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朋友們都知道,高考物理重要核心的知識點之一就是「功能關係及其應用」,關於做功以及能量及其轉化的題目簡直讓人眼花繚亂、頭疼不已!比如說「合外力做的功等於動能的變化」(動能定理),「重力做的功等於重力勢能變化」,「電場力做的功等於電勢能變化」,「彈力做的功等於彈性勢能變化」,「其他力做的功(除了重力和彈簧彈力之外的力)等於機械能的變化」。這些問題綜合了力學和電學兩大模塊,是高中物理知識的重中之重!
相比較而言,初中物理有關功和能的問題就簡單多了,而且初中物理不涉及功能關係的具體運算,只需要定性地進行部分了解即可。中考關於此部分內容的考查相對簡單,今天我們就來總結一下這部分內容中的「機械能」知識點。
知識點一:怎麼判斷物體具有何種形式的能?
1.動能判斷:初中物理並不涉及關於動能的公式,所以只能通過定性的理解來判斷是否具有動能。動能的定義是: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因此,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動能,只需要看其是否運動。如果物體是運動的,則一定具有動能。同一個物體,速度越大,動能就越大。
2.重力勢能判斷:初中物理也沒有講解重力勢能的公式,所以也是根據其定義來進行判斷: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因此只需要看物體有沒有被舉高即可。同一個物體位置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
3.彈性勢能判斷:只需要看物體是否發生了彈性形變!彈性形變的形變量越大,則彈性勢能越大!
知識點二:各種形式的能之間是如何轉化的?
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之間的相互轉化,沒有機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轉化,則機械能是守恆的,也就是說動能增加多少,勢能就減小多少,反之亦然!
知識點三:正在做功的物體才具有能量?
一個物體如果能夠做功,我們就說它具有能量!因此,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能量,就看它能不能做功即可,也就是說看它是否具有做功的本領,而不用考慮是否正在做功!當然正在做功的物體一定具有能量,而一個沒有做功的物體,如果有做功的本領,也就是說能夠做功,它也具有能量!
知識點四:有關機械能的幾個關鍵詞?
關於機械能的變化問題是中考物理的一個常考知識點。以後如果遇到以下幾個關鍵字眼「勻速」、「加速」、「減速」、「水平方向」、「向上(包括斜向上和豎直向上)」、「向下(包括斜向下和豎直向下)」則需要立刻提醒自己,在物體質量不變的前提下,勻速代表速度不變,則動能不變;加速代表速度變大,故動能變大;減速愛錶速度變小,故動能變小;水平方向代表高度不變,故重力勢能不變;向上代表高度變高,故重力勢能變大;向下代表高度變低,故重力勢能變小。
知識點五:探究動能和勢能的影響因素時運用的物理方法?
在探究動能以及重力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都採用了「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前者是主要方法,後者是次要方法。
綜上所述,關於機械能的知識點其實相對比較簡單,考題形式雖然多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
中學生朋友們,養成善於歸納總結的習慣吧,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