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P等離子顯示解析,PDP等離子顯示結構原理及OLED與PDP的優缺點比較

2021-01-09 電子產品世界

  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離子顯示板,臺灣地區稱為電漿顯示)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的顯示技術,其工作原理與日光燈很相似。它採用等離子管作為發光元件,屏幕上每一個等離子管對應一個像素,屏幕以玻璃作為基板,基板間隔一定距離,四周經氣密性封接形成一個個放電空間。放電空間內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氣體作為工作媒質。在兩塊玻璃基板的內側面上塗有金屬氧化物導電薄膜作激勵電極。 當向電極上加入電壓,放電空間內混合氣體便發生等離子體放電現象。氣體等離子體放電產生紫外線,紫外線激發螢光屏,螢光屏發射出可見光,顯現出圖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5263.htm

  

  等離子顯示屏在臺灣又名電漿顯示器,雖然譯名不同,但意義相通。要了解等離子顯示屏,便先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等離子。

  在物理學的角度來說,等離子是指第四種物質;但當放在醫學的學度上,等離子便是指血漿;另外,等離子亦可解作原形質或原生質,即包含了細胞核及細胞質的場所。然在Plasma Display Panel(PDP)的世界中,等離子是指放電現象。

  等離子顯示屏是由前後兩片玻璃面板組成。前面板是由玻璃基層、透明電極、輔助電極、誘電體層和氧化鎂保護層構成,並且在電極上覆蓋透明介電層(Dielectric Layer)及防止離子撞擊介電層的MgO層;後板玻璃上有Data電極、介電層及長條狀的隔壁(BarrierRib)並且在中間隔壁內側依序塗布紅色、綠色、藍色的螢光體,在組合之後分別注入氮、氖等體即構成等離子面板。

  

  

  現時,各個等離子顯示屏板麵廠房均以生產42吋VGA(16:9)的等離子屏幕為主,因此每個細胞體的大小約為0.36mm。但當解析度由VGA提高至XGA時,細胞體的尺寸會縮小至0.24mm,這樣便會附帶著其它原素的改變,如間隔壁的尺寸、電極尺寸、介電層膜厚度、螢光體的厚度、形狀也會產生變化。一般高精細化的改變,意即高密度化的結構,相對會造成亮度的下降及IC成本的倍增。

  而Pioneer及富士通精細的等離子顯示屏板面產品解析度可高達SXGA,但仍可表現高亮度的效果。世界各地逐漸開始高質素的數碼擴播,等離子顯示屏漸漸打入電視市場,因此提高畫質將會是新款等離子顯示屏的當前要務。

  發光原理

  等離子顯示屏可以說是在一個母體中放進許多細小而帶有螢光體的管道,由傳統的手法去控制,一種是直流電(DC-),另一種是交流電(AC)。1964年,美國伊利諾大學開發了AC型等離子顯示屏面板,經歷了多年的技術改革,現時等離子技術是利用交流電,因為它簡單的結構能延長等離子顯示屏的壽命。

  放電現象便是要將交流電導引入顯示屏之中。面板的基本技術,是以兩片玻璃基板和間隔壁之間形成多個密封空間,讓離子及電子產生活躍的運動,並在這些密封的空間內注入稀有氣體及氖。另外,在這個密封空間的上下裝置上電極(正負電極),令粒子與氣體以高速相撞,以產生高能量的狀態。當這些粒子平靜下來,能量便會慢慢消散,從而放射出紫外線,放電現象便是這樣形成。而紫外線可刺激紅、綠、藍螢光體發光。每個細胞體均可獨立產生放電現象,隨著視訊訊源而控制每個細胞的開關。

  

  接下來是說說產生色調的技術,要令等離子顯示屏的色彩奪目,必須獨立操控每個三原色細胞體。以往顯像管是由左至右,由上而下,經過電子束的掃描而回放影像。但等離子則採用一個完全不同的方法,由於顯示屏是同時全面發光,因此便以1秒60次,由上至下將畫面交替顯示但在這期間,之前的資料還保留在畫面上,所以畫面是處 於不斷發光的狀態。

  在影像的顏色方面,它不像顯像管那樣可以經由對電子束量的控制進行調整,因為紫外線和可視光都已經是處於飽和狀態,所以使用通過電流的控制來操控亮度是不可能的。即使是電流改變,畫面的明暗也不會改變。所以,等離子便要利用PCM(Pulse Code ModulaTIon)技術來控制每一個區域內的脈衝,便可以改變畫面的亮度。

  首先,影像要由每秒60格(frame)構成;其次,便是將每1格分割成8個次區域,再遵照設定適當的脈衝規律,決定各個次區域的相對亮度。因應影像的資料令各區域的小 螢光燈發亮及熄滅;最後,便是把這些次區域組合起來便可以顯示256種色調。將色彩的總數結合,便是256&TImes;256x 256=16,777,216種色彩。

  這個方法可說是非常複雜,而且還帶出了一個嚴重的缺點便是殘影的產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個等離子顯示屏的廠房也積極研究對策,如清除驅動法或利用屏幕保護程序,問題總算是解決了。

  亮度提高技術

  由於等離子顯示屏是全面發光因此耗電量必大,但在技術的改進下,等離子的耗電量已逐漸下以降至300W以下。但不可忘記的便是在亮度的提高下,仍要高亮度以加強畫質效果。以往等離子的能量效率應只有1.4%,而發光效率則只有1.11m/W,所以必須要有改善的必要。科學家採用了兩種改善方法,一,是從細胞體的開口率結構下手;二,是在材料方面作出改善。

  以一般的等離子構造來看,要提高發光率,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提高細胞體的開口率,令放電的空間增加。而放電的細胞體的開口率與等離子中的間隔壁(Barrier Rib)構造有關,利用新的製造方式,將間隔壁做得更薄來增加放電空間。-般等離子間隔壁的製造方式以Screer,PrinTIng、SanfCiilUSt或PhrWesist方法為主流,但新的製造過程中,如TORAY的PhotosensiTIve film paste或京瓷(Kyocera)的Press Method都能減少間隔壁所佔空間,進而提高開口率。

  此外,Pioneer將一般面板RGB排列方式由條狀(stripe)改變成井字狀,並採用T型透明電極,可防止螢光材漏光且增加螢光材發光面積,如此可以提高20%的發光效率。但以井字狀的間隔壁,目前仍採用Sand-Blust1-方式,因此在製造過程上難度較高。

  由於等離子是靠稀有氣體放電產生真空紫外線,照射螢光粉發光。其發光效率取決於放電效率及發光粉轉換效率。因為放電空間很小,放電效率自然很低,而螢光粉能量轉換效率只有20%。

  如果加上紫外幅射和各種吸收等因素,等離子顯示屏目前的發光效率小於0.4%,流明效率小於1.11m/W,若相較於高清晰電的PDP 51 m/WAWO效率要求,尚有一段距離。提高放電效率的方法,除了減薄隔壁增大放電空間外,放電體的混合比例及氣體最佳化;放電紫外線紅移及增大交流維持放電的時間都是可行方案。

  

  等離子顯示屏的製造過程

  等離子顯示屏的製作過程有分前段及後段製造過程,前段過程包括前面基層製造及後面基層製造。後段過程則包括接合、加熱、排氣以及注入氮、氖等純氣,最後則是檢測過程。

  現階段等離子顯示屏的製作過程當中,最難達到的部分是後段間隔壁的製作。由於間隔壁的作用是為防止鄰接原子端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放電幹擾問題。因此間隔壁的精密度需要非常高,以避免開放性等孔存在,如果有開放性等孔存在,面板使用一段時間之後,間隔壁則可能會因為其中所產生的幹擾,而使原子端的電壓值改變。

  此外,螢光體的製作方式可分四種方式,其製作方式是依序塗布紅色、綠色以及藍色三原色,因此對間隔壁的精密度要求也非常高。如果間隔精密度不高,而在原子中電產生流通,螢光粉將會被一起激發而有不見光,如此便無法控制面板的畫面色彩。目前廠商較常使用的製作方式為印刷法及噴砂法,印刷法受限於本身精密度不夠精細的問題,加上其使用較頻繁,容易造成間隔壁所不均勻、不對稱的現象;而噴砂法由於花費時間較長,必須嚴格監控每次噴砂的均勻度,製程也是相當複雜。

  在後段製程中驅位電路板的連接製作方面,由於等離子顯示屏是採直位式放電激發螢光位發光來控制灰階變 化,以氣體放電之方法來控制,因此需要決定的因素有放電的特性、發光效率、面板亮度的對比以及消耗電力等,如何一方面增加解析度及亮度,而又同時不影響到放電安定性,這些就是個別廠商取勝之處。

  等離子的優點與缺點

  先說說等離子顯示屏的優點,最明顯的當然是大與薄的畫面,無論是掛牆或是座地,也能給予居室更理想的視覺效果。以往顯像管電視的體積會隨著畫面尺寸的擴大而增加,感覺是既笨又鈍,根本不可能有掛牆的設計。這是因為電子射腺偏向而不得不在電子槍和螢屏間留有一定的距雕,這便只可以說聲無奈了。然而等離子顯示屏在加大畫面的情況下,機身的發展卻越來越薄,由最初的6寸的厚度,縮減至現時只有3至4時厚。到了現時,等敲子顯示屏已基本上是無可再薄,這是由於以現時的技術來看,厚度已達至極限。

  等離子顯示屏的另一個優點是,畫面的聚焦感強、沒有色差,以及低失真。與顯像管電視不同,顯像管是由電子束來掃描出整個畫面,所以中央部份畫質通常會較好,但周邊的位置便容易產生誤差,會有偏向、聚焦錯誤、畫面失真等現象。而等離子的技術便不會出現這些誤差,而在自然圖像及文字的顯示上的效果更好。原因是等離子螢 光體的發光方式,除了能達到顯像管的畫質外,聚焦能力更為理想,這就要為等離子以整個畫面發光的技術記下一功了。

  另外一個優點是,等離子出容易造出大尺寸的畫面。因為等離子可以將網線版的印刷技術應用在等離子的面板上,印刷機的尺寸有多大,等離子的尺寸便可有多大。相對,顯像管卻差得多了,36寸幾乎是它的極限。

  有優點當然有缺默,令大家有最大反應的當然是它昂貴的價格和維修費,一部42時的等離子電視便需要3至4萬,60寸以上還要十餘萬,怎能不令人譁然!還有它的維修費是顯示屏的10%左右,由4千至1萬不等,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昂貴的玩意。另一個缺點便是畫質質素的問題,市面上的等離子顯示屏畫質質素參差,質素不好的黑位只見黑、白位只見白、影像出現嚴重的鋸齒狀、色調冷冷而且朦朦朧朧,如錯誤選購,可真是頭痛!

  還有,你必須花費更多的電費來擁有一部等離子電視,這是由於整個屏幕發光的原故,所以等離子的耗電量頗大。等離子電視還有殘影的現象,不過這個問題現時已經被各廠提供了解決的方法。

  

  OLED顯示技術與PDP等離子技術的優缺點比較

  全球平板市場另一個走向大規模應用與成熟市場的顯示技術是PDP等離子顯示技術。該顯示技術佔據全球大尺寸彩電產品市場兩成的市場份額。雖然不想LCD那樣,等離子技術難以成為OLED有力的競爭者,但是OLED最終還是會取代PDP技術,因為OLED在諸多方面更為完美。

  從顯示效果上看,PDP等離子技術要比LCD技術出色很對:對比度、色彩、響應時間都高於LCD產品,甚至達到了OLED可能的顯示效果。但是,OLED顯示產品在可以提供的顯示密度、可是角度、單位能耗亮度等方面依然顯著領先於PDP技術的產品,特別是在產品理想厚度上不到PDP的十分之一,顯得更為輕薄。因此,整體顯示效果OLED要顯著強於PDP,PDP顯著強於LCD。與等離子PDP比較OLED的缺陷還是體現在壽命上。

  從產品的適用性來看,PDP是一種氣體小囊結構,必須採用擁有一定厚度的玻璃(陶瓷)屏幕框架,屏幕必須擁有保護結構,否則在碰撞、溫度、氣壓影響下容易破碎,同時PDP在高解析度技術上嚴重落後、不能製備小尺寸高清晰產品。與之比較,OLED為固體顯示,結構簡單、輕巧、輕便、可採用柔性或者透明基質的特點。OLED產品製備滿足各種特殊情況、特殊條件下的現實需求、常規應用無需特別保護、滿足不同尺寸高清晰顯示、適用於與多種其它膜結構(電阻觸控螢幕)的結合使用。

  從製造成本上,在大尺寸顯示方面OLED和PDP幾乎旗鼓相當。但是生產線建設上,OLED的成本顯著高於PDP,可能達到PDP產品生產線建設投資的數倍甚至是10倍。這是OLED產品量產的一大瓶頸。

  雖然OLED產品的製備投資更為巨大,但是PDP產品依然沒有在市場中佔據優勢的可能。因為同樣比PDP投資巨大的LCD產品已經獲得了針對PDP主要的大尺寸顯示器件的市場優勢。這種優勢會被可以繼承LCD生產線的OLED技術全部繼承。或者,可以這樣認為,今天LCD的成功已經幫助OLED完成了第一步的投資。LCD向OLED的轉化和升級不可避免,LCD戰勝PDP的情景會被OLED在不遠的將來繼承。

相關焦點

  • PDP等離子顯示解析、結構原理及優缺點比較
    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離子顯示板,臺灣地區稱為電漿顯示)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的顯示技術,其工作原理與日光燈很相似。它採用等離子管作為發光元件,屏幕上每一個等離子管對應一個像素,屏幕以玻璃作為基板,基板間隔一定距離,四周經氣密性封接形成一個個放電空間。放電空間內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氣體作為工作媒質。
  • 等離子顯示電視具有哪些優缺點
    打開APP 等離子顯示電視具有哪些優缺點 發表於 2019-09-09 11:26:00 等離子電視是在兩張超薄的玻璃板之間注入混合氣體
  • 等離子電視機優缺點有哪些 等離子電視機價格分析【詳解】
    隨著現在時代在不斷的發展,人們所用的 電視機 也在不斷的推陳出新,像現在的電視機種類有,液晶電視機、等離子電視機、曲面電視機等等的類型,這些種類都是消費者比較喜歡的。今天小編就帶各位一起來了解下等離子電視機,有興趣的朋友們趕緊隨著小編來看看 等離子電視機的優缺點 及價格的一些詳細信息。
  • PDP數據驅動模塊STV7610A及其應用
    摘要:介紹了專用於平板顯示的數據電極驅動晶片STV7610A的結構特點、引腳功能和工作原理,給出了STV7610A在PDP顯示系統中的應用方法。
  • 等離子成像原理
    3、等離子電視:等離子電視就是用等離子屏作為顯示部件的電視機,等離子彩電又稱「壁掛式電視」,不受磁力和磁場影響,具有機身纖薄、重量輕、屏幕大、色彩鮮豔、畫面清晰、亮度高、失真度小、節省空間等優點。   二、 等離子的原理   顯示屏上排列有上千個密封的小低壓氣體室(氙氣和氖氣的混合物),電壓激發氣體,使其發出肉眼看不見的紫外光。
  • 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優缺點及推薦商品
    由於成像原理的差別,也就造成了在顯示性能上兩者會有非常大的差別,實際使用中也各有優缺點。下面,筆者就為您詳細解析。 1、 液晶電視發光原理: 液晶電視,又叫 LCD電視 ,是通過電流來改變 液晶面板 上的薄膜型電晶體內晶體的結構,使它顯像。
  • 等離子清洗機如何實現氣體壓力顯示及低壓報警
    1 氣體壓力可視化氣體壓力可視化的方式比較多,最常見的就是在氣路或氣路的元器件上加裝減壓表,等離子清洗機的氣路壓力顯示就是用這種方式實現。通常壓力表是安裝在調壓閥的預留孔上,其優點是在調節氣壓時可直接觀察到實時壓力。
  • 簡析等離子顯示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等離子彩電是用等離子顯示技術製造的高科技彩電,這種彩電的主要特點是圖像真正清晰逼真,在室外及普通居室光線下均可視,可提供在任何環境下的大屏視角,並且屏幕非常輕薄,厚度僅有幾釐米,便於安裝,是彩電中真正的高端產品。  隨著多媒體及高清晰度電視HDTV的出現顯示技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在眾多的顯示方法中等離子體顯示器PDP以其卓越的性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 等離子電視為什麼淘汰_等離子電視為什麼停產
    等離子電視結構與成像原理   液晶通過光線照射,利用電壓使液晶分子轉動,這樣光線透過液晶分子產生不同的亮度強度,最後通過慮光片色輪來決定顯示出畫面的色彩,最終達到成像。不過液晶面板本身不發光,是通過電視內部的背光源燈來照亮的。
  • 都說QLED、OLED強,但最強的等離子電視卻被淘汰?
    說起高端電視面板,一般都會提到QLED或者是OLED,但昔日的王者等離子電視卻逐漸被我們忘卻,已經被市場淘汰了,為什麼?等離子電視技術介紹等離子電視這個聽起來比較古老的電視技術,其實在顏色準確性、畫面的寬容度、動態對比度的表現上面都要優於液晶電視,達到了QLED/OLED的水平。
  • 等離子表面處理的原理
    等離子表面處理的作用原理:等離子體是由離子、電子和中性粒子組成的一種呈現電中性物質集合體。在等離子表面處理過程中,等離子體與材料表面撞擊時會將自己的能量傳遞給材料表面的分子及原子,因此產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學反應過程。
  • 等離子:從工作原理看其優勢
    等離子電視工作原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4646.htmPDP全稱是PlasmaDisplayPanel,中文譯為「等離子顯示」。
  • 等離子電視VS液晶電視優缺點對比
    等離子大概就是利用氣體成像,原理很像以前的CRT顯示器,所以在成像上也差不多,眾所周知因為物理特性CRT顯示器比液晶顯示器效果好很多,沒有可視角,拖尾,延遲,色彩不足等問題.暫時大家先可以這麼理解為等離子==沒有大屁股的CRT電視,請往下看.
  • 大氣射頻等離子表面處理設備的工作原理和結構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種能放出像閃電一樣的大氣射頻等離子表面處理設備,包括特點、用途和組成等內容,供大家參考。輸出顯示:顯示的是輸出功率3. 等離子功率調節按鍵:調整等離子放電的功率4. 排風窗口:交換機箱內外氣體5. 排風扇:電路板工作發熱後及時散發熱量6. AC220V電源輸入:提供電源7.
  • 等離子電視拆解方法_等離子電視用什麼發光_等離子電視用電大不大
    此前的調查顯示,有一半以上的人認為等離子的能耗較大,液晶電視的耗電量較低一些;而得出這樣認識的判斷依據多半是從產品介紹的標牌數據上得來的,如42英寸等離子的功率一般標註在300W左右,同尺寸液晶的功率標註在220W左右。
  • 揭真相 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對比評測
    其中最大的區別在於使用的面板不同,也就是說它們的成像原理大不一樣。等離子電視是依靠高電壓來激活顯像單元中的特殊氣體,使它產生紫外線來激發磷光物質發光。液晶電視則是通過電流來改變液晶面板上的薄膜型電晶體內晶體的結構,使它顯像。
  • 詳解等離子顯示器技術
    等離子顯示器(PDP,Plasma Display Panel)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商業化生產以來,其性能指標、良品率等不斷提高,而價格卻不斷下降。特別是2005年以來,其性價比進一步提高,從前期以商用為主轉變成以家用為主。
  • 等離子發動機原理,等離子發動機全方位解讀
    近日有外媒報導有科學家設想利用等離子發動機暢遊宇宙,看了這篇報導小編也是不禁驚嘆等離子發動機的巨大能量,也許很多很多網友對於等離子發動機並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皮卡中國的小編特別準備了這篇文章,主要就是和各位網友一起分享關於等離子發動機的相關資料。
  • 等離子,等離子專題,全面介紹等離子 - OFweek顯示網
    等離子新聞資訊 又一日企巨頭隕落!等離子顯示屏/OLED技術曾獲得突破!
  • 等離子焊機與氬弧焊比較
    氬弧焊技術是在普通電弧焊的原理的基礎上,利用氬氣對金屬焊材的保護,通過高電流使焊材在被焊基材上融化成液態形成溶池,使被焊金屬和焊材達到冶金結合的一種焊接技術,由於在高溫熔融焊接中不斷送上氬氣,使焊材不能和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從而防止了焊材的氧化,因此可以焊接銅、鋁、合金鋼等有色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