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青生香蘭:不與百花爭春色的江南「仙味兒」草

2020-12-07 手機鳳凰網

作者華伊然 授權鳳凰網文化發布

三四月的江浙鄉村,在生命蠢蠢欲動之時,聆聽春的低語,臨摹春的筆印。一腳深一腳淺地在田埂上緩行。戴個竹篾編起來的尖尖的草帽,你一不留意就開始飄起雨絲,嵌在帽簷的縫隙裡。在鄉野田間,披著鬥篷戴著鬥笠的老農融在這溼漉漉的景中,作物又開始重新生長。

在這個特殊的時節,沐浴幾場春雨,吹幾陣暖融融的風,揀個清朗的日子去山野裡採掘摘擇,封存了幾季的時令味蕾記憶又一次被喚醒。

確認過氣味,你是草中仙!

這時候正值田間野草瘋狂蔓延,各種野草就如百花鬥豔,可它們不以顏色和姿態決出優劣。它們各有各的清香,秉著各自的脾性和骨氣。

有一種野草的清香幽幽地飄在我童年深處。三四月故鄉的油綠和金黃咣當咣當滿得溢出。

小時候一回外婆家就去田野間撒奔。三四月的地裡泥濘溼滑,一不小心擦破了皮,磕出了血。外婆拎個竹籃,攜把剪子,就去田野間尋這野草,而幾乎每次都能滿載而歸。

這野草普通的長圓形葉片使它成了野草家族中公認的「大眾臉」,想要真正確認身份,多靠湊在鼻子口嗅聞那一股特殊的淡淡清香。香氣是野草的「身份證」。

外婆將新鮮剪來的野草洗淨,搗成泥狀。搗鼓的時候,這野草特有的清香愈發濃鬱,能把這野草骨子裡的氣味都給滲出來,一層一層地沁入心脾,揮之不去。在受傷的部位薄薄地敷一層草泥,能快速止血。

這野草於是與我有著神秘的情結。它不只模糊地生在方言語調裡,還有個正式的帶著點鄉土親暱感的名字——馬蘭頭。這可是略帶玄幻色彩的名字,無人知其所出,朱橚在組織編寫《救荒本草》就曾困惑地說道:

「馬蘭頭,本草名,馬蘭,書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澤旁,如澤蘭,北人見其花,呼為紫菊,以其花似菊而紫也。……救飢,採嫩苗葉煠熟,新汲水浸去辛味,淘洗淨,油鹽調食。」

短短數語,足可看出馬蘭在時人心中的地位,熟知到已不知其來源,更無需追問其來源。這等味辛的吃食,卻是當年拯救飢餓的果腹良品。

有心之人總是不甘心就這樣囫圇過去,於是對「馬蘭」進行了一番考究。《續修江都縣誌》(民國十五年)的「物產」篇釋:

「馬蘭頭,生卑溼處,二月生苗,赤莖白根,葉有刻齒狀,似澤蘭而不香,開花紫色,採酌曬乾可為蔬,俗稱物之大著為馬。」

這下子,可算清楚了,原來,馬蘭的「馬」指的是「大」的意思,而「蘭」則因其形貌似澤蘭了。這不就暗示了「馬蘭」是一種生命力極頑強的小草麼?明代筆記中還有一首《馬蘭歌》:

「馬蘭不擇地,叢生遍原麓。碧葉綠紫莖,三月春雨足。呼兒爭採擷,盈筐更盈掬。」

古人誠不欺我。春雨過後,遍地萌生。直至今日,馬蘭頭依然是江浙一帶常見的時新野菜,在田野間隨處安家,雖說香味不足,但那天生自帶的鮮味兒,成功使得它在名目繁多的野草中脫穎而出,終是未因面相太過平凡以至於隱沒在眾草中,可見,這奇異的氣味兒給它添足了「仙」氣。

何況,不起眼的它全身是寶。清人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中稱馬蘭「蔬中佳品,諸病可餐」。馬蘭頭掐尖可做農家炒菜,而底下的根另有妙用,馬蘭頭根和著魚腥草根丟在沸水裡煮爛,熬煮好的湯汁可以去火消炎。

若是不小心染了感冒咽痛,馬蘭頭也是管用的土方子。《急救良方》中有:「又方用馬蘭頭草,夏取葉,冬取根,搗汁和醋,滴入鼻中。」

馬蘭頭怎麼吃?這是一個有關色彩搭配的學問

可江浙人對馬蘭頭藥用的重視程度遠不及變換著各種法兒的嘗鮮。人們一貫挑剔的味蕾在馬蘭頭面前卻敗下陣來。江浙人對馬蘭頭可謂是情有獨鍾,只要一提起這幾個字眼,大都咂巴咂巴嘴,眼裡放著光,緊接著蹦出一個字:「香」!

汪曾祺描寫他祖母時,就寫道:「每於夏天摘肥嫩的馬蘭頭晾乾,過年時作餡包包子。她是吃長齋的,這種包子只有她一個人吃。我有時從她的盤子裡拿一個,蘸了香油吃,挺香。」

野生的馬蘭頭只能在三四月嘗鮮。這個時節天氣回暖,雨水較多,馬蘭頭長勢極旺,尤其鮮嫩可口。紅梗的馬蘭頭定是野貨,在開水裡焯燙,去其生澀,然後簡簡單單切碎在油鍋裡清炒,便能調出食材最本真的原香,香氣馥鬱,口感甘鮮。

涼拌馬蘭頭是一種更精緻的佳餚。香乾丁、春筍丁是涼拌的最佳搭檔,相得益彰,別有一番風味。在大魚大肉的吃食之後嚼幾口涼菜馬蘭頭,去膩清口,滿嘴留香。清人袁枚的《隨園食單》中就寫道:「馬蘭頭,摘取嫩者,醋合筍拌食,油膩後食之,可以醒脾。」

若你以為馬蘭頭與春筍的緣分就止於此,那你可太缺乏想像力了。漫山遍野的冒頭的春筍,是春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也是極佳的烹飪伴侶。在鴨窩裡掏一個熱乎乎的鴨蛋,打成蛋液後倒入春筍末和馬蘭頭末,一道香噴噴的馬蘭頭春筍鴨蛋餅就有了。

金黃的海洋中漂浮著翠綠的帆舟,咬一口,唇齒留香,筍丁添了嚼勁,濃濃的春意瞬間迸發噴湧,油滋滋的嘴角託著這片土地最深情的饋贈。每每到這個季節,對這口餅的懷戀攛掇著遠在異鄉遊子的心。

江浙人對馬蘭頭有多深的執念?

頗為弔詭的是,救飢果腹的清新吃食馬蘭頭,卻在文人筆下並未落下好名聲。

西漢東方朔為屈原抱不平,特意寫《七諫·怨世》詩,詩云:「梟鴞既以成群兮,玄鶴弭翼而屏移。蓬艾親人御於床第兮,馬蘭踸踔而日加。」把蓬蒿、艾草、馬蘭都喻為收到君王寵愛的小人,這樣的說法,實在不算公允。

對此,唐代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試著闡釋道:「馬蘭生澤旁,楚辭以惡草喻惡人。」看來,這些個花花草草真也是成也屈原,敗也屈原,明明都是在自然間宛轉悠揚的小小生靈,卻因著味道的緣故,成了書中的好人與壞人。

李時珍對這樣的說法想來也是意難平,他在撰寫《本草綱目》時鳴不平道:

「馬蘭,湖澤卑溼處甚多,二月生苗,赤莖白根,長葉有刻齒狀,似澤蘭,但不香爾。南人多採曬乾為蔬及饅餡。入夏高二三尺,開紫花,花罷有細子。楚辭無馬蘭之名,陳氏指為惡草,何據?」

文人的春秋筆法,在農人那裡是不需要理會的。民以食為天,馬蘭頭這樣滿是清新之氣的春菜自是不容錯過,尤其是在江浙,古往今來,它都是餐桌常客。然而

野生的馬蘭頭固然「仙味兒」十足,可終究只生長短暫的幾個月時間。江浙農家對馬蘭頭的貪心,使得家家戶戶乾脆將野生馬蘭頭連根挖來種在自家門前的小地裡,剪一茬又生一茬,不需什麼額外的打理,施些農家肥,延長收穫的時期。

常剪常新,露天種植又比較好地保留了原味。一片自家的馬蘭頭地是各農戶津津樂道的「心頭肉」。在燉湯的尾聲去庭院裡採幾朵馬蘭頭撒進湯中,既添色又增香。

馬蘭頭從古時走來,至今仍然保有初心,那份樸實的美感在眼下並不多得。它與鄉下人的腳丫子挨得那麼近,又與因幹農活而留著粗糙印子的褐黃色指尖吻得那麼緊,可它卻又不至於淪為平庸。它也絲毫未受文人文字遊戲的影響,而是自顧自地治病救人,滋養脾胃。因它總還存著真和純,蕩漾著一絲令人難以忘懷的「仙」氣兒,每年的陽春三月,人們總會心心念念。

這樣說著,又該走出家門,尋一籃馬蘭頭了喲。

相關焦點

  • 植物科普|香蘭是什麼植物,香蘭花怎麼養殖方法
    很多愛花人士家裡都喜歡養殖一些香蘭,因為香蘭的氣質清幽典雅,猶如謙謙君子。香蘭,別名牛角蘭,香蘭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期7~11月,以8~9月最盛,具有濃鬱的花香,香蘭也因此而得名。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下香蘭的資料。
  • 描寫冬天的詩句: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春雪》原文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春雪》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
  • 清風典歷|暮春三月,江南草長
    清風典歷|暮春三月,江南草長 2020-11-28 0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你種植夢香蘭,夢香蘭葉子發黃乾枯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蘭花也很受到人們的歡迎,蘭花分為很多種,夢香蘭就是其中的一種。小衣曾經就種植過這種花,因為夢香蘭屬於小眾花卉,種植的經驗少,所以小衣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該怎麼種植夢香蘭,以及種植夢香蘭時出現的各種問題。夢香蘭在養殖時最怕植株出現各種問題,不然就會導致葉子枯萎發黃萎縮,小衣就選擇種植夢香蘭最經常發生的一種現象來跟大家說說,下面就跟大家介紹碰到夢香蘭葉子發黃該怎麼處理吧。
  • 代表著依偎、永遠相隨,不爭不吵,淡然處之——補血草
    補血草(學名:Limonium sinense (Girard) Kuntze),別稱:補血草(福建)海赤芍(福建),魴仔草(臺灣),白花玉錢香(廣東),海菠菜、海蔓(山東),海蔓荊(河北),匙葉草(種子植物名稱),華蔓荊(指示植物),鹽雲草(江蘇南部種子植物手冊),匙葉磯松(東北植物檢索表)
  • 2019春分幾月幾日幾點具體時間: 百花爭明媚 莫負好春光
    此時節,百花爭寵,花柔柳困,春色爛漫,春情繾綣。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每年陽曆3月21日左右,太陽處於黃經0度,為春分節氣開始。春分的「分」字有三個意思:一是陽光平分在南北兩半球,二是全球晝夜平均,三是把春季平分。
  • 夢香蘭日常養護需知
    今天我們說的夢香蘭,它也是蘭花中的一種。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那麼它該如何養呢?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首先夢香蘭喜溼潤半陰的環境,不要陽光直射,所以不需要放在陽臺陽光充足的地方,放在屋子裡就可以了,這樣它會生長得更好,而且有很好的防輻射,吸甲醛的功效。
  • 《滿庭芳苑》(295期)最是春心因雨動,詩人爭作韻中仙
    珞珈莫道春寒烈,不廢櫻花別樣嬌。黃新德(湖北)心淋雨想麥苗青,身禁家懷故土情。布穀今晨急速叫,催除魔癘好春耕!武燕(山東)柳眼初開色未勻,東風微暖日微燻。心憂疫痢江南事,悔我無曾入杏林。李殿國(遼寧)鎮日宅家待好音,東風送暖化甘霖。
  • 果園生草,十大好處,不可不知道
    果園生草是對全園或行間生草,不使土壤暴露,每年刈割或常年不刈割的一項土壤管理方法。生草制在歐美、日本等果園得到廣泛的應用。 中國20世紀80年代初引進生草制,由於受傳統大田耕作「除草務盡」、「與果爭肥水」等傳統思想的影響,加之各果產區氣候、立地條件差別較大,在草種選擇與利用上缺乏相應的規範化技術,加之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推廣應用。目前中國實施清耕的果園面積仍佔總面積的80%以上。
  • 最美不過江南春,讓優美的詩句,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江南風光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在詩人的春天裡,往往會品讀到我們看不到的風光。詩人的春天,就這樣不覺然多了幾分熱鬧和靜謐,但在春天的生機盎然中,唯獨江南的春天最美。「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的這首《江南春絕句》,以輕快的文字,將江南明媚的春色描繪出來,千裡江南,鶯歌燕語;水村山郭,酒氣傳香;僧侶呢喃,誨人經語,風雨樓臺,歷史醉人。
  • 【靜夜有聲】憶江南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詩詞是白居易的《憶江南》。 絕句·遲日江山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 糖芥—百花山上刷百花(一)
    扯遠了,今年有一個小目標:百花山上刷百花,而開篇我想留給這位本家:糖芥。        初夏的六月,是我第二次進百花山,山上的花明顯多了不少,對我這個初刷百花山的小白簡直是眼花繚亂,車子根本開不動,隨處都想停車。而在半山腰就開始出現了糖芥,那一抹明亮的橙黃十分的引人注目。
  • 盒子草,不平凡的遇見
    最簡單的一點就是葫蘆科植物的卷鬚生於葉腋,而葡萄科植物的卷鬚多與葉對生。我們在野外看到的絞股藍就是葫蘆科的而烏蘞莓卻是葡萄科的,兩者外形還是蠻像的,很多人至今分不清,可以按我的方法嘗試鑑別。最裡面的種仁像不像瓜子,哈哈,好想咬一口。種子含油,可制肥皂。
  • 蘭花的養殖技巧:香蘭怎麼養護,用沙質土壤要注意澆水和控制光照
    香蘭其實也是蘭花中的一種,原產地在我國的臺灣省。香蘭開出來的花朵十分美麗,豔麗多姿,所以受到花友們的喜愛。但是很多花友們都不知道香蘭怎麼養護,所以養了好幾年的香蘭也遲遲不見開花,其實只要注意以下4個方面,就可以很好地養護了。
  • 一蘭名師吳永勝|家有一蘭 香蘭入室|質樸文靜 淡雅高潔
    「家有一蘭 香蘭入室」被世人蘭謄「一蘭」名師吳永勝向記者介紹: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作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 唐詩中的江南春 寫的是哪裡?
    《江南春》寫於南京,早春時節,黃鶯在江南的天幕上歡快歌唱,綠樹與紅花交相映襯。依山的城郭,臨水的村莊,酒家的酒旗在風中招展,煙雨朦朧中,南朝的樓臺若隱若現。杜牧猶如高超的畫家,暈染出這一幅春到江南的水墨畫卷。「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寫過三首《憶江南》,最富盛名的顯然是這第一首。
  • 抖音生草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wwwwwww生草源於草生える
    抖音生草是什麼梗?相信大家在各種直播評論區或者彈幕中經常會看到關於「生草」的相關話題,那麼大家知道生草是什麼意思嗎?還不清楚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抖音生草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源於日語草生える,意為爆笑,令人發笑的。
  • 這種泊來的幸福草霸王般存在,已經讓人難以感受到幸福了
    在上世紀的四十年代從北美洲泊來了這種草,由於它們所開的黃花色澤亮麗,一簇簇地非常純正美麗,因此在花市上被稱為「幸福草」。這種草一般於3月上旬萌芽出土,4-9月份為茁壯生長的期間,10月中下旬開花這種草就是被稱為「加拿大一枝黃花」的植物,除了有叫做「幸福草」的別名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