蜥模型,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與古巨蜥相遇的人類,圖片來自網絡
在體型和體能都弱小的人類面前,巨大的古巨蜥佔有絕對優勢,但是人類手中卻掌握著一種超級武器,那就是火。為了驅趕野獸、獲得耕地,人類在澳洲四處防火,肆虐的大火改變了澳洲大陸內部的自然環境,失去森林覆蓋的土地變得荒涼貧瘠。沒有了森林,大型動物失去了食物,大型動物的消失又導致以它們為食的古巨蜥的消失。在人類點火的影響下,澳洲的生態系統崩潰了,巨型動物紛紛滅絕,古巨蜥也沒能倖免。
圖註:可怕的大火造成了古巨蜥的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古巨蜥是人類全球擴張中的又一個犧牲品,今天我們只能在博物館中目睹這種7米長超級大蜥蜴的雄姿了。
圖註:今天只有保存在博物館中的古巨蜥訴說著巨型爬行動物的輝煌,圖片來自網絡
參考資料:
1.Owen R. (1859). "Description of Some Remains of a Gigantic Land-Lizard (Megalania Prisca, Owen) fromAustralia".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49: 43–48. doi:10.1098/rstl.1859.0002. JSTOR 108688.
2.Price, Gilbert J.; Louys, Julien; Cramb, Jonathan; Feng, Yue-xing; Zhao, Jian-xin; Hocknull, Scott A.; Webb, Gregory E.; Nguyen, Ai Duc; Joannes-Boyau, Renaud (2015-10-01). "Temporal overlap of humans and giant lizards (Varanidae; Squamata) in Pleistocene Australia".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125: 98–105. doi:10.1016/j.quascirev.2015.08.013.
3.Lydekker R. (1888). Catalog of the fossil Reptilia in the British Museum (Natural History) Cromwell Road S.W. Pt. 1: The Orders Ornithosauria, Crocodilia, Squamata, Rhynchocephalia, and Proterosauria. London: The Trustees. Cited in Molnar RE (2004). "The long and honorable history of monitors and their kin". In King, Ruth Allen; Pianka, Eric R.; King, Dennis. Varanoid lizards of the worl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 45. ISBN 0-253-343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