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遇到的植物,都是先聽說,後再見到本尊,大概現在很少去水群了,這種感覺也少了很多了,田菁和合萌就是這樣的兩種,便是先在植物群裡見的對比,當時看描述是一臉茫然。
現在看來,這兩者真沒啥可比性,分屬豆科兩屬。在不知道有這兩種的情況下,它們長一塊,會很容易忽略掉合萌的,相對來說更為少見,而且更加矮小(1米以下)。今年第一次見到它們兩在一塊的時候,就不知道還有合萌混生,直到看到未成熟的果莢。
合萌(Aeschynomene indica)豆科合萌屬,取名應該與合歡類似的,從屬加詞構成:aischyne羞恥menos月亮,指的便是其葉夜間合閉,這點在豆科的很多植物都有,如田菁同樣也會。全株含少量皂甙,故又有「田皂角」的別名;莖中空,別名「水通草」,入藥利尿通乳,emmm;另莖髓質地輕軟,耐水溼,可制浮子、瓶塞等(這麼小,不知怎麼製作的,或許就如植物志描述的長成亞灌木);
第一次見合萌是在15年9月份的時候,在學校教學樓某個漏水的水管附近,便是它喜歡的生長環境了。記得群裡有討論和田菁的區別,現在能記得的就是六子同學說的是田菁的花是帶豹紋的(這次分享剛好沒這個角度,在旗瓣外面),不過真正再見田菁已經是一年以後的上海了,雖然從植物描述上看,兩者在長江以南區域都有分布。
田菁(Sesbania cannabina)豆科田菁屬,簡單粗暴理解成田裡開的花,屬加詞意思一種樹,可以長成很高,至少比我高几個頭,在植物志裡的描述是2-3米,而它只是一年生的草本,得益於今年做的物候記錄,見證了其在幾個月內從一個小苗苗,長成了一片小森林。而這也註定了它在城市綠化空間是難以立足的,這個季節的野地裡它很是放肆了。
配圖見下,已經分開:
合萌:
15年在江農拍攝的合萌,得益於雲盤,還能保存到現在,糊著自己看
花心紅色很可愛了,想起最近的欒花
拍攝於江農20150914
合萌果,很有特點的分節的莢果,這點和田菁就很不同了
拍攝於上海20180818
莢果成熟
攝於上海20180901
種子,成熟後不像田菁那樣直接裂開,而是一節節碎塊,這幾個種子可費事了
攝於上海20180915
葉,會比田菁更細密
田菁:
16年7月隨手拍,上海
和前幾天的白英是一起擺拍的,哈哈紀念下去年的外業調查
大片的田菁
攝於上海20180814
拍於上海20180814
未成熟細長形莢果
攝於上海20180818
成熟後種子
攝於上海20180915
晚上田菁的葉子關閉,觀察了附近好幾種豆科植物,如合歡,鐵掃帚都會葉合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