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雲南鳥友在盈江犀鳥谷偶遇野生穿山甲,當地導遊表示,在當地生長了20多年,也就是在小時候見過野生穿山甲。銅壁關保護區有關人員也說明保護區內分布有中華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
盈江縣隸屬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傣語稱「勐辣」,位於雲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北部,據盈江縣林業局(1987~1992年)動植物普查《高等植物名錄》記述,縣境內收集物種98目246科2394種,其中野生動物種目紛繁。
早在2018年10月份,綠會就獲悉雲南德宏州盈江縣群眾救護一隻穿山甲,經派出所森警及時前往處理,並聯繫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專家,最終成功放歸自然。同時,經多方渠道,綠會工作人員與盈江森林公安局取得聯繫後,親赴盈江,與政府相關部門交流當地生態保護工作,共同探討穿山甲等野生動物的保護,並提出希望成立德宏保護地的想法,如果再發現穿山甲會第一時間聯繫綠會,為森林公安局提供專業支持,幫忙佩戴追蹤器,參與救助,分享知識經驗等;同時綠會將協助宣傳盈江野保工作,助力美麗盈江。
在2019年時,德宏隴川縣村民張某於5月1日19在路邊散步撿到一隻穿山甲,5月14日晚18時30分賴某在城子鎮磨水村委會犁甘蔗地時發現了一隻穿山甲後,綠會廣東穿山甲救護康復野訓中心問訊後,就連夜趕往雲南德宏州隴川縣。經鑑定,此為馬來穿山甲。這是一個當地仍然存在馬來穿山甲的非常有力的證據。
如今德宏盈江縣再次發現野生穿山甲出沒,說明德宏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在此,感謝德宏州政府和人民對野生動物生境的保護,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支持。
相比德宏對穿山甲保護作出的努力,令人惋惜的是在2020年11月份廣西救護中心卻有6隻穿山甲死亡。根據綠會穿山甲工作組收到志願者反映,南寧海關查獲穿山甲活體並移交廣西林業局進行救助。綠會穿山甲工作組立即向廣西林業局申請相關政府信息,並發函希望科學救助愛你野放穿山甲。12月14日,綠會穿山甲工作組收到廣西林業局信息公開回覆:2020年11月查獲兩批穿山甲活體,分別是2020年11月15日,防城海關緝私分局移交我局下屬單位廣西陸生野生動物救護研究與疫源疫病監測中心(以下簡稱廣西救護中心)穿山甲活體23隻(以下簡稱20201115批次穿山甲)。2020年11月26日,東興海關緝私分局移交穿山甲18隻,其中死體6隻,活體13隻(以下筒稱20201126批次穿山甲)。2批次穿山甲共計41隻(均為馬來種)其中活體36隻,死體6隻。
綠會呼籲更多的政府相關部門能夠改變穿山甲的傳統救助方式死亡率高、野放率低的現狀,提升救護水平,以近自然環境的救護理論參與救助,同時為野外放歸奠定基礎。同時,為全面貫徹國家提升穿山甲保護等級並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指導思想,共同建立穿山甲合作救護中心,全面加強穿山甲救助交流合作。
編輯/Mavis 審核/Soph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