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4與12日,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稅務局獲悉,穗漢兩地政府部門搭建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的工作新機制,以兩市汽配企業為突破口,通過稅收大數據的精準分析,打通兩地企業的產業鏈、資金流和返工路,為企業恢復生產紓困解難。
據悉,隨著國內疫情日漸向好以及武漢「解封」,該聯合助企新機制正逐步拓展到其他如日用品製造、五金製造、電商服務等各行各業逾千家企業,促進恢復「上遊有訂單,下遊有貨源」的產業生態,為兩地企業復工復產和穩定經濟運行賦能添力。
舉措1:政策加速落地,「特供湖北」供應商讓利共渡時艱
據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多個部門迅速落實各項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稅費政策,做好政策宣傳和輔導,幫助企業對政策紅利早知曉、盡享受。其中為進一步幫助穗漢兩地企業復產達產,廣州稅務部門聯合街道、科工商信局等多個部門第一時間輔導企業享受社保費減免、捐贈稅前全額扣除等各項稅費政策優惠。
唯品會集團就在其中,近期以來享受各項稅費政策紅利達500多萬元。據悉,針對唯品會在湖北有多家供應商的情況,政府部門充分發揮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機製作用,推動供需洽談,促進恢復「上遊有訂單,下遊有貨源」的產業生態。
「我們也將享受到的稅收紅利讓渡出來,針對湖北商家專項推出今年一季度佣金和服務費部分減免措施,加大與湖北企業的合作力度,給湖北供應商讓利,共渡時艱。」唯品會集團稅務總監陳楠楠說。
據悉,疫情的突然來襲打亂了唯品會的營銷計劃。湖北是其在華中片區最大的採購基地,2019年與湖北供應商的交易額近10億元,而今年一季度的採購額僅1.1億。同時,唯品會位於湖北的華中物流中心一季度業績不佳,企業流動資金面臨較大壓力。陳楠楠說,「疫情之下,雖然我們的日子不好過,但湖北供應商日子更難,他們中有許多是多年來和我們一同走過來的戰略合作夥伴,湖北供應商能否儘快復工復產挺過難關,直接關係著我們的經營。」
舉措2:助企產能恢復,廣州企業向湖北上遊企業追加訂單
在落實稅收優惠的同時,通過開展穗漢兩地企業發票往來情況分析,兩地能動態掌握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其中,在分析企業進項發票數據時發現,廣州市永隆五金製造有限公司一季度向湖北上遊企業採購金額僅為20.4萬元,同比減少了近八成。
永隆五金是一家主要從事建築、家具用金屬配件製造的企業。「湖北的企業近期大多停工停產,我們上遊的五金零部件生產商也不例外,導致我們的零部件供應鏈受到影響,大大降低了我們的生產效率。」企業負責人何華忠說,以往每年都會從湖北的一家上遊企業採購300多萬元焊接螺母、種焊釘、種焊螺母等五金零部件用於生產。
而在湖北,其上遊五金零部件供應商財務負責人周玉鳳說,「受疫情影響,我們企業3月底才開始恢復生產,開足馬力的話每天能生產約3萬元五金零部件,生產逐漸步入正軌。但我們目前最大的難題是缺少訂單,以往這個時候我們能接到100萬元左右的訂單,但由於疫情停工,我們與不少客戶間的業務往來都中斷了,目前只接到約38萬元訂單,對此我們正積極地與廣州的下遊客戶溝通,希望能夠把訂單量衝起來,以求完全釋放我們的產能。」
對此,廣州稅務部門針對上遊企業訂單銳減、下遊企業生產受阻、資金及供需鏈條不暢的情況量身定製服務方案,輔導企業打通兩地供應鏈條和資金鍊條。同時組織業務骨幹到永隆五金送上稅費優惠政策,幫助企業應享盡享房土兩稅、社保費等稅費優惠,通過稅收紅利為企業充實流動資金,同時助力上下遊企業復工復產。
「我們計劃近期向湖北上遊企業追加30萬元訂單,以解決我們在零部件供應上的燃眉之急,同時也希望能促進我們兄弟上遊企業加速復工復產。」何華忠說。另一邊,周玉鳳也表示:「最近好消息接二連三,企業享受到疫情稅費優惠的同時,接到了廣州客戶追加的訂單,企業的生產資金充實了,離產能全開也更近一步了!」
舉措3:大數據發力,預判「堵點」助企復工不斷檔
在科技領域,助企新機制也同樣為企業提供了幫助。對此,廣東九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感受頗深。
九博科技主要從事的是計算機網絡設計及通信設備技術開發,長期從湖北的武漢英飛光創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漢銘之光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採購電子通訊設備元器件。年前,該公司已向武漢企業採購了6萬元左右的器件。至3月中旬企業復工復產之時,稅務部門從企業的納稅申報情況、稅收優惠享受情況以及增值稅發票開具等方面預判納稅人需求,針對企業復工復產「堵點」開展精準線上輔導,助力打通企業產銷鏈、現金流。
「通過稅收大數據,稅務部門為我們提供了上遊產業鏈信息,還及時結合公司的具體情況給我們做稅收優惠政策輔導,為我們的復工復產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和支持。」公司負責人說。
大數據支持,產銷鏈打通,企業更具活力。目前,九博科技在前期訂購的基礎上,增加與武漢企業達成採購意向70萬元,其中與武漢英飛光創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意向50萬元、武漢歐易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意向15萬元、武漢銘之光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意向3萬元、武漢市明佳芯源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意向2萬元。
舉措4:「銀稅互動」助企,真金白銀及時雨讓採購能如期履約
「銀稅互動」則為企業減壓回血送上了真金白銀的支持。從事電控及儀表技術、汽車座椅舒適系統、汽車線束等汽配生產的廣州市信徵汽車零件有限公司介紹,「由於疫情,我們很多帳款都沒能及時收回,加上運輸成本持續上漲,導致公司資金鍊嚴重吃緊、瀕臨斷裂。」企業財務經理吳海燕說,「最讓我們心急如焚的是,我們和武漢東風李爾雲鶴汽車座椅有限公司籤有銷售線束、加熱墊及SBR的合同,按合同約定每季度都要交貨,可是資金短缺不足以採購原材料,沒有原材料就無法生產出貨,而按合同,我們每遲交貨一分鐘就要支付5000到10000元的違約金,壓力巨大。」
「在這個節骨眼,我們看到了稅管員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通過微信發的『銀稅互動』融資平臺宣傳介紹,諮詢了解到我們曾辦理過『銀稅貸』而且通過了每年一次的續審,今年可以直接享受450萬元的信用貸款額度,而且無需額外審批時間。我們馬上動用該筆貸款向原材料供貨商武漢百樂仕汽車精密配件有限公司付款、採購4萬多條扎帶和近4萬根卡釘,他們收到採購款項的第二天,就立刻發了貨,讓我們得以正常生產。按照這個進度,我們可以順利依合約向武漢李爾雲鶴公司如期交貨,回收的銷售款項又可以還貸款,讓資金流轉起來。」吳海燕說。
據悉,廣州、武漢兩地稅務部門通過稅收大數據篩選了142戶重點關注的武漢企業,以及與之有業務往來的988戶廣州企業,利用與建設銀行的數據共享機制,將納稅人的納稅信用和融資相結合,由建設銀行為有貸款需求且依法誠信的企業提供全線上自助的信用貸款。為了助力更多的中小企業渡過資金難關,稅務部門重點對納稅信用A級的企業進行了微信推送、電話告知等方式的定向宣傳。
目前,隨著國內疫情日漸向好及武漢「解封」,該聯合助企新機制也將常態化推進,逐步拓展到各行各業,主動問計問需,紓困解難,護航企業復工復產。廣州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說,「搭建機制只是起點,我們要將服務、扶持企業發展這項工作持之以恆抓下去,探索更多幫扶企業發展的路子和方式。稅企同心聚力,我們一定能更好地推動復工復產,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造成的損失補回來,為疫情過後兩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幸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楊耀燁 通訊員楊銳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