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首例20千伏帶電更換橫擔作業在海門開展

2020-12-08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12月1日南通訊(記者 曹敏 通訊員 李松 張旭)11月28日,南通市海門區供電公司不停電作業中心成功開展了省內首次20千伏帶電更換橫擔作業,在拓寬20千伏帶電作業項目類型的同時,「零時戶消缺」模式保障了全線用戶的可靠用電。

11月26日,海門供電公司營配運維三班人員巡視發現,位於海門港新區的20千伏燕達線45+8#杆橫擔因受外力影響已經形變,為防止靠邊的A相導線從絕緣子線槽中滑落,須儘快對橫擔進行更換消缺。當天,在與餘東駐點班組討論消缺方式時發現,若採取帶電解開45號杆引流線停電更換橫擔,雖能縮小停電範圍,但45號杆支線上的5家企業用戶將會面臨近3個小時的停電。為保障企業用電可靠,不停地作業中心決定拓寬作業類型,對橫擔進行不停電更換。

然而,在現場勘察中發現,作業點下方裝有開關且杆稍架設了2條避雷線,狹小的作業空間難以滿足杆上臨時絕緣橫擔加裝及三相帶電導線起吊要求,況且不停電更換20千伏線路上的橫擔在省內暫無可供參考的先例。為此,班組人員結合現場實際,在經多次模擬演練、反覆論證後確定了作業方案,即將絕緣鬥臂車吊臂模塊改造成升降式絕緣橫擔支撐臂、用升降式絕緣橫擔抬高導線更換原有橫擔的方法。同時,採取絕緣手套法與絕緣杆作業法相結合的作業模式,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時將作業點空間受限的影響降到最低。為確保本次作業的安全,作業前,不停電作業中心人員還按照作業點布局,量身定製了硬質絕緣遮蔽罩等專用工具,並通過了耐壓試驗。

11月28日清晨,不停電作業中心全員出動,現場明確了兩組人、兩輛絕緣鬥臂車的分工:一號鬥加裝升降式絕緣橫擔承擔固定及託舉導線的工作,二號鬥輛加裝吊臂輔助導線移位及拆裝橫擔。為保障升降式絕緣橫擔能準確託舉起上層導線,不停電作業人員多次調整作業車輛停放位置、夯實作業點下方的泥地並加鋪了鋼板。

記者現場看到,當兩個絕緣鬥一左一右升空到達預定作業位置後,作業人員開始對橫擔、電桿及兩側導線進行絕緣遮蔽。隨後,二號鬥的作業人員進行拆除導線與絕緣子間連接的工作,並採用吊臂與絕緣杆配合的方式將導線移位至一號鬥的絕緣橫擔。待三相導線在絕緣橫擔上固定完成後,一號鬥作業人員操作絕緣橫擔,抬升託舉導線,二號鬥作業人員對原有橫擔進行更換。最後一號鬥下降絕緣橫擔與二號鬥配合將導線復位並拆除絕緣遮蔽,整個作業圓滿完成。

據統計,此次不停電作業對比普通的消缺作業方式減少停電36時戶、多供電量6000千瓦時,對比20千伏帶電解搭頭停電消缺減少停電15時戶,多供電量2500千瓦時。此舉,使海門消缺作業停電時戶數實現了零突破,也讓「零時戶消缺」惠及更多企業用戶,為海門地區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築牢不停電基礎。

相關焦點

  • 世界最高電壓等級±1100千伏吉泉線直升機帶電作業在皖開展
    檢修團隊作業 王文 攝中新網合肥11月17日電 (趙強 吳錦濤)記者16日從中國國家電網安徽電力公司獲悉,當日下午,在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中國國家電網安徽電力和國網通航公司檢修人員在世界最高電壓等級±1100千伏吉泉線上自主實施世界首次直升機吊籃法帶電作業。
  • 國網湖州供電公司開展首例最複雜帶電作業
    8月28日,國網湖州供電公司開展首例直線杆開耐張並加裝柱上開關帶電作業項目,助力織裡鎮珍貝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快速有序推進。這是國家電網33項帶電作業項目中最為複雜的架空線路帶電作業項目。為了不影響當地居民出行和正常生活生產用電,保證珍貝路道路拓寬工程按時完工,湖州供電公司經過前期充分調研,決定開展直線杆開耐張並加裝柱上開關帶電作業項目,帶電對架空主幹線路進行改接。
  • 國內首次實現750千伏輸電線路直升機帶電作業
    不僅打破甘肅境內無直升機帶電作業的歷史,還是國內首次利用直升機在750千伏電壓等級輸電線路上進行帶電作業,標誌著中國帶電作業技術和實踐再次取得突破。此次作業內容為750千伏官東二線103號塔大號側第三個間隔棒更換,作業點處於劉家峽水庫正上方,為保障青海豐富水電資源送出,最大限度地減少停電檢修帶來的影響,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組織開展了此次直升機帶電作業。
  • 國網通航公司成功實施重慶山地特高壓線路直升機帶電作業
    9月24日上午,在重慶市巫溪縣通城鎮,國網通航公司與國網重慶電力公司聯合開展針對特高壓重要線路±800千伏祁韶線(重慶段)直升機帶電綜合檢修作業。這是世界首次山地特高壓直升機帶電綜合檢修,標誌著我國在直升機電力作業能力建設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國網新邵縣供電公司:開展帶電作業 確保供電無憂
    邵陽新聞網12月2日訊(通訊員 謝麗英)12月1日,國網新邵縣供電公司對10千伏陳壕線開展帶電作業,確保客戶用電無憂,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10千伏陳壕線於2014年建成投運,隨著近段氣溫急劇下降,用電量不斷上升,造成線路部分設備出現不同程度的缺陷。該公司陳家坊供電所在日常巡視中,經紅外測溫後發現10千伏9號杆電纜與隔離開關連接點有明顯發熱跡象,極易發生故障影響線路安全穩定運行。由於該故障點又與10千伏陳坊線同杆架設,這兩條線路擔負著陳家坊鎮轄區50%的客戶生產生活用電。
  • 蘭州供電公司:完成330千伏線路等電位帶電作業消缺
    日前,蘭州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成功消除330千伏炳樹線4號杆塔中相導線大號側T型線夾發熱缺陷,成為機構改革後該公司首次開展的330千伏等電位帶電作業。7月15日,蘭州供電公司帶電作業人員江浩然,帶電處理300千伏炳樹線4號杆塔中相導線大號側T型線夾發熱缺陷。(白軍虎 攝)7月15日,運維人員在進行紅外測溫時,發現330千伏炳樹線4號杆塔中相導線大號側T型線夾溫度為163℃,嚴重超過正常運行溫度,屬於危急缺陷。
  • 突破10千伏電位作業禁區的「帶電超人」李紅新
    4月底,在山東煙臺黃務街道辦事處,一名膠東漢子頭戴黃色安全帽,身穿深色工作服,指揮著兩名工人更換高壓線路箱。李紅新個頭不到1米7,膚色黝紅,深度鏡片後面是一雙含笑的眼睛。儘管其貌不揚,但他卻創造了國內帶電作業多項第一,被同行稱為「帶電超人」。「10千伏是城鄉生產生活用電的主要線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 寧夏:完成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線路帶電更換電力部件
    中新網銀川8月28日電(於晶)8月28日,記者從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獲悉,國網寧夏電力檢修公司首次順利完成了世界目前最高電壓等級特高壓輸電線路±1100千伏吉泉線帶電更換電力部件作業。此次順利完成帶電更換電力部件的鐵塔為3217號塔,位於中衛市沙坡頭區興仁鎮境內。
  • 國網長春供電公司開展高壓線路帶電作業 有效減少停電時間
    9月18日,國網長春供電公司對220千伏米牽乙線進行帶電作業,有效減少停電時間4小時,保證供電可靠性。  220千伏米牽乙線是為哈大電氣化鐵路米沙子牽引站供電的重要線路,為京哈客運專線提供電力保障。巡視人員在巡視過程中發現21-24號三跨耐張段內,24號引流吊串發生自爆情況。
  • 寧夏對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的特高壓輸電線路進行帶電作業
    8月27日,國網寧夏電力檢修公司首次完成過境特高壓輸電線路±1100千伏吉泉線帶電消缺作業。  此次順利完成帶電更換電力部件的鐵塔為3217號塔,位於中衛市沙坡頭區興仁鎮境內。此次帶電作業由曾參與寧夏首條直流外送通道——銀東±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帶電作業「第一人」李勝花等登塔作業。
  • 帶電作業「大片」,國網溫縣供電公司傾情演繹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通訊員 喬明輝11月19日,陽光和煦,在溫縣太行路與司馬大街交叉口西北角,三輛「大黃蜂」一字排開,兩輛絕緣鬥臂車緩緩升起,一場圍繞10千伏嶽村線展開的帶電作業「大片」正在上演。
  • 國網白銀供電公司開展輸電帶電等電位作業迎夏峰
    6月5日,國網白銀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人員通過等電位作業方式,對110千伏1122城喜線#073進行等電位安裝風偏在線監測裝置,並對全體輸電帶電作業人員開展了一次等電位作業實戰培訓工作,為白銀輸電網在迎峰度夏期間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 我國首次在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特高壓線路上開展直升機帶電作業
    新華社合肥電(記者陳尚營)16日下午,在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冶父山鎮,國家電網檢修人員在世界最高電壓等級±1100千伏吉泉線上,首次成功實施直升機吊籃法帶電作業。    此前相關人員在巡檢中發現,±1100千伏吉泉線5806桿塔有兩處危急缺陷,需及時消除。
  • 國網湖南帶電作業中心:採用新方法 實現新突破
    人民論壇網10月8日訊  當最後一名塔上作業人員走下±800千伏賓金線1874號杆塔,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標誌著國網湖南帶電作業中心成功利用「沿跳線進入作業點」的新方法消除了極Ⅱ前側#3子導線壓接管缺陷。該中心作業人員克服了作業方法新和作業現場氣候環境複雜的雙重挑戰,實現了特高壓帶電作業新的突破。
  • 國網蒙東電力首次完成特高壓輸電線路等電位帶電作業
    8月31日,國網蒙東赤峰供電公司以等電位帶電作業方式順利消除±800千伏魯固線0820號塔的危急缺陷,實現了國網蒙東電力自主開展特高壓輸電線路等電位帶電作業從「0」到「1」的突破。
  • 國網通航直升機完成750kV輸電線路帶電檢修作業
    ,也是國內首次在水面環境上方開展的直升機帶電作業,填補了750kV輸電線路直升機帶電檢修作業國際範圍內的技術空白,標誌著我國帶電檢修技術實現了新的突破。本次作業內容是為750千伏官東二線電塔間隔棒更換,作業地點位於劉家峽水庫正上方。國網通航工作人員嚴格按照程序完成工器具、人員等全部準備事項。
  • 甘肅電力實現省內特高壓直流線路等電位帶電作業「零突破」
    人民網蘭州8月24日電(郭頌霞)8月20日,甘肅送變電工程公司應急搶修中心在±800千伏酒湖線組織開展等電位帶電作業演練,實現了甘肅境內特高壓等電位帶電作業的「零突破」,填補了甘肅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的空白。這標誌著甘肅電力企業已經具備了在特高壓等電位下進行帶電作業的能力。
  • 世界最高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刷新技術創新紀錄
    今天,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土門鎮,國家電網公司員工運用超(特)高壓帶電作業工法——無人機結合電動升降裝置進出等電位作業方法,成功開展±1100千伏吉泉線帶電作業消除缺陷,刷新世界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創新紀錄,創造國內高海拔地區帶電作業消缺最高電壓等級記錄。
  • 甘肅電力完成高壓帶電線路大規模等電位檢修作業
    8月1日,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完成了在750千伏泉敦一線、泉敦二線上連續進行為期4天的等電位帶電作業,消除了嚴重缺陷14項。這在國內高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帶電檢修中,從連續作業時間及檢修作業消除缺陷件數上而言都屬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