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迪安
巨大的體型,卻有著溫順的性格,常年在海洋裡穿梭,有時候會以優美的姿勢躍出水面。這就是座頭鯨,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同時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攝影師珍妮·迪安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北部的埃蒂海灣拍攝到了一隻全身白色的座頭鯨。這隻座頭鯨很有可能是全世界唯一一隻白色座頭鯨——Migaloo,它是為了熱帶的昆士蘭北部溫暖海域而從南極遷徙到澳大利亞的東部海岸。
珍妮·迪安
珍妮·迪安
珍妮·迪安
珍妮·迪安
珍妮·迪安
珍妮·迪安
因為珍妮的丈夫幾天前釣魚的時候在附近看到了鯨魚,2013年8月17日星期六,在丈夫的提議下,珍妮放下手頭的事,決定去海上看看。幸運的是,在巴納德島北部附近出了莫裡揚港口,他們看見遠處地平線上,一隻座頭鯨一遍又一遍的在做躍身擊浪和噴氣的動作——看上去玩得十分開心。
珍妮說:「它向南快速遊去,由於距離太遠,根本無法追上,我們只好繼續按自己的方向前進。大約過了10分鐘,我們發現那隻座頭鯨調轉了方向,向我們靠近,仍然動作敏捷。接著在距離我們200米的位置,它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真正的表演——跳躍、擊浪、噴水,樂此不疲。」當座頭鯨潛入水中消失後,珍妮夫婦一位就這麼結束了,沒想到的是它又突然從水下一躍而起,在50米的地方注視著珍妮二人。接著這隻座頭鯨又潛入水中向他們遊來,再次出現的時候,它已經在船身另一側50米外的地方了。珍妮用手上的相機記錄下了這珍貴的畫面。
Migaloo的名字取自澳洲土著語「白色」,這隻座頭鯨是世上唯一有紀錄留下的白化版本,極其珍貴,出沒於澳洲附近,受到該國法律所保護。1991年Migaloo首次在澳大利亞水域被世人發現,直到2009年才再次在澳大利亞海域附近出現。澳大利亞當局非常重視保護這隻白座頭鯨,禁止任何人接近Migaloo。
珍妮·迪安
珍妮·迪安
珍妮·迪安
珍妮·迪安
珍妮·迪安
珍妮·迪安
座頭鯨,其「座頭」之名源於日文「座頭」,意為「琵琶」,指鯨背部的形狀。座頭鯨以其躍出水面姿勢、超長的前翅與複雜的叫聲而聞名,活動時多一雙一對活動,性情溫順,有洄遊習性,惟遊泳速度較慢。主食為小甲殼類和群遊性小型魚類,棲息於世界各大洋,中國分布於黃海、東海、南海,黃海北部較少,臺灣南部海區較多。
Jon Cornforth
Jon Cornforth
有趣的是,雄性座頭鯨每年約有6個月時間整天都在唱歌,而且其歌聲中敲擊音與純正音的比例與西方交響樂中兩者的比例非常類似。這種龐然大物至少能夠發出7個八度音階的音,但它不是毫無章法地在吼叫,而是按照一定的節拍、音階長度和音樂短語來歌唱。研究人員還發現,座頭鯨還十分擅長用一種人類歌唱家常用的「A—B—A」格式來演唱,即先演唱一段旋律,接著進一步闡述,然後再回到稍加改變的原旋律上來。此外,它們還會進行「藝術交流」,印度洋的座頭鯨移居到澳大利亞的太平洋海域後,不出三年時間,澳洲「土著」座頭鯨就放棄了它們的傳統曲目,轉而演唱這些外來戶帶來的新曲。
Matthew Thornton
Destination NSW
撰文:Cherry
編輯:天朝菌
圖片來源:珍妮·迪安/Jon Cornforth/Matthew Thornton/Destination NSW
本文資料、圖片整理自網際網路。我們旨在傳遞、分享自然與藝術之美,連接藝術與公益,喚起人們對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不涉及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