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提升帶電作業能力多供電量19萬千瓦時

2020-12-05 同花順財經

【】

□馬學利閆同

10月12日,國網煙臺供電公司帶電作業室帶電作業人員,協助福山區供電公司完成了3處新建工程的帶電接火工作。目前,煙臺供電公司通過開展「市縣一體、區域協作」作業模式,進一步提高縣公司作業能力,業擴接入不停電接火率達到100%。

據悉,煙臺供電公司在全省率先成立帶電作業室,開展市縣一體專業化管理,建成市公司帶電作業室、縣域帶電作業分中心、帶電作業班的「市縣一體,區域協作」體系。帶電作業室作為全市帶電作業專業歸口管理部門,統籌開展全市配網不停電作業、區域協同作業和工器具車輛試驗管理及專業資源調配等工作,能夠完成4類33項作業項目。依據全市所轄縣公司數量、地理位置及作業能力,集約現有專業人員、裝備,成立招遠、蓬萊、萊陽3個縣域帶電作業分中心,萊州、龍口、棲霞、海陽、牟平、福山6個帶電作業班。帶電作業室負責直供四區全部配電帶電作業,福山、牟平區三、四類配電帶電作業以及全市旁路不停電作業。縣域帶電作業分中心負責轄區內全部配電帶電作業及區域內三、四類配電帶電作業(旁路作業除外)。帶電作業班負責轄區內一、二類配電帶電作業。

針對不同類型的現場環境,煙臺供電公司編制10千伏架空線路不停電接火典型方案,開展絕緣平臺法、絕緣腳手架法和蜈蚣梯作業法帶電接火培訓,提高縣公司作業人員帶電接火技能水平,使縣公司業擴接入不停電接火率達到100%。每年舉辦一次市縣公司帶電比武,以賽促培、以培促幹,提高各帶電作業班作業人員複雜項目開展能力和標準化作業水平。建立各帶電作業班作業項目能力矩陣,各帶電作業班組可以隨時申請技能水平評估,逐漸實現配網不停電作業項目一、二、三、四類市縣全覆蓋。

今年以來,煙臺供電公司累計開展5期培訓班,培訓人員80人次,開展區域協作35項,跟班培訓人員120人,市縣一體開展帶電作業238次,多供電量達19.1萬千瓦時,用實際行動詮釋「能帶電不停電」的目標,滿足社會用電需求。

來源: 大眾日報

相關焦點

  • 六盤水供電局配網帶電作業量突破2000次 多供電量20餘萬千瓦時
    近日,南方電網貴州六盤水供電局採取帶電作業方式對六枝特區職業技術學校新建的一臺變壓器搭火,不僅解決了職校施工用電燃眉之急,又保障了木崗工業園區生產生活用電。為了保障園區內企業生產生活用電,六盤水六枝供電局開展帶電作業,既滿足學校施工用電需求,又不影響其他用戶用電。  2020年,六盤水供電局加大配網帶電作業推廣力度,在作業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儘量「少停電、多供電」,不斷提升供電可靠性和用戶的電力「獲得感」。為了提升帶電作業中心水平和質量,該局多措並舉,一是加強培訓,提高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識。
  • 帶電作業「大片」,國網溫縣供電公司傾情演繹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通訊員 喬明輝11月19日,陽光和煦,在溫縣太行路與司馬大街交叉口西北角,三輛「大黃蜂」一字排開,兩輛絕緣鬥臂車緩緩升起,一場圍繞10千伏嶽村線展開的帶電作業「大片」正在上演。
  • 國網溫縣供電公司:拓展帶電新領域 提升供電可靠性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姬姣姣 通訊員 喬明輝11月19日,陽光和煦,在溫縣太行路與司馬大街交叉口西北角,三輛「大黃蜂」一字排開,兩輛絕緣鬥臂車緩緩升起……一場圍繞10千伏嶽村線展開的帶電作業「大片」正在上演,這是國網溫縣供電公司在焦作六縣市中率先開展的第四類帶電作業
  • 江蘇省首例20千伏帶電更換橫擔作業在海門開展
    20千伏帶電更換橫擔作業,在拓寬20千伏帶電作業項目類型的同時,「零時戶消缺」模式保障了全線用戶的可靠用電。為保障企業用電可靠,不停地作業中心決定拓寬作業類型,對橫擔進行不停電更換。為此,班組人員結合現場實際,在經多次模擬演練、反覆論證後確定了作業方案,即將絕緣鬥臂車吊臂模塊改造成升降式絕緣橫擔支撐臂、用升降式絕緣橫擔抬高導線更換原有橫擔的方法。同時,採取絕緣手套法與絕緣杆作業法相結合的作業模式,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時將作業點空間受限的影響降到最低。為確保本次作業的安全,作業前,不停電作業中心人員還按照作業點布局,量身定製了硬質絕緣遮蔽罩等專用工具,並通過了耐壓試驗。
  • 廣東江門建燃氣熱電廠,項目投資8.5億元,年供電量99811萬千瓦時
    項目建成投產後,年綜合能耗約70963噸標準煤(當量值),其中年天然氣消耗量約24054萬立方米,年供電量99811萬千瓦時,年供熱量245.19萬吉焦;項目供電煤耗不高於183.1克標準煤/千瓦時,綜合熱效率為74.41%,熱電比為68.20%。(資料來源廣東省能源局)
  • 國網海東供電公司首次實施地電位帶電作業
    青海新聞網訊 12月14日,國網海東供電公司配網帶電作業班首次採用地電位作業法在互助縣臺子鄉10千伏南一路66號杆開展「T」接正平股份有限公司臺子鄉隧道分支引流線任務,避免了停電給客戶帶來生產和生活的不便。該項新項目的成功開展,為該公司配網帶電作業歷史開闢了新的一頁。
  • 煙臺供電公司開展等電位作業消除設備發熱缺陷
    原標題:煙臺供電公司開展等電位作業消除設備發熱缺陷8日,記者從煙臺供電公司得知,連日來煙臺持續高溫天氣,用電負荷持續攀升,多次刷新今年負荷紀錄,煙臺供電公司採取帶電作業、零點檢修等一 系列措施,全力保障可靠供電。
  • 武威電網最大供電負荷和日供電量均創歷史新高
    武威電網最大供電負荷和日供電量均創歷史新高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01
  • 我市最大負荷最大日供電量均超去年
    8月11日上午,記者從國網襄陽供電公司舉行的迎峰度夏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我市電網最大負荷297.2萬千瓦,同比增長2.31%;全網最大日供電量5986萬千瓦時,同比增長6.12%,均發生於8月5日。
  • 寧夏對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的特高壓輸電線路進行帶電作業
    8月27日,國網寧夏電力檢修公司首次完成過境特高壓輸電線路±1100千伏吉泉線帶電消缺作業。  此次順利完成帶電更換電力部件的鐵塔為3217號塔,位於中衛市沙坡頭區興仁鎮境內。此次帶電作業由曾參與寧夏首條直流外送通道——銀東±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帶電作業「第一人」李勝花等登塔作業。
  • 他是世界上80萬伏特高壓帶電作業第一人 如今「身價過億」
    央視網消息:武漢人胡洪煒,39歲,高級技師,湖北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帶電二班班長。2009年,他成功完成世界首次±80萬伏特高壓帶電作業,使我國成為全球首個開展特高壓帶電作業的國家。胡洪煒也成為全球與特高壓親密接觸的第一人。
  • 突破10千伏電位作業禁區的「帶電超人」李紅新
    新華社濟南4月27日電(記者 滕軍偉)帶電作業第一人,累計作業上萬次,培訓學生6000多人次,49歲的電力工人李紅新仍在不斷刷新業界紀錄。「臂鬥再升高一點,準備好絕緣毯……。」這時開始有人打退堂鼓,李紅新卻說:「這是已試驗了3個多月的項目啊,沒有成功,決不能收場!」他讓吊車重新調試定位,再次登車作業。經過連續4個多小時的努力,終於順利完成了任務。就這樣,李紅新和他的團隊前後用了近一年時間,圍繞10千伏等電位帶電作業的8個相關課目,進行了上千次試驗,攻破了一道道難關,系統掌握了核心技術。
  • 金昌電網最大負荷和日供電量再次刷新歷史新高
    11月21日,金昌電網日最大供電負荷達到1138兆瓦,較2019年同期1065兆瓦同比增加6.85%,日供電量達2468.86萬千瓦時,較2019年同期2274.24萬千瓦時同比增加8.55%,最大供電負荷和日供電量再次刷新歷史新高。
  • 世界最高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刷新技術創新紀錄
    今天,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土門鎮,國家電網公司員工運用超(特)高壓帶電作業工法——無人機結合電動升降裝置進出等電位作業方法,成功開展±1100千伏吉泉線帶電作業消除缺陷,刷新世界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創新紀錄,創造國內高海拔地區帶電作業消缺最高電壓等級記錄。
  • 華能藏木水電站下閘蓄水 年供電量可達25億千瓦時
    電站安裝6臺8.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51萬千瓦,除了以發電為主,還兼有下遊防洪和灌溉等綜合開發任務。機組全部投產發電後,年平均發電量25億千瓦時,將很大程度緩解我區電源緊缺問題。「華能藏木水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3310.00米,相應庫容0.866億立方米,死水位3305.00米,調節庫容0.131億立方米,具有日調節能力。
  • 國網蒙東電力首次完成特高壓輸電線路等電位帶電作業
    8月31日,國網蒙東赤峰供電公司以等電位帶電作業方式順利消除±800千伏魯固線0820號塔的危急缺陷,實現了國網蒙東電力自主開展特高壓輸電線路等電位帶電作業從「0」到「1」的突破。
  • 藏木水電站單日發電量突破1000萬千瓦時
    本網拉薩10月17日訊(記者 次珍)近日,記者從藏木水電站了解到,9月19日,華能藏木水電站實現單日發電量突破1000萬千瓦時,開啟了西藏電力發展新篇章。據悉,今年汛期以來,國網西南分部、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抓住有利時機,加強西藏電網運行管理,提升交直流跨省交易通道輸送能力。同時,積極爭取藏電外送政策,深入落實「電力援藏+市場」等措施,有效減少了全區棄水棄光電量,明顯提升了西藏清潔能源的消納能力。
  • 濱海公司帶電作業機器人服務客戶送電
    11月26日,國網天津濱海公司成功應用單臂人機協同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完成航21線路、胡28線路等多處帶電搭火任務,為生態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天津三建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等客戶送電,克服疫情影響為重點項目有序推進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