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家通過長期的勘察和研究發現,地球在歷史上至少有3次被冰雪包圍的情況,但是一直以來都無法確定導致地球變成一顆「雪球」的原因。前段時間《英國皇家學會會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揭示了地球進入冰河時代的原因。研究人員通過建立氣候模型發現,可能是因為太陽輻射缺乏導致地球陷入了冰河時期。
現在的我們根本無法想像冰河時期的地球是什麼樣子,但科學家還是給出了大概的描述。如果在太空中看地球,就能看到地球不像是如今藍色的樣子,而是全身白色,就像一顆長年被棄置在太陽系邊緣的星球一樣。也就是說地球上任何地方都被冰雪所覆蓋,連最熱的赤道地區也是如此。像這樣的地球不會給生命生存的機會,因此遠古物種遭遇了第一次物種大滅絕。
像這樣的大事件地球至少發生過3次,第一次發生在大約24億年前,根據德國科學家的研究那時候地球表面結的冰至少有300米厚,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次冰期的出現呢?科學家給出的解釋是藻類植物的泛濫。以藍藻為代表的藻類植物應該是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複雜生物,它們那時候在地球上繁衍幾乎不受到約束,因此很快佔據了整個地球。
藍藻的主要生命活動是光合作用,就是不斷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然後排出氧氣。藍藻的泛濫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下降,而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它的減少導致全球氣溫降低,進而導致地球開始「結冰」。科學家認為第一次冰期起源於24億年前,維持了大概2億年的時間。
第二次冰期發生在大約8億年前的新元古代,該研究指出導致該冰期出現的原因是太陽輻射不足。這個結果是通過地球氣候模型模擬得到的,科學家們無法從太陽那裡獲得有研究價值的線索。那麼科學家是如何發現這次冰期的呢?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的一塊新元古代沉積巖中發現了粉砂巖化石,該化石是冰川沉積形成的。
這一化石的出現說明了赤道地區在大約8億年前也被冰雪覆蓋了,赤道都被冰雪覆蓋了,其它緯度的地區還能倖免嗎?第三次冰河時期則被認為是發生在大約1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不幸碰上了這一事件。但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看,最近這次冰期推動了人類文明的誕生,使得起源於非洲大陸的原始祖先開始走出非洲,去到歐洲、亞洲、大洋洲尋求生存機會。
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是最合適的,既不離太陽太近,也不太遠,為生命的孕育創造了獨特的條件。即使如此地球也遭遇過冰河時期,這說明自然界發生的事情確實是「世事難料」,人類在自然面前還是很渺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