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格斯粒子假如被發現了,粒子的標準模型達到圓滿成功,那麼依然有更多的疑問:
第一,發現希格斯粒子,只是穩固了既有理論體系的基礎,證明了標準模型理論的可靠性。可是粒子標準模型依然是不完整的,而在標準模型的基礎上,科學家尋求最終的大一統的物理理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是因為物理學標準模型本身也並非解釋物質世界一切奧秘的「終極理論」。儘管標準模型解釋了電磁力和強核力之類的基本作用力,但由於引力的作用實在太過微弱,到目前為止,一切試圖將引力統一到標準模型內的努力都失敗了。
第二,在一個暗能量、暗物質、物質的混合宇宙裡,很顯然物質世界並不佔據宇宙創生的主導。假如真的存在希格斯粒子場機制,很顯然希格斯粒子場機制比萬有引力,更具有統治性、普遍性,那麼萬有引力地位如何定義?但是,即便科學家找到了「上帝粒子」也並不意味著宇宙物理獲得了最終解釋。因為標準模型只能解釋4%的宇宙,宇宙裡的暗物質與暗能量分別佔有剩餘的23%和73%,這些暗物質、暗能量仍然得不到解釋。對於暗能量、中微子質量、物質與反物質不平行等領域,標準模型無能為力。這些將涉及更高層面、更高維度、更高能量的統一理論,甚至弦理論。
第三,希格斯粒子的性質問題:在希格斯機制中,希格斯粒子漫布整個宇宙,無所不在。那麼希格斯是一種還是多種,希格斯粒子之間是如何作用的,宇宙空間中希格斯粒子組成的希格斯場符合希格斯整體量子糾纏行為嗎?如果宇宙中所有的希格斯粒子性質一樣,那麼就有可能存在整個宇宙希格斯粒子場的糾纏行為,在宇宙中整個希格斯粒子場是糾纏的。在宇宙中這是一個龐大的糾纏的粒子場群,它們不僅僅微觀影響及賦予基本粒子以質量,那麼在龐大的宇宙希格斯粒子場糾纏空間中,必然也會影響宇宙的狀態、結構、及其運轉,甚至影響到星系的形成及其運轉。
在一個多平行宇宙的宇宙海洋中,希格斯粒子場也同樣會無所不在,甚至作為暗能量的一種,推動萬物的運轉及其規律。一個龐大的希格斯糾纏場涉及到是否超越光速,從糾纏本身來講,希格斯粒子本身就可能屬於糾纏傳遞粒子,其速度完全可以遠遠超越光速,一秒之內跨越整個宇宙。希格斯粒子其大小、結構、自身的質量結構、力的作用方式、方向等都還有疑問。同時希格斯粒子在物質粒子的內外表現是否相同,希格斯粒子場只在粒子內部表現嗎?如果在外部,那麼是如何作用的,強度如何?粒子內外的希格斯粒子場作用原理相同嗎?希格斯粒子的誕生機制,為什麼不同於其他粒子,光在希格斯粒子場中的傳播、作用及其影響。這些都意味著物理學的終極拷問,甚至無限的探究,完全可以創造出新的物理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