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 」這兩天,一段鯨現身青島近海的視頻出現在很多市民的朋友圈中,引發全城關注。昨日,記者聯繫了第三海水浴場管理辦公室的劉主任進行核實,視頻裡鯨出現的位置在三浴和奧帆中心中間海域。據介紹,這段視頻拍攝於7月11日,也就是上周六,當天一場帆船賽在該水域進行,鯨視頻就是一名參賽運動員偶然拍攝的。記者輾轉聯繫到視頻拍攝者——青島海院海豚國際航海俱樂部帆船項目負責人許永灝,這名32歲的青島小夥興奮地說,自己從事帆船運動20多年,第一次在青島水域看到鯨,「說明咱們青島的海水水質比較好,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罕見的大型動物。 」
目擊者:「大傢伙」從海裡躍起兩次
7月11日,許永灝作為船長代表青島海院海豚國際航海俱樂部參加中國航海日WOB歡迎來航海周末帆船賽。當天下午3時許,他和三名隊友駕駛帆船行駛到三浴近海老鼠礁附近時,由於風力比較小,大家都比較放鬆。許永灝正在觀察海面情況、選擇航線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隻通體黑色、有背鰭的動物從海裡躍起,」當時我第一反應是海豚,因為看到有背鰭,也有人說可能是鯨。 「後來他們想到海豚會發出吱吱的叫聲,就排除了海豚的可能性,認為最有可能是鯨。
許永灝回憶,這隻海裡的「大傢伙」一共躍起了兩次,時間間隔約半分鐘,「它第一次躍起時太突然,當它第二次躍起時,我趕緊用手機抓拍到了視頻。 」他一共拍了三四分鐘,但只有朋友圈流傳的那段15秒的視頻拍到了鯨躍起的狀態,之後他們再也沒有看到鯨躍起的身影。許永灝告訴記者,當天的比賽整個航線是從奧帆中心到銀海大世界、從銀海大世界到棧橋,再從棧橋到奧帆中心,他是在從銀海大世界到棧橋的這段航程拍到了鯨視頻,「當時我們的帆船距離鯨約有四五十米,還是比較近的。因為那天我們去找鯨了,成績不是很理想,但心情還是比較好的。 」許永灝笑著說,拍到鯨視頻後,他先是把視頻發到了賽事微信群,由於當時正在比賽沒有受到太多關注,後來又發了朋友圈,他在配文裡寫道,「偶遇了一個大傢伙,不管是什麼,還是很開心。 」沒想到幾天後,朋友告訴他,他拍攝的這段鯨視頻突然火了。許永灝說,他從10歲開始接觸帆船,曾是一名專業帆船運動員,退役以後一直從事帆船行業,他和大海打了20多年交道,這是第一次在青島水域碰到鯨,感覺是意外之喜。
三浴:很多小朋友專門來尋鯨
截至昨晚9時,#青島三浴近海鯨魚出沒#的詞條在新浪微博的閱讀量達到1388.2萬。網友們紛紛留言,網友「Cristin_0128 」說,「青島的海一定會越來越清澈的,旅遊時也要多保護啊。 」網友「草莓汙漬 」說,「看到新聞報導青島近海有鯨出沒,頓時覺得整個城市都生動可愛了起來。 」
「鯨把我們三浴帶動起來了,好多人是奔著鯨來的,特別是小朋友。 」昨日,三浴管理辦公室的劉主任告訴記者,有很多小朋友專門來三浴尋鯨,他在沙灘上例行巡視時,就遇到一個八九歲的小朋友一臉天真地提問「這邊有鯨嗎? 」「我笑著告訴他,鯨應該在近海,在沙灘上是看不到的,你得坐船出海才能看到。 」劉主任感慨地說,他在工作中確實感覺到青島近海的水質越來越好了,來到三浴的遊客也越來越多。
「鯨出現的位置是在浴場遊泳區範圍之外,浴場內有防鯊網防護,市民遊客可以放心下海遊泳。 」三浴工作人員說,浴場的安保措施完備,有專業的防護力量,並且每天都會在防鯊網一線進行巡查,如果發現有大型生物靠近,會有一定的驅離措施,此外,工作人員也提醒遊客儘量在防鯊網以內遊泳。
專家:出沒的鯨可能是鬚鯨
不少市民看到這段鯨視頻後,猜測可能是虎鯨。昨日記者採訪中科院海洋所獲悉,視頻拍攝的畫面較為模糊,專家初步判斷有可能是鬚鯨,而非網友猜測的虎鯨。
據中科院海洋所相關專家介紹,從現有的視頻資料來看,專家認為有可能是鬚鯨,因為鬚鯨在青島的外海屬於相對常見的鯨種類。在中科院海洋所就有一個鬚鯨的骨骼標本,為2003年在沙子口發現的一隻擱淺死亡的小鬚鯨。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鬚鯨是鬚鯨類動物總稱,包括藍鯨、長鬚鯨、座頭鯨、露脊鯨、灰鯨等,全世界現生種類一共15種,其中,中國發現的有9種。鬚鯨類動物體長約為15~20米,體重25噸左右,身體細長、背部黑色、腹部白色,交界線波狀或雲狀,過渡區呈灰色,鰭肢和尾鰭的下面為灰色,背鰭呈鐮刀形,向後傾斜。每側的須板為黑色,約300~400枚,故稱「黑板鬚鯨」。噴出的水柱又高又細,垂直。
青島近海曾多次出現鯨魚>>>>
2004年10月14日
40多頭鯨魚出現在青島膠州灣西北方向海域,鯨魚最長達10米左右,最短有1米多長。據中國海洋研究所專家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膠州灣曾發現過這樣的鯨魚群,但到八十年代後期就「銷聲匿跡」了。鯨魚的再度出現說明了膠州灣的水質較好,沒有很嚴重的汙染,能讓鯨魚自由呼吸。
2006年8月24日
在金沙灘遊玩的遊客先後兩次在沙灘上發現同一條「大魚」擱淺,開發區海洋漁業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這很可能是條受傷的鯨魚。水族館的3名專家趕到金沙灘,受傷的鯨魚已經遊走。專家們根據現場拍攝的照片判斷,這很可能是條偽虎鯨,體重有千餘斤。
2008年8月30日
一頭400公斤重的幼鯨擱淺即墨鰲山衛海灘被發現。同日晚上,有市民發現一頭「大海豚」擱淺,經青島開發區海洋漁政監督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辨認,這是一頭成年鯨魚,因外形和海豚有幾分相似,被當地漁民誤認為是海豚。這種鯨魚是銀杏齒喙鯨,也叫日本喙鯨。
說到青島與鯨魚的淵源,那就不能不提到青島水族館中的抹香鯨鯨魚標本了——1978年在唐島灣擱淺的抹香鯨。
抹香鯨是水族館大塊頭
「抹香鯨的頭佔身長的1/3,因此又叫巨頭鯨。其巨大頭部能容納1噸腦油,經過提煉生產的鯨蠟油,可以用作精密儀器的潤滑油。它的前鰭有人類五指一樣的骨骼,說明抹香鯨的祖先是擁有前肢的。」工作人員提到,1978年這頭碩大的抹香鯨在唐島灣擱淺,水族館的專家趕去營救,但抹香鯨已經死亡。
▲資料圖。
經鑑定,這頭雄性抹香鯨約37歲,體長13.95米,重達22噸。水族館的專家將其屍體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作為巨大的骨骼展出,另一部分,鯨魚皮經過填充,重現了抹香鯨的原貌。很多遊客尤其是孩子對來自海底的龐然大物尤為感興趣,於是它成了水族館科普教育的重點。
你在近海看到過它們的身影麼?鯨類是海洋生態系統的頂級捕食者,也是海洋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指示物種,如果哪天你邂逅了可愛的鯨寶,噓!注意了,距離產生美哦!
【來源:半島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