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通報17個外匯違規案例 工行招商興業上榜

2020-12-05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5月20日消息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消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六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32號),國家外匯管理局加強外匯市場監管,嚴厲打擊虛假、欺騙性外匯交易,維護外匯市場健康良性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1號)等相關規定,現將部分違規典型案件通報如下:

案例1:南京銀行上海浦東支行虛假轉口貿易付匯案

2016年2月至3月,南京銀行上海浦東支行憑企業虛假提單辦理轉口貿易付匯業務。

該行上述行為違反《外匯管理條例》第十二條。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處以罰沒款80萬元人民幣。

案例2: 農業銀行寧波市分行虛假轉口貿易付匯案

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農業銀行寧波市分行憑企業無效提單或重複單證辦理轉口貿易付匯業務,未按規定在同一銀行網點辦理轉口貿易收付匯業務。

該行上述行為違反《外匯管理條例》第十二條、《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完善真實性審核的通知》第五條。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責令改正,處以罰沒款64.48萬元人民幣。

案例3:工商銀行南昌北京西路支行虛假轉口貿易付匯案

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工商銀行南昌北京西路支行憑企業虛假提單辦理轉口貿易付匯業務。

該行上述行為違反《外匯管理條例》第十二條。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責令改正,處以罰沒款111.54萬元人民幣。

案例4:興業銀行台州分行違規辦理內保外貸案

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興業銀行台州分行在辦理內保外貸籤約及履約付匯業務時,未盡審核責任,未按規定對貸款資金用途、預計還款資金來源、擔保履約可能性及相關交易背景進行盡職審核和調查。

該行上述行為違反《跨境擔保外匯管理規定》第十二條及第二十八條。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責令改正,處以罰沒款95.31萬元人民幣。

案例5:招商銀行杭州分行個人分拆售付匯案

2016年1月至11月,招商銀行杭州分行違規為客戶利用303名境內個人年度購匯額度辦理分拆售付匯業務。

該行上述行為違反《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七條。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責令改正,處以罰沒款100萬元人民幣。

案例6:山東清源集團有限公司逃匯案

2016年5月,山東清源集團有限公司使用虛假合同、發票、提單,虛構貿易背景對外付匯955.5萬美元。

該行為違反《外匯管理條例》第十二條,構成逃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處以罰款309.74萬元人民幣。處罰信息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案例7:廣州颺帆貿易有限公司逃匯案

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廣州颺帆貿易有限公司使用虛假提單,虛構貿易背景對外付匯9285.8萬美元。

該行為違反《外匯管理條例》第十二條,構成逃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處以罰款3734萬元人民幣。處罰信息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案例8:鄉村基(重慶)投資有限公司逃匯案

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鄉村基(重慶)投資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未按規定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及變更登記,違規向境外母公司匯出利潤,金額合計885.99萬美元。

該行為違反《外匯管理條例》第十六條,構成逃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處以罰款302萬元人民幣。處罰信息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案例9:寧波慧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逃匯案

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寧波慧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使用虛假提單,虛構貿易背景對外付匯1565.62萬美元。

該行為違反《外匯管理條例》第十二條,構成逃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處以罰款509.84萬元人民幣。處罰信息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案例10:北京欣華陽商貿有限公司逃匯案

2017年5月,北京欣華陽商貿有限公司使用無效提單,虛構貿易背景對外付匯619萬美元。

該行為違反《外匯管理條例》第十二條,構成逃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處以罰款213.65萬元人民幣。處罰信息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案例11:泰豪電源技術有限公司逃匯案

2017年5月,泰豪電源技術有限公司使用虛假提單,虛構貿易背景對外付匯200萬歐元。

該行為違反《外匯管理條例》第十二條,構成逃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處以罰款80萬元人民幣。處罰信息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案例12:四川籍劉某非法買賣外匯案

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劉某通過地下錢莊分12筆匯入767.17萬港元。

該行為違反《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三十條,構成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處以罰款49.14萬元人民幣。對其實施「關注名單」管理,並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案例13:湖北籍曹某非法買賣外匯案

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曹某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港元34筆,金額合計899.32萬元人民幣。

該行為違反《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三十條,構成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處以罰款71.95萬元人民幣。對其實施「關注名單」管理,並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案例14:重慶籍彭某非法買賣外匯案

2015年9月至12月,彭某通過地下錢莊購買美元16筆匯往境外,金額合計1383.58萬元人民幣。

該行為違反《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三十條,構成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處以罰款96.85萬元人民幣。對其實施「關注名單」管理,並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案例15:安徽籍張某非法買賣外匯案

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張某通過地下錢莊多次非法買賣港元,金額合計376.24萬元人民幣。

該行為違反《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三十條,構成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處以罰款45.2萬元人民幣。對其實施「關注名單」管理,並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案例16:浙江籍洪某私自買賣外匯案

2011年2月至2015年10月,洪某向他人帳戶支付3.12億元人民幣,私自購買外匯,用於在境外購買房產等。

該行為違反《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三十條,構成私自買賣外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處以罰款2497萬元人民幣。對其實施「關注名單」管理,並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案例17:廣東籍孫某分拆逃匯案

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孫某利用34名境內個人的個人年度購匯額度,將個人資金分拆購匯後匯往境外帳戶,非法轉移資金合計244.62萬美元,用於境外投資等。

該行為違反《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七條,構成逃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處以罰款83萬元人民幣。對其實施「關注名單」管理,並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相關焦點

  • 外匯局通報17例外匯違規案罰沒8443萬元,南京、招商、興業等五銀行...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 5月20日,國家外匯局通報17個外匯違規案例,總計處罰金額8443.7萬元人民幣。其中南京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5家銀行因虛假轉口貿易付匯案、違規辦理內保外貸、個人分拆售付匯等上榜,總計罰沒人民幣451.33萬元。其餘包括企業違規案例6起,個人違規案例6起。
  • 外匯局公布17個典型案例,南京銀行、興業銀行等5家銀行被點名
    今日,外匯局網站發布關於外匯違規案例的通報,其中涉及的銀行有南京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興業銀行以及招商銀行五家,涉及的案例類型有虛假轉口貿易付匯案、違規辦理內保外貸案、個人分拆售付匯案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1號)等相關規定,現將部分違規典型案件通報如下:案例1:南京銀行上海浦東支行虛假轉口貿易付匯案2016年2月至3月,南京銀行上海浦東支行憑企業虛假提單辦理轉口貿易付匯業務。
  • 外匯局通報10起地下錢莊買賣外匯案例 合計被罰1400餘萬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4日電 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通報10起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案例,涉案金額總計近1800萬美元,合計罰款1441.8萬元。通報涉及2家公司和8名個人,其中,個人最高被罰298.7萬,相關違規公司或個人的徵信也受影響,處罰信息均被納入央行徵信系統。
  • 國家外匯局:外國投資者在華投資興業興趣濃厚
    央廣網北京4月17日消息(記者蔣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4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介紹今年一季度我國外匯收支數據。人民幣匯率表現相對穩健 國家外匯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按人民幣計價,銀行結匯3.43萬億元,售匯3.16萬億元,結售匯順差2730億元。一季度末,外匯儲備餘額30606億美元,較年初下降1.5%,下降原因主要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影響。
  • 工行、民生因違規收費被點名了!平安涉強制捆綁賣保險!
    21金融圈· 金融合規觀察系列文章違規收費、強制捆綁賣保險,多機構被銀保監會點名銀保監會通報:部分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工行、民生、興業等被「點名」>11月21日,銀保監會發布辦公廳發布《關於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典型問題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稱,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近期開展了小微企業融資收費專項檢查發現,有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在貸款中違規收取應減免費用,強制捆綁銷售,收取高額服務費和代理手續費,抬升了綜合融資成本,削弱了小微企業獲得感。
  • 外匯管理局是什麼意思?外匯局的職能介紹
    外匯管理局是什麼意思?經常炒外匯的人必須知道,雖然目前國內還沒有明確規定外匯的合法性,但外匯活動或管理、安全專業外匯監管活動,安全是國家外匯管理局,作為為副部級國家局。  一、什麼是外匯管制?
  • 興業銀行煙臺分行積極推進外匯服務進萬企
    興業銀行煙臺分行積極推進外匯服務進萬企自今年5月份以來,興業銀行煙臺分行積極組織開展 「外匯服務進企業」宣傳活動,通過「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充分了解企業對外匯政策、資金需求、匯率風險防範等的實際需求,解讀興業銀行外匯服務及匯率避險、跨境結算、貿易融資等相關產品,根據企業發展和經營情況為企業制定專屬服務方案,促進了與客戶之間的業務合作。
  • 剛剛 民生因違規收費被點名了!平安涉強制捆綁賣保險!銀保監會:絕...
    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工行、民生、興業等被「點名」  11月21日,銀保監會發布辦公廳發布《關於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典型問題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稱,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近期開展了小微企業融資收費專項檢查發現,有部分
  • 銀保監會點名通報工行、平安普惠等4家銀行保險機構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11月21日,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於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典型問題的通報》,通報了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在貸款中違規收取應減免費用,強制捆綁銷售,收取高額服務費和代理手續費等問題。
  • 4家銀行保險機構被銀保監會點名通報!工行、平安在列
    來源:網貸之家來源:中國銀保監會官網11月21日,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於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典型問題的通報》,通報了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在貸款中違規收取應減免費用,強制捆綁銷售,收取高額服務費和代理手續費等問題。
  • 徐州市紀委監委通報6起違規案例!
    元旦、春節將至,為進一步嚴明紀律要求,強化警示震懾,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現將6起典型案例通報如下:徐州市腫瘤醫院原組織人事科科長韓燕(正科職)違規操辦其母喪事問題2019年6月,韓燕在操辦其母喪葬事宜期間,違規接受8名下屬工作人員弔唁金5500元。
  • 外匯局新聞發言人:直接投資持續淨流入 外國投資者在華投資興業...
    e公司訊,國家外匯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就2020年一季度國際收支狀況答記者問稱,總體看,2020年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仍保持在基本平衡的區間內,經常帳戶呈現小幅逆差,直接投資持續淨流入。
  • 外匯局:建立外匯政策綠色通道 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中證網訊(記者 彭揚)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消息,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27日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建立外匯政策綠色通道 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 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施項目存在違規問題被住建部通報
    千龍網11月17日訊 2017年6—9月,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對部分省(區、市)開展了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督查,11月17日,住建部對22個2017年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違法違規典型案例進行通報。
  • 外匯局發文支持貿易新業態 放寬跨境支付限制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外匯局發文支持貿易新業態 放寬跨境支付限制中國網財經5月21日訊 昨日,外匯局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支持貿易新業態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促進外貿提質增效,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等貿易新業態發展,提高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水平。
  • 北京奧中興業房地產違法遭罰 違反外匯登記管理規定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7日訊 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近日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京匯罰〔2019〕87號)顯示,北京奧中興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違反外匯登記管理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責令其改正,給予警告,並處7萬元人民幣罰款。
  • 興業銀行被罰2469萬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接連披露30餘項行政處罰信息,包括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等在內的多家機構和相關負責人受到處罰。其中,興業銀行因涉及為無證機構提供轉接清算服務等五項違法違規行為,受到警告處分,同時被監管機構罰沒2469.9萬餘元;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因涉及存在引人誤解的營銷宣傳內容等七項違法違規行為,受到警告處分,被處罰款314萬元;招商銀行福州分行因存在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統計錯誤等八項違法違規行為,受到警告處分,並被罰款303.5萬元。
  • 再現千萬級支付罰單,興業總行被罰近2500萬元!
    來源:支付之家網支付之家網(ZFZJ.CN) 繼6月份「百萬級」支付罰單後,興業銀行又領央行「千萬級」支付罰單。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公布31條行政處罰公示信息,包括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在內的多家機構及相關責任人被處罰。其中興業銀行因為無證機構提供清算服務、為支付機構超範圍經營提供支付服務等五項違法行為被罰沒近2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