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自然景觀,相信不少人腦海會自動浮現出一幅幅美景,尤其是那些熱愛旅遊的朋友,一口氣能數出幾十處值得一遊的自然景觀。毋庸置疑,地球表面確定擁有很多獨特自然景觀,曾陶醉了古往今來無數人,不少中國古代詩人為此而留下讚美絕句。
在俄羅斯西伯利亞西北苔原地帶亞馬爾半島上,也存在一種當地人都不敢接近的自然景觀,地面突然鼓起多個「巨型氣泡」,大的尺寸達百米,小的尺寸只十幾米,地球觀測衛星統計數據顯示,西伯利亞西北苔原地帶大約存在7000多個「巨型氣泡」。
然而可怕的是,「巨型氣泡」不是靜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巨型氣泡」在蠢蠢欲動,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性,因為每年有「巨型氣泡」不定時被點燃,衛星圖像顯示,三年時間內已經有十幾個氣泡爆炸了,2017年,人們確定至少有兩個氣泡已經爆炸了,所以「巨型氣泡」極具危險性,等於一個定時炸彈,當地人一般都不敢接近。
在2020年8月,一組前往亞馬爾半島考察的科學家發現亞馬爾半島又有一個「巨型氣泡」被點燃,發生了大爆炸,將大量土壤和冰塊拋向數百米遠的地方,中央露出一個圓柱形大窟窿,看起來就像一個剛爆發不久新火山口,深度達50米,相當於16層樓高。
「巨型氣泡」內有什麼?
在2014年,當Vesti Yamal電視工作人員首次在空中發現「巨型氣泡」爆炸留下大窟窿後,很快引起了專家的注意,人們紛紛猜測形成原因,有人猜測這可能是俄克裡姆林宮在偷偷進行飛彈實驗,也有人猜測可能是外星文明在搞破壞,還有人猜測會不會是某些人無聊時搞的惡作劇。
在經過多天探索後,專家確認是全球變暖惹的禍,全球變暖正讓北半球永久性凍土解凍,而西伯利亞凍土中並非只有單純無機物,還封存大量有機物,比如史前動物屍體、樹木和微生物,當永久性凍土解凍後,史前動物屍體或樹木會被微生物分解成複雜有機物,從而製造出大量甲烷氣體。
隨著表面凍土繼續融化,大量甲烷氣體聚集在一起,隨著甲烷氣體越來越靠近靠近表層,使得地表變形,形成一個個小山丘,即現在所看到的「巨型氣泡」,所以這些「巨型氣泡」內氣體是甲烷,它們就像一個個埋藏地下定時炸彈,遲早會有爆炸的一天,最後加壓氣體通過表面噴出,出現火災,在地面形成一個大窟窿。
一部分「巨型氣泡」爆炸仍未找到合理解釋
如果說「巨型氣泡」爆炸是永久凍土融化的結果,那麼「巨型氣泡」爆炸時間應該在每年炎熱的夏季,我們知道在2020年6月,西伯利亞出現38攝氏度高溫,是八萬年一遇高溫,永久凍土不融化都不行了,再加上夏季是雷電高發季,點燃「巨型氣泡」不是沒有可能。
但事實上一部分「巨型氣泡」爆炸顯得有些意外,科學家也丈二金剛,因為時間發生在寒冬,寒冬不僅沒有雷暴,天氣也格外寒冷,「巨型氣泡」停止活動,是什麼原因點燃「巨型氣泡」,至今也沒找到合理的解釋。
「巨型氣泡」有什麼威脅
從表面上看,現在大多數「巨型氣泡」都在人類活動區域外,似乎對我們沒造成任何影響,但實際對自然環境和人類越來越有威脅,首先誰也不確定「巨型氣泡」會出現在哪裡,它可以在西伯利亞任何一個地方出現並爆炸,如果它出現在一個城市中間,肯定是災難性的。現在有些「巨型氣泡」離天然氣管道很近,只有幾十公裡遠,所以「巨型氣泡」確實是一個不小威脅。
其次,「巨型氣泡」製造的大爆炸可能會引發森林火災,近幾年來,愈演愈烈的森林野火大家也見識到了,已經成為自然環境的頭號殺手,在2020年裡,野火燒毀了數萬平方公裡森林,數億野生動物因此而失去了生命,還有數十億野生動物無家可歸,無食物可吃,如今,美國加州和俄西伯利亞野火還在繼續。
從衛星地圖上看,可以看到多個「巨型氣泡」爆炸後而遺留下來的大窟窿,隨著雨水填充,形成了一個小湖泊,有的面積還很大,比如亞馬洛涅內斯自治區主要氣田博瓦諾科沃以南6.2公裡一座被稱為B2火山口洞穴,現在由20多個較小水坑組成一個大型湖泊。
所以控制全球變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經迫在眉睫了,是值得每一個人都應該深思的問題,因為我們現在只有一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