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小編給大家帶來一部經典的,值得深思的科幻災難電影——《THE DAYE AFTER TOMORROW》(中文名《後天》)。
《後天》是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艾米·羅森、莎拉·沃德等主演的動作類科幻片。[1]該片於2004年5月28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
2005年,該片獲得第58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特效成就獎。
劇情簡介
美國氣候學家傑克(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飾)認為,溫室效應正在引發地球的大災難,北極冰川的融化,會讓地球回到冰河世紀那樣的劫難。他的提醒並沒有引起美國當局的重視,一切都已經太晚:颶風、冰雹、洪水、冰山融化、極度嚴寒,一系列的地球巨變引發了一場不可挽救的災難。美國政府組織北緯30度的民眾轉移到赤道周圍,場面一片混亂。更糟糕的是,傑克的兒子,正困在曼哈頓的圖書館裡,靠燒書生火來維持體溫。大家怎樣才能逃過這場滅頂的災禍?冰天雪地的地球何時才能回暖?
在一場全球性超級氣候巨變後,地球將步入一萬年前的冰河世紀。
正當傑克霍爾(丹尼斯奎德 飾)警告白宮緊急應變的同時,它的兒子山姆(傑克葛倫霍 飾)被困紐約,此刻美國正式宣布民眾大規模向南方撤離,面臨曼哈頓嚴重水患及寒冷的低溫,捷克仍決定隻身北上前往紐約拯救山姆。
由於領導人並沒有聽從霍爾教授的建議,導致國家一般民眾沒有及時撤離,而這時從空間站發來的氣象照片,顯示著,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可是身為父親的霍爾教授,他覺得兒子的童年已經沒有了自己的身影,而在這兒子深陷困境的時候,自己必須要去!必須要將兒子就出來!
於是他給了領導人最後一次建議,就踏上了尋找兒子的道路了
雖然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但自然並非躲在一個角落任人宰割,地震、海難、洪水、颶風、飛來橫禍、不明病毒、火山爆發、天氣異變……
一旦這些災難來臨,人類引以為傲的文明立即顯得脆弱不堪,鮮活的生命也紛紛凋零。環境汙染、過度開發更常常加劇了自然的狂暴。災難來臨,總會給人帶來悲傷和恐懼,總會帶走人們最珍貴的東西:生命、財產、健全的肢體甚至夢想和希望……不管人類如何發展,總離不開一個適宜的生存環境,在我們看似一天天戰勝自然的同時,我們往往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生命和幸福,往往還是需要自然的恩賜,老天爺稍一變臉,我們往往無能為力,但是人類的尊嚴、生命的可貴、精神力量的強大也往往在災難發生時顯得尤為突出。是的,所有人都拒絕災難,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逃避對災難的思索。因為只有思索,才能預防,才能警醒,才能在無情的災禍面前找到內心的力量……
文章的最後,請讓我們欣賞一段最純淨的美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