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趙曉展
閱讀提示
近期全球多個研究發現,早在武漢暴發新冠疫情之前,病毒已在多國出現。這也說明,疫情的暴發地不一定是病毒的發源地,也不一定是最早的人感染發生地。世衛組織呼籲勿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而是基於科學展開研究,以科學態度推動病毒溯源和國際合作。
已經導致全球6000多萬人感染和140餘萬人死亡的新冠病毒,起源於何時何地,目前仍有待揭開。
不過隨著全球相關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多個醫學研究和例證表明,在武漢暴發疫情之前,新冠病毒或已在多國出現。
對此,在11月30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世衛組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冠病毒溯源是科學問題,病毒在何時、何地打破物種界限等問題目前尚未破解。世衛組織密切關注各類科學線索,以科學態度推動病毒溯源和國際合作。
一
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出現。
據新華社報導,最新發現刊載在11月30日發表的半月刊《臨床傳染病》電子版上。
研究表明,美國疾控中心把收集於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的全美9個州居民的7389個獻血樣本進行了檢測。
結果顯示,106份血液樣本含有新冠病毒抗體。其中39份樣本採集時間為去年12月13日至12月16日,來自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
這比美國官方報告的第一例本土確診病例為2020年1月19日,要早一個月,比中國正式確認新冠病毒也早數周。
今年2月,義大利報告首例本土確診病例。
11月16日,來自路透社的報導稱,義大利米蘭國家癌症研究所在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間,對959名身體健康的志願者進行一項肺癌篩查試驗,並留下了血液樣本。
新冠疫情暴發後,研究人員對這些留存的血液樣本進行了檢測。研究發現,有111人(11.6%)在今年2月以前就出現了新冠病毒抗體。
報導因此認為,2019年9月新冠病毒可能就開始在義大利傳播。
不僅如此,據外媒報導,西班牙、巴西也都從去年的下水道汙水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
二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是如何傳播的呢?
對此,11月30日在世界衛生組織例行記者會上,世衛組織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可能是單一事件,也可能是多個事件,可能發生在某個特定時間,也可能發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而且也不確定是人還是動物傳播了新冠病毒。
此前有研究認為,新冠病毒的主要攜帶者是蝙蝠。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更多的信息表明,冠狀病毒的近親最初分布在全球多個地方,而這些近親隨時都有演變成新冠病毒的可能。
研究人員因此認為,新冠病毒的源頭或許不止這一個。
麥可·瑞安強調,武漢的一個海鮮市場確實是病毒擴散地,但並非所有最初病例都能和該市場找到直接聯繫。「這也就證明該市場不過是一個擴散地,而不是發源地」。
「疫情的暴發地不一定是病毒的發源地,也不一定是最早的人感染發生地。愛滋病患者當年在洛杉磯進入人們的視野,但是今天的科學研究已經讓我們很清楚地知道它不是從美國發源的,那裡也不是最早的感染發生地。」此前,《科學》雜誌長期關注流行病的專欄作家約翰·科恩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
在科恩看來,當下最不需要的是各種惡意猜測和陰謀論。「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從新的數據中找到線索,將更多的事實展現出來,用科學的方法發現病毒真正的發源地。只有知道病毒究竟來自何處,才能防止下一次的暴發。」
三
實際上,世衛組織與全球科學家合作展開新冠病毒溯源的工作,也在進一步推進中。
當地時間11月30日,世衛組織病毒溯源國際專家組的成員名單對外公布,包括來自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的專家。
「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應避免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強調,世衛組織的立場一向清晰,應基於科學展開研究,盡一切可能了解病毒源頭,並呼籲所有人在該問題上展開合作。
此前在11月24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回答記者提問時證實,中方在自身開展溯源工作的基礎上,認真積極落實世衛大會決議,率先邀請世衛組織專家來華開展新冠病毒溯源合作。
趙立堅表示,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應由科學家在全球範圍開展國際科學研究與合作,促進對病毒動物宿主和傳播途徑的了解,目的是更好地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保護各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希望所有相關國家都像中方一樣,採取積極態度,同世衛組織開展合作,為全球病毒溯源和抗疫合作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