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經過德宏州瑞麗市林業局野保辦12天的精心救護,一隻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屬於我國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野生禿鸛在瑞麗市姐勒水庫被放歸自然。
▲欲展翅翱翔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伍和啟博士、瑞麗市林業局野保辦主任胡永然、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瑞麗分局工作人員林麗鴻、林檢局工作人員嶽科等現場見證了放生。據伍和啟博士介紹,這是繼1954年在重慶採集到一個標本以來,全中國第一次採集到野生禿鸛活體。
▲佩戴衛星追蹤器
據了解,近日,瑞麗灌區管理所工作人員在姐勒水庫附近橡膠林地撿到一隻禿鸛。工作人員發現其身體十分虛弱,奄奄一息,難以站立,隨即將其交給了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瑞麗分局。瑞麗分局隨後將其交給瑞麗市林業局野保辦工作人員救護。野保辦工作人員將其帶回林業局,並請獸醫給禿鸛做了精細的身體檢查,確定治療方案後實施救治。在市林業局野保辦工作人員12天的精心照料後,禿鸛恢復很好,活動自然,達到放生條件。6月8日,伍和啟博士給禿鸛做了形態指標測定、組織採集以及衛星追蹤器佩戴。之後,工作人員在瑞麗市尋找適合該禿鸛生存的棲息地——姐勒水庫,並將其放歸自然。放飛後的禿鸛似乎有點留戀照顧了它10餘天的工作人員,休整徘徊了一會兒,拍打著它的大羽翼,踱步走進了大自然。
▲為野生禿鸛做形態指標測定
伍和啟博士等現場放生專家認為,本次在德宏州瑞麗市發現禿鸛,進一步說明了德宏州的區位優勢特殊,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生物多樣性。
*新聞連結*
禿鸛(學名:Leptoptilos javanicus)是一種大而笨重的涉禽,體長110-135釐米,體重約10千克,站立時頸直起來,身高可達1.2米。嘴粗而長,腳亦甚長,上體黑灰色,具藍黑色金屬光澤。下體白色,頭和頸具稀疏而短的毛髮狀羽,近似裸露,紅黃色。飛行時不像其他鸛那樣頸向前伸直,而是頭縮至肩上,主要通過兩翅緩慢扇動、鼓翼飛行。其以魚、蛙、爬行類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禿鸛屬於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第7號令發布實施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鳥類,同時也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
德宏團結報記者 楊騰榮
本期編輯:張懿 楊雪梅
點擊下方連結,看往期精彩!
★宜居瑞麗|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工作接受省級督導
★瑞麗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人事任免
★瑞麗市重拳出擊 部門聯動 嚴厲打擊車輛超限超載運輸潑灑行為
★瑞麗市公安局圓滿完成原創MV《瑞麗女警》拍攝製作(內有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