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出現後,人與自然的關係由一開始的和諧索取變成了如今的破壞,這一狀態與我們千百年來的工業文明脫不了關係。我們總說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我們生存在共同的家園,如果我們只知道一味的開發與破壞,那麼環境也會帶給我們滅頂之災。
隨著聯合國針對愛護環境的議題發布,全球對環境保護的觀念越來越清晰。我們所使用的工業材料排放到大氣中會造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越來越高,臭氧層被破壞以及霧霾這種典型天氣就是由於我們破壞的空氣環境而造成的。
這一行為會造成地球出現溫室效應,極地冰雪融化,動物失去自己原有的家園,甚至一些凍土也會融化,裡面蘊含前年的細菌也會釋放出來。隨著我們利用其它材料代替工業材料,以及對環境的補救措施,全球變暖的腳步逐漸放緩。
近日有專家表示,全球變暖將停止,地球要開始降溫了。並且比全球變暖更為可怕的是,在三十年後地球將會進入小冰期,也就是說未來的冬天將會漫長,並且太陽也不會再變暖,而是往更冷的方向發展,這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
科學家分析太陽將會在三十年後到達一個低峰值,也就是太陽異常衰弱的時期,而且這長達70年中也是地球的冰河時期,我們暫時不知道這兩者是否有關聯,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一旦地球變冷,糧食產量就會下降,溫飽問題一直是我們的頭等問題,而這些都會隨著天氣變冷而開始出現問題。如果到時冰天雪地,我們所生存的環境被冰雪覆蓋,那我們有再多的科技也無法發揮作用。
近年來由於地球溫度急劇升高,我們已經發現了地球上災難頻發,尤其是關於海平面升高以及一些極端異常的天氣,這都是在昭示我們地球已經到達了一種需要快速修復的階段,這是地球給我們的警示。人類千百年來的破壞力可以說地球已經開始瘡痍,我們進行修復為時不晚。
一旦太陽運動不由人類控制,我們所能做的也只有等待滅絕了吧。而在此次的研究中,我們更要注意小冰期是我們可以防患於未然的,也許我們還可以利用自己的行動讓這一時期穩定的度過。我們與地球的共生關係,應該時刻保持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