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現在的氣侯變化多端,但在過去一百萬年,如時鐘一般規律,我們的星球每十萬年就面臨一次冰河時期。
唯一的問題是,研究人員從未找到真正原因,事實上他們被這種神秘現象困惑已久,他們稱這種情況叫「十萬年難題」,但現在有一項新的研究可能會有解答。
新的研究表示,海洋可能每十萬年規律的從大氣層中吸取更多二氧化碳,促使地球寒冷到足夠引發冰河時期。
這個「十萬年難題」起源於大約一百萬年前,地球開始面臨冰河時期的時代,每十萬年遼闊的冰原覆蓋了北美州、歐州和亞州。
在中更新世過渡期(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之前,地球的冰河時期每四萬年發生一次,這對科學家來說比較合理。
這是因為每四萬年地球的角度就會傾斜搖擺,開始不穩定而偏向太陽,使全球的夏天更冷。
這種地球傾斜的變化使四萬年周期的冰河時期合理化,但是,直到今天,沒有人可以解釋在中更新世過渡期發生了什麼事,而將冰河時期由四萬年轉換為十萬年。
現在研究人員無意中發現一個新的地球周期,因而表示這種轉換是因為地球海洋規律性的由大氣層中吸取二氧化碳所造成的。
在威爾斯的卡迪夫大學研究主任Carrie Lear解釋說:「我們可以認為海洋吸入與吐出二氧化碳,所以當冰原變大,海洋由大氣層吸入更多二氧化碳促使地球變冷。」
當冰原縮小時,海洋吐出二氧化碳,所以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高而造成地球暖化。
長期以來我們都知道,海洋可以儲存碳是通過海藻吸取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
為了要查出原因,研究小組觀察過去幾千年海藻的化石,來確定他們吸取二氧化碳的速率是否不變。
他們發現每十萬年海藻會吸取大量的二氧化碳,與地球的冰河時期的周期相符。
研究小組指出,海藻將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吸走,使地球溫度長期下降並使北半球形成巨大冰原。
過一段時間,二氧化碳會經由海洋上升流的過程而自然的往地球表面釋放,但到時冰河時期已經成熟,而二氧化碳會被冰原困在海洋中使得地球長期酷寒。
「如果我們認為海洋吸吐二氧化碳,而這些大量的冰存在像巨大糖果。」Lear說:「他只不過是像海洋表面的一個蓋子而已。」
必須作更多的研究來找出為何這些海藻每十萬年會突然大量的吸取二氧化碳,而另外也需更深入的研究證實這個作用會引起冰河時期。
雖然研究對冰河周期影響地球的論點提出有用的證據,但它將來仍會影響地球。
現在,地球是處於冰河時期的溫暖期,離上次冰河時期結束大約11000年前。
但是現在有證據表明,人造氣侯可以抑制下次冰河時期的發生,而專家們也不敢預言冰河時期至少十萬年後才會發生,也許會稍微延遲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