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鬚鯨!三浴引來一批尋鯨人!拍攝者:它半分鐘躍起了兩次

2020-12-05 瀟湘晨報

都說「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 」這兩天,一段鯨現身青島近海的視頻出現在很多市民的朋友圈中,引發全城關注。昨日,記者聯繫了第三海水浴場管理辦公室的劉主任進行核實,視頻裡鯨出現的位置在三浴和奧帆中心中間海域。據介紹,這段視頻拍攝於7月11日,也就是上周六,當天一場帆船賽在該水域進行,鯨視頻就是一名參賽運動員偶然拍攝的。記者輾轉聯繫到視頻拍攝者——青島海院海豚國際航海俱樂部帆船項目負責人許永灝,這名32歲的青島小夥興奮地說,自己從事帆船運動20多年,第一次在青島水域看到鯨,「說明咱們青島的海水水質比較好,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罕見的大型動物。 」

目擊者:「大傢伙」從海裡躍起兩次

7月11日,許永灝作為船長代表青島海院海豚國際航海俱樂部參加中國航海日WOB歡迎來航海周末帆船賽。當天下午3時許,他和三名隊友駕駛帆船行駛到三浴近海老鼠礁附近時,由於風力比較小,大家都比較放鬆。許永灝正在觀察海面情況、選擇航線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隻通體黑色、有背鰭的動物從海裡躍起,」當時我第一反應是海豚,因為看到有背鰭,也有人說可能是鯨。 「後來他們想到海豚會發出吱吱的叫聲,就排除了海豚的可能性,認為最有可能是鯨。

許永灝回憶,這隻海裡的「大傢伙」一共躍起了兩次,時間間隔約半分鐘,「它第一次躍起時太突然,當它第二次躍起時,我趕緊用手機抓拍到了視頻。 」他一共拍了三四分鐘,但只有朋友圈流傳的那段15秒的視頻拍到了鯨躍起的狀態,之後他們再也沒有看到鯨躍起的身影。許永灝告訴記者,當天的比賽整個航線是從奧帆中心到銀海大世界、從銀海大世界到棧橋,再從棧橋到奧帆中心,他是在從銀海大世界到棧橋的這段航程拍到了鯨視頻,「當時我們的帆船距離鯨約有四五十米,還是比較近的。因為那天我們去找鯨了,成績不是很理想,但心情還是比較好的。 」許永灝笑著說,拍到鯨視頻後,他先是把視頻發到了賽事微信群,由於當時正在比賽沒有受到太多關注,後來又發了朋友圈,他在配文裡寫道,「偶遇了一個大傢伙,不管是什麼,還是很開心。 」沒想到幾天後,朋友告訴他,他拍攝的這段鯨視頻突然火了。許永灝說,他從10歲開始接觸帆船,曾是一名專業帆船運動員,退役以後一直從事帆船行業,他和大海打了20多年交道,這是第一次在青島水域碰到鯨,感覺是意外之喜。

三浴:很多小朋友專門來尋鯨

截至昨晚9時,#青島三浴近海鯨魚出沒#的詞條在新浪微博的閱讀量達到1388.2萬。網友們紛紛留言,網友「Cristin_0128 」說,「青島的海一定會越來越清澈的,旅遊時也要多保護啊。 」網友「草莓汙漬 」說,「看到新聞報導青島近海有鯨出沒,頓時覺得整個城市都生動可愛了起來。 」

「鯨把我們三浴帶動起來了,好多人是奔著鯨來的,特別是小朋友。 」昨日,三浴管理辦公室的劉主任告訴記者,有很多小朋友專門來三浴尋鯨,他在沙灘上例行巡視時,就遇到一個八九歲的小朋友一臉天真地提問「這邊有鯨嗎? 」「我笑著告訴他,鯨應該在近海,在沙灘上是看不到的,你得坐船出海才能看到。 」劉主任感慨地說,他在工作中確實感覺到青島近海的水質越來越好了,來到三浴的遊客也越來越多。

「鯨出現的位置是在浴場遊泳區範圍之外,浴場內有防鯊網防護,市民遊客可以放心下海遊泳。 」三浴工作人員說,浴場的安保措施完備,有專業的防護力量,並且每天都會在防鯊網一線進行巡查,如果發現有大型生物靠近,會有一定的驅離措施,此外,工作人員也提醒遊客儘量在防鯊網以內遊泳。

專家:出沒的鯨可能是鬚鯨

不少市民看到這段鯨視頻後,猜測可能是虎鯨。昨日記者採訪中科院海洋所獲悉,視頻拍攝的畫面較為模糊,專家初步判斷有可能是鬚鯨,而非網友猜測的虎鯨。

據中科院海洋所相關專家介紹,從現有的視頻資料來看,專家認為有可能是鬚鯨,因為鬚鯨在青島的外海屬於相對常見的鯨種類。在中科院海洋所就有一個鬚鯨的骨骼標本,為2003年在沙子口發現的一隻擱淺死亡的小鬚鯨。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鬚鯨是鬚鯨類動物總稱,包括藍鯨、長鬚鯨、座頭鯨、露脊鯨、灰鯨等,全世界現生種類一共15種,其中,中國發現的有9種。鬚鯨類動物體長約為15~20米,體重25噸左右,身體細長、背部黑色、腹部白色,交界線波狀或雲狀,過渡區呈灰色,鰭肢和尾鰭的下面為灰色,背鰭呈鐮刀形,向後傾斜。每側的須板為黑色,約300~400枚,故稱「黑板鬚鯨」。噴出的水柱又高又細,垂直。

青島近海曾多次出現鯨魚>>>>

2004年10月14日

40多頭鯨魚出現在青島膠州灣西北方向海域,鯨魚最長達10米左右,最短有1米多長。據中國海洋研究所專家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膠州灣曾發現過這樣的鯨魚群,但到八十年代後期就「銷聲匿跡」了。鯨魚的再度出現說明了膠州灣的水質較好,沒有很嚴重的汙染,能讓鯨魚自由呼吸。

2006年8月24日

在金沙灘遊玩的遊客先後兩次在沙灘上發現同一條「大魚」擱淺,開發區海洋漁業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這很可能是條受傷的鯨魚。水族館的3名專家趕到金沙灘,受傷的鯨魚已經遊走。專家們根據現場拍攝的照片判斷,這很可能是條偽虎鯨,體重有千餘斤。

2008年8月30日

一頭400公斤重的幼鯨擱淺即墨鰲山衛海灘被發現。同日晚上,有市民發現一頭「大海豚」擱淺,經青島開發區海洋漁政監督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辨認,這是一頭成年鯨魚,因外形和海豚有幾分相似,被當地漁民誤認為是海豚。這種鯨魚是銀杏齒喙鯨,也叫日本喙鯨。

說到青島與鯨魚的淵源,那就不能不提到青島水族館中的抹香鯨鯨魚標本了——1978年在唐島灣擱淺的抹香鯨。

抹香鯨是水族館大塊頭

「抹香鯨的頭佔身長的1/3,因此又叫巨頭鯨。其巨大頭部能容納1噸腦油,經過提煉生產的鯨蠟油,可以用作精密儀器的潤滑油。它的前鰭有人類五指一樣的骨骼,說明抹香鯨的祖先是擁有前肢的。」工作人員提到,1978年這頭碩大的抹香鯨在唐島灣擱淺,水族館的專家趕去營救,但抹香鯨已經死亡。

▲資料圖。

經鑑定,這頭雄性抹香鯨約37歲,體長13.95米,重達22噸。水族館的專家將其屍體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作為巨大的骨骼展出,另一部分,鯨魚皮經過填充,重現了抹香鯨的原貌。很多遊客尤其是孩子對來自海底的龐然大物尤為感興趣,於是它成了水族館科普教育的重點。

你在近海看到過它們的身影麼?鯨類是海洋生態系統的頂級捕食者,也是海洋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指示物種,如果哪天你邂逅了可愛的鯨寶,噓!注意了,距離產生美哦!

【來源:半島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青島時間|不是虎鯨可能是鬚鯨 三浴引來一批尋鯨人!視頻拍攝者:它...
    青島時間|不是虎鯨可能是鬚鯨 三浴引來一批尋鯨人!視頻拍攝者:它半分鐘躍起了兩次 2020-07-16 09:26 責任編輯:中石 來源:青島新聞網
  • 青島三浴附近驚現虎鯨?目擊者現身,專家判斷可能是鬚鯨
    據了解,該視頻由一帆船賽參賽者拍攝,「鯨魚」出現在三浴和奧帆中心之間的海域。根據視頻,專家初步判斷有可能是鬚鯨。「距離四五十米,背鰭露出三四十公分」 「我只是在朋友圈發了一小段視頻,沒想到火了,大家都找我問鯨魚的事。」7月15日,視頻拍攝者許永灝對半島記者說道。
  • 南海尋鯨記
    大家迅速爬出被窩,不顧滿面油光,直接跑上二樓,只見成群結隊的海豚圍在「天龍號」科考船船舷兩側三四米處,上下擺動尾鰭前進,在海面劃出一道道弧線。團隊首席科學家李松海糾正:「這不是熱帶斑海豚,是長吻飛旋海豚。」一旁的隊員邊記邊說:「長吻飛旋海豚,6點20分,GPS位點46。」這是海上尋鯨的第9天。
  • 鯨魚出沒青島近海,拍攝者回憶偶遇瞬間!這個問題也有答案了
    今天,記者採訪到視頻的拍攝者,還原當時的情況。當天下午三點左右,船隊行至第三海水浴場老鼠礁附近,因風力較小,大家稍作休息。這時,許永灝發現了躍出水面的鯨魚,他馬上拿起手機進行拍攝,「剛好在它第二次躍出水面的時候拍了下來,當時它離我們的船也就是大概50米的距離」。說起那個瞬間,許永灝依舊很興奮。 為此感到興奮的,不止是拍攝者,還有廣大的青島市民。
  • 科考隊員南海尋鯨記:主要依靠人眼和望遠鏡
    7月20日在南海某海域拍攝的弗氏海豚。  新華社記者張麗芸攝  大家迅速爬出被窩,不顧滿面油光,直接跑上二樓,只見成群結隊的海豚圍在「天龍號」科考船船舷兩側三四米處,上下擺動尾鰭前進,在海面劃出一道道弧線。  團隊首席科學家李松海糾正:「這不是熱帶斑海豚,是長吻飛旋海豚。」一旁的隊員邊記邊說:「長吻飛旋海豚,6點20分,GPS位點46。」
  • 古近紀,生物專欄:鯨類進化史
    鯨魚重返海洋的起源:鯨類遠祖的家園位於今天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沙漠裡——大約5000萬年前,這裡還是古地中海的海岸。溫暖而富饒的海灘,引來了一群狐狸大小的雜食動物,他們就是鯨類的遠祖。海邊的潮起潮落,練就了這些小獸的水性。
  • 巨齒擬噬人鯊與梅爾維爾利維坦鯨,稱霸海洋的最強掠食者
    鼠鯊目的擬噬人鯊屬崛起,耳基擬噬人鯊就是其中較早的成員,其體長可達11~13米。是當時海洋中的頂級巨獸,連龍王鯨都會成為它們的食物。梅氏利維坦鯨梅鯨的食譜非常廣,什麼王八、魷魚、硬骨魚、海鳥、軟骨魚、海豹、海豚、鬚鯨、喙鯨甚至小些的巨齒鯊都可能成為它們的獵物
  • 鬚鯨祖先或有牙齒—新聞—科學網
    一項對3640萬年前鯨類化石的分析表明,在牙齒退化前,鬚鯨很可能會潛到海底進行狩獵,並將獵物吸進它們的大嘴中。這項發布在5月11日《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研究還表明,鬚鯨可能在進化中失去了後肢,而這個後肢的尺寸比科學家之前預計的要大。 研究人員在秘魯南部的皮斯科盆地挖掘出了這些化石,它屬於目前已知的最古老鯨種群,其中包括藍鯨、座頭鯨、露脊鯨。
  • 青島三浴近海鯨魚出沒 鯨類對聲音極其敏感請勿刻意靠近
    【青島三浴近海鯨魚出沒】7月13日,一則鯨魚出現在青島近海的視頻在朋友圈轉發,引發關注。記者聯繫到三浴管理辦公室的劉主任,經核實,視頻中出現的海域為奧帆中心和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附近,也就是三浴近海。他興奮地說:「這證明咱們的水質變好了,還把鯨魚吸引來了」。
  • 深海獵犬 ——長鬚鯨
    長鬚鯨又名「鰭鯨」「長績鯨」「脊鰭鯨」,隸屬於鬚鯨屬。它們是遊泳速度最快的鯨之一,常在深海捕食獵物。
  • 座頭鯨從海中躍起在漁船正前方翻身表演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3日報導,近日,一段視頻和幾張照片記錄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灣裡一頭巨大的座頭鯨從水中躍起,出現在一艘小漁船的正前方的場面,十分壯觀。座頭鯨仿佛在進行翻身表演,令人驚嘆不已。
  • 鯨落:生於海、歸於海、長於海、隱於海,一鯨落萬物生
    鯨落(Whale Fall),指鯨死去後沉入海底的現象。當鯨在海洋中死去, 它的屍體最終會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為鯨落。一座鯨的屍體可以供養一套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最喜歡躍出水面的鯨當屬座頭鯨,它躍出水面之後一般都是背對著海面使勁砸下去,這是為了清除體表的寄生蟲、鯨蝨和藤壺,尤其是鯨蝨和藤壺,它們會牢牢固定在座頭鯨的頭部和下巴上,一頭大型鬚鯨身上的鯨蝨可達10萬隻,藤壺可達半噸,它們不僅會加重鯨的負擔,還會造成皮膚瘙癢,但鯨又沒有手,只能利用躍出水面的方面來抖落身上的鯨蝨和藤壺。
  • 鯨身上密密麻麻的東西是什麼?
    座頭鯨、灰鯨、弓頭鯨、露脊鯨屬這些體型巨大、遊速很慢、體色很深的鬚鯨最容易被附著,遊速很快、體色較淺的藍鯨、長鬚鯨等鬚鯨則不容易被附著,靈活的齒鯨更不容易被附著。藤壺和鯨蝨這兩類寄生物會讓鯨很難受,一頭大型鬚鯨身上的藤壺可達半噸,鯨蝨可達10萬隻,會加重鯨的負擔。
  • 英媒公布壯觀鯨魚照片:海鷗鯨口搶食
    英國《衛報》最近公布了一組壯觀的鯨魚照片,這些照片是攝影師菲利普·霍爾在科德角和亞述爾群島觀鯨探險時拍攝的,他曾憑藉《海怪,還是鯨魚》獲得塞繆爾詹森獎
  • [教育百科]有關鯨的資料
    用肺呼吸,在水面吸氣後即潛入水中,可以潛泳10~45分鐘。一般以浮遊生物、軟體生物以及魚類為食。胎生,通常每胎產一子,用乳汁哺育幼鯨。但許多人分其為魚類,事實上它們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分布在世界各海洋中。  鯨的繁殖能力比較差,平均兩年只能產下一頭幼鯨。由於人類的捕殺和海洋環境的汙染,鯨的數量已經急劇減少。如,鯨類中體型最大的藍鯨,在20世紀有近36萬頭被殺戮,目前僅存不到50頭。
  • 鯊魚家族的三個異類,性格溫和從不咬人,體型巨大都快成「鯨」了
    提起鯊魚,很多人都會瞬間想起張著血盆大口,異常兇猛的「食人」怪獸;而提到鯨,很多人又會想起體型巨大,性格溫和,會噴水的巨獸。身為海洋裡的兩大明星,鯊魚和鯨在人類眼中的形象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呢?其實這都是人類以偏概全的錯誤導致的。
  • 南非4米大白鯊獵殺10米座頭鯨,先咬尾後咬頭,僅用50分鐘!
    大白鯊是現代海洋中高效的頂級掠食者之一,體型龐大且具有攻擊性,一口可長到6-7釐米長的鋸齒狀牙齒令人心生恐懼。經過科學家長期的觀察,大白鯊的食物範圍廣泛,但極其偏好捕食鰭腳類動物,偶爾也會食腐(大型鯨類死亡後的屍體)。同時科學家懷疑大白鯊會捕食大型的鯨類,但一直以來都沒有證據佐證。
  • 鯨為什麼能長這麼大--中國數字科技館
    化石復原證明,阿根廷龍可以長到90噸重,與人類相比,它當然是龐然大物了。但與藍鯨比就小巫見大巫了,不值一提了。  人類目睹最大的藍鯨體長超過30米,體重高達180噸。它的心臟和一輛小汽車一樣大,巨大的口腔能容納50個人,嬰兒可以在它的管狀動脈裡自由爬行。
  • 南海「鯨」喜
    神秘喙鯨差點被認作編織袋   南海海域可能存在喙鯨定居群體   科考期間,當看到一頭棕黃色的鯨出現在海浪間時,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副研究員林文治博士一下驚住了。他腦中飛快運轉,開始檢索無數有關鯨的知識:這到底是一頭什麼鯨 ?   是柯氏喙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