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冠羞避丨連樹都知道禮讓,這種有趣的自然現象太神奇了

2021-01-13 植物前沿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神奇的自然現象

樹冠羞避

一聽名字是不是十分有想像力

——

難道樹木會害羞?

要不要這麼反差萌哦

我們來一起了解樹冠羞避這個「美麗的現象」



樹冠羞避指的是林冠之間的孔隙度,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自然現象。一些特定樹種會出現這種現象,即使空間非常擁擠,大樹們的樹冠仍然會羞澀的保持一定距離,相互避開,彼此禮讓的生長,從而形成一條條彎彎曲曲的空隙帶,從下方仰視,就像奇妙的、有裝飾感的圖案。不禁令人感嘆大自然的奇妙。不過,這種現象的成因至今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如果你有機會去森林的時候,可以花上一些時間抬頭看看天空,說不定你就會驚喜地發現美好的東西!


樹都知道應該互相謙讓,相敬如賓,從自然中,我們也要學習它們的生存法則。

「您先長您先長。」 

「不不不,還是您先~。」

「您年紀大,您先來。」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美麗的現象呢?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有科學家發現該現象並研究其原理。

有一種理論認為,大樹頂部的樹枝在風中會纏繞摩擦,從而造成樹葉的磨損。在這種情況下,大樹就會產生「樹冠羞避」行為,以避免葉片的摩擦損耗


另一種理論則強調,樹冠的分離是為了避免蟲害蔓延。比如,一些蟻群能夠在樹叢間造「橋」,來去自如。因此,樹冠間需要更大的間隔,以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

還有的理論表示,一旦間距過小,樹木生長需要的光照就會不足,它們還能夠檢測日光中的藍光,避免在陰影處生長


儘管有各種各樣的理論,即使是在近百年後的今天,科學家們也沒能給出一個統一的答案來解釋其成因。但它提醒我們大自然母親是多麼的令人敬畏。



那麼問題又來了,樹冠是通過什麼機制感知到其他樹枝的呢?


在樹冠交界處是枝條的頂端,也是激素濃度最高的地方。自己分泌的激素散不走,別的樹的激素又瀰漫過來,導致空氣中激素含量高。樹木本身沒有神經,但是通過激素對成長的反饋,使得樹木仿佛感知到周圍的存在。

 

對於有些木本植物,樹枝靠近時其中的生長素濃度,恰好突破了它們的臨界值,起到了抑制成長的作用。


已經有很多人在森林裡發現了樹冠羞避,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下吧!


總之樹冠羞避是一種迷之現象啦

就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樣

連生長中的樹都懂得互相禮讓

留給對方生存的空間

何況我們人類呢

像大自然學習

植物前沿(ID:pl-frontier)

學習的人都在這裡

相關焦點

  • 令人驚嘆的「樹冠羞避」
    要不要這麼反差萌哦我們來一起了解樹冠羞避這個「美麗的現象」樹冠羞避指的是林冠之間的孔隙度,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自然現象。一些特定樹種會出現這種現象,即使空間非常擁擠,大樹們的樹冠仍然會羞澀的保持一定距離,相互避開,彼此禮讓的生長,從而形成一條條彎彎曲曲的空隙帶,從下方仰視,就像奇妙的、有裝飾感的圖案。不禁令人感嘆大自然的奇妙。不過,這種現象的成因至今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 令人驚嘆的「樹冠羞避」
    本文轉自植物前沿(ID:pl-frontier)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神奇的自然現象樹冠羞避
  • 「樹冠羞避」奇觀令人驚嘆~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神奇的自然現象樹冠羞避
  • 樹冠羞避——彬彬有禮的樹木們
    在一片茂盛的樹林中,你印象中抬頭時看到的是不是這樣:這種現象叫做樹冠羞避,聽到這個詞的同時是不是浮想聯翩呢?一個「羞」字,賦予了它擬人化的神秘色彩,而這個現象的關鍵則是「避」字。樹冠羞避(英語:Crown shyness),也稱為冠層脫落、冠層羞避和間距間隔,是在某些特定的樹種上觀察到的現象,它們的樹冠互不遮擋,形成一個溝狀的開口。這種現象大部分出現在熱帶地區,約50公尺左右或以上的巨大樹木上。
  • 令人驚嘆的「樹冠羞避」,據說很多人都見過!
    是說,「即使空間非常擁擠,相鄰的最高層的樹木樹冠並不交叉重疊,格子佔據一塊空間,彼此『禮讓』成長,在樹冠之間形成明顯的間隔。」據說,「樹冠羞避」現象只發生在一些特定樹種之中,並且大多是在同一樹種之間。大自然真的很神奇,你看到過這種奇景嗎?
  • 森林「樹冠羞避」奇觀令人驚嘆
    近日,攝影師用鏡頭拍下奇特的「樹冠羞避」現象。照片中,大樹樹冠的空間仿佛被均勻分配,樹冠與樹冠之間保持著一定距離,相互避開,從而形成一條條彎彎曲曲的空隙帶。從下方仰視,這些空隙帶仿佛河流水渠交錯流通,不禁令人感嘆大自然的奇妙。
  • 這15張自然現象你們見過嗎?最後一張真的存在嗎?太美了
    相對於由人類引發的社會現象而言,自然現象指自然界中由於大自然的運作規律自發形成的某種狀況,其完全不受人為主觀能動性因素影響。如月有陰晴圓缺,四季變化,氣候的冷暖,颳風下雨,白天黑夜等。主要有物理現象、化學現象、生命現象三大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從「樹冠避羞」看人際交往中的邊界意識
    自然界有一種有趣現象,一些特殊的樹種即使生活在極其逼仄的空間裡,他們的樹冠也會羞澀地保持一定的距離,彼此之間形成類似於兒童拼圖的空間布局
  • 「抬頭,看樹!」_第A10版:生活_2020年08月04日_大連日報數字報...
    人與人之間、人與病毒之間,都可適用。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有些樹木與樹木之間也是要保持「社交距離」的,科學家稱之為「樹冠羞避」。    科學家是在40年前發現這一現象的。一個炎熱的午後,科學家躲進一片黑紅樹林中避熱,不經意抬頭看向天空時,一陣風吹動樹梢,導致樹木與鄰近樹木的枝幹纏繞在一起,折斷了最外層的一些葉子和樹枝,而經過這樣的相互「修剪」後,兩個樹冠區域內留出了一些空隙,且互不遮擋,科學家把這一現象稱為「樹冠羞避」。
  • 去雲盤山賞植物絞殺、樹冠羞避!
    綠野仙蹤,森林野趣 朝暮盡享自然本真雲盤山海拔3400米,廣泛分布著大量珍稀動植物,因人跡罕至保存完好,是天然的自然博物館,也是親子遊的理想出遊地。森林中,拔地而起的大樹肆意伸展枝條,向廣袤的天空無限延伸。
  • 論盆樹的樹冠布局
    6、自然型  樹冠外廓線曲折,各枝片間既有相連,又有獨立,聚散相宜,注重樹冠內的空間布白,使樹相既顯茂盛,又不臃塞,能較好地展現老樹風範,是筆者推崇的一種樹冠布局形式。見圖6。造成樹冠外廓線缺少曲折變化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因留枝太密,致使各枝連成一片,枝與枝之間缺少空間分隔,這樣樹冠外廓線就無以內凹,也就缺少曲折的變化。其二是狹義理解「三角形」構圖,而將各枝的枝梢對齊於「三角形」的斜邊上,使得枝梢的連線沒有曲折變化。這兩種現象集中體現於「戴帽型」樹冠。改善這種樹冠的辦法是:1、疏剪密枝,重新布局樹冠,使大枝疏朗,層次分明。
  • 黎姿開直播化身「黎老師」,講解自然現象獲好評
    在直播中,黎姿更是化身黎老師,不僅帶著網友看美景,更給網友講解了不少自然現象。黎姿表示大自然中的樹木看似稀鬆平常隨處可見,其實背後也隱藏著不少我們不知道的自然現象。雖然許多樹木在相對擁擠的環境下長大,但樹冠卻沒有交叉重疊,枝葉也互不接觸。黎姿說這就是自然界的「樹冠羞避」現象,怕網友記不住她還風趣地解釋說「樹木和人一樣,面對接觸也會害羞」。
  • 關於我們所熟知植物的15個有趣事實 即便生物老師也不一定知道
    今天,安迪就將帶你了解,關於我們所熟知植物的15個有趣事實,這些有趣的知識即便生物老師也不一定知道。植物的性質和習性與人類的相似1、樹冠羞避:相鄰的樹枝卻互不接觸的現象樹叢中有反對彼此密切溝通的情況發現。
  • 世界上最神奇的樹,樹汁奶白像牛奶,甚至連口感營養都跟牛奶一樣
    導語:世界上最神奇的樹,樹汁奶白像牛奶,甚至連口感營養都跟牛奶一樣。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我們國家是飲食大國,有著多種多樣的飲食文化,全國各地的美味挨個吃下去恐怕一年365天都不帶重樣的。
  • 太神奇 法國梧桐樹冠竟然形成"愛心"形狀
    太神奇法國梧桐樹冠竟然形成"愛心"形狀 2020-04-27 12:13
  • 地球的奧秘:在這個地球上所發生過的10個「神奇」的自然現象
    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看似沒有什麼秘密了,畢竟如今由於科技發達,許多困擾人類的現象,也都給予了解答,然而如果真的這樣想,可是大錯特錯的,因為很多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證明著地球依然有太多的謎團,這是目前科學技術無法破解的,例如,發生過的一些超自然現象,它就一直困擾著大家,今天小編來聊聊
  • 世界上樹冠最大的樹,覆蓋面積達1萬平方米,自己成為一片森林
    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著非常多的森林,之所以叫做森林當然是因為這裡長了很多的樹了;而如果說一棵樹就撐起了一片森林,估計很多網友朋友們都會覺得詫異,一棵樹怎麼能被稱之為森林呢?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棵樹,就是名副其實的一棵樹撐起了一整片的森林。
  • 13個比你想像的更常見的神奇自然現象
    沒錯,這種奇怪而美麗的現象的確發生在世界各地,但在拉丁美洲,你可以在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中看到這種景象:在智利的阿塔卡馬。那裡有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的非常豐富的降雨。正因為如此,在春季,這個美麗的地方充滿了最美麗的花朵。
  • 世界上樹冠面積最大的樹:孟加拉榕樹,最大覆蓋面積達1萬平方米
    在地理學的陸地自然帶當中,我們通常把陸地自然帶分為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從低緯到高緯,主要的森林自然帶包括熱帶(季)雨林帶、亞熱帶常綠闊(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等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