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從它的形成之初到現在表面的溫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出現了很大的起伏性,尤其是地球曾經進入過冰河時期,溫度非常低,至於說地球為什麼在不同的時期溫度差異會這麼大呢?這讓很多科學家非常的疑惑。最新的研究卻發現了這其中的奧秘,不過科學家所公布的這個原因卻讓很多人感覺不可思議,因為科學家認為地球之所以在不同的時期進入冰河時代,可能是跟熱帶的山脈形成有關,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簡單的來說,研究人員認為應該是熱帶地區的這些碰撞形成的巨大的突起山脈,所以才導致地球進入了大冰期,也就是說在熱帶地區大陸跟島嶼之間的相互碰撞導致在這些地區形成一些比較大的山脈,而這些山脈就直接影響了氣候,所以導致大陸的氣候開始變冷,這樣就影響了整個地球的溫度讓地球被冰川和冰蓋給覆蓋住,那麼關於它的影響變化是什麼呢?
這個影響過程其實是比較簡單的,當然也正是由於這個過程被發現,所以揭開了為什麼地球會在不同的時期進入冰川時期。當熱帶低地區地球的板塊活動出現長長的山脈,從而導致了二氧化碳被大量吸收的情況,這樣就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當然整個地球的溫度就會逐步的降低,地球就會進入到這樣的冰川時代。
地球從形成到現在經歷了5個大冰期,那第1個是在新太古代大冰期(28-23億年前),而第2個則是前寒武紀大冰期(9.5-6.15億年前),第3個是早古生代大冰期(奧陶紀晚期-志留紀早期,約4.6-4.4億年前),第4個是晚古生代大冰期(石炭-二疊紀大冰期,約3.5-2.7億年前)至於說最後的這一個那就是咱們現在所處在的這個時期(第四紀大冰期,始於約200萬年前)。由於地球在圍繞太陽運行的過程中,它的軌道會不斷的發生著變化,所以所獲得的太陽的熱量也會出現不斷的變化,當然這個冰川就會出現了這種短暫的擴大或者是縮小的現象,但是為什麼地球會進入特殊的冰冷的時期,這是讓人有點疑惑不解的。
從以往地球形成的狀態來看,它總的氣候狀態應該是比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地球氣候要更熱一點,而進入這種溫度比較低的冰期,那就是表示地球出現了反常的狀態,至於說出現這樣的反常狀態,這說明肯定有一些不尋常的事情發生,那麼熱帶地區的這些神奇的大型山脈的形成正是這種不尋常狀態出現的原因。
也就是說熱帶的山脈造成了冰河時代的出現,這聽起來讓人感覺有點不可思議,但是仔細的分析其實還是比較靠譜的,因為我們所知道的地球的大氣,海洋還有陸地,其實它們是相互關聯的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在我們的陸地上含有矽酸鹽,而如果這些成分被溶解流入到海洋之中就會導致海洋變成鹼性的,比如說大氣裡面會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能夠用於保溫的,能夠讓地球處於一個比較穩定的溫度中,但是如果海洋的水變成了鹼性,那麼這種鹼性就會更快速的吸納溶解大氣裡面的這些二氧化碳,也就是會導致大氣裡面的二氧化碳不斷的減少,那麼沒有了二氧化碳的保溫效果,當然地球的溫度就會持續的降低,也就是會進入了歷史上所出現的這些冰河時代。
至於說熱帶地區的山脈它們為什麼能夠直接影響到海洋的鹼性環境,那是因為熱帶地區比較潮溼,容易受到侵蝕,如果發生板塊的推動形成凸起的山脈,那麼就更容易溶解這些矽酸鹽,通過對熱帶地區地質記錄的相關數據進行對比,結果發現當這個地區的板塊碰撞達到峰值的時候,往往地球就會進入冰河時代,所以當熱帶地區形成的這些突起越來越多,那麼地球會越冷。
現在科學家對於這個研究課題充滿了極大的興趣,希望能夠進一步的調查並確定這個理論,不論這個理論究竟是否正確,不可否認的是熱帶的山脈確實是影響著人類的氣候變化。另外熱帶山脈的形成對於我們未來改變氣候的變化或許會更有幫助,當然並不是說迅速的就能夠改變。因為熱帶地區山地形成最起碼要經歷數百萬年。
而且在遠古板塊的碰撞下暴露出一種叫蛇綠巖的巖石,而現在大路上發現的這種蛇綠巖大多數大陸板塊活動的產物,能有效的隔離和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這熱帶地區的縫合線(海洋與陸地板塊碰撞的斷層帶)處所暴露的這些蛇綠巖的大小,確實可以隔離足夠的二氧化碳來使得地球降溫。
而且研究人員還發現,縫合帶達到1-3萬公裡之間時就會出現冰河時期,而且確定了在5.4億年前到今天的其中三個時期所形成的三個長度達1萬公裡的縫合線與三個大冰期時間相對吻合,奧陶紀晚期,石炭紀-二疊紀和新生代。
現在我們處於溫室期間,由於人類的活動影響了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得地球溫度不斷的上升,對於這種溫室效應,各國科學家也在不斷的研究如何才能夠控制或者阻止其繼續惡化的技術,但是卻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而如果地球冰期與這些熱帶地區的這些活動有關,那麼我們是否能找到一個有效控制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方法呢?當然對於地球進入冰河時期,這是一種地球自然允許的狀況,它是存在著一定的周期性,這也是地球對於自身的一種控制和調節,如果人為的去去改變和控制這樣的機制是否會帶來一些不可預估的後果呢?這些也都是值得我們去深究和探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