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病毒溯源是科學問題 借溯源問題政治操弄、炒作不會被國際...

2021-01-09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在今天(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6日,針對世衛專家團隊延期抵華一事,英國外交大臣拉布、澳大利亞外長佩恩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等表態稱,希望中方儘快同意世衛組織專家組赴華就新冠病毒溯源開展科學調查。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介紹,昨天我已就此問題作了回應。據我們向中方主管衛生部門了解,中方正與世衛組織就國際專家組來華開展溯源合作的具體安排進行商談。

華春瑩強調,病毒溯源是科學問題,應由全球科學家合作開展有關工作。中方邀請世衛組織國際專家組來華,是雙方科學家之間就溯源問題開展的科學合作,目的是為防範並更好應對今後可能出現的類似公共衛生危機。中方對此一直持積極態度。

華春瑩指出,我們注意到一些人發表了不負責任的言論,我們必須對此高度警惕。借病毒溯源問題進行政治操弄、作秀和炒作,只會對正常的溯源國際合作造成幹擾。這是我們不願看到的,也是國際社會不能接受的。(總臺央視記者 申楊 孔祿淵)

相關焦點

  • 駐法大使館:在病毒溯源問題上,還有哪個國家接待過世衛專家考察?
    曾多次發漫畫諷刺美國政客的中國駐法大使館,再次發出「靈魂拷問」,14日以《停止政治操弄,讓新冠病毒溯源回歸科學本源》為題發文,一針見血地指出:「在病毒溯源問題上,還有哪個國家接待過世衛專家考察?哪個國家比中國做得更多?」駐法大使館官方推特當天也發帖,專門點出這句話,並在推特頁面置頂了法語全文。
  • 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
    世衛組織呼籲勿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而是基於科學展開研究,以科學態度推動病毒溯源和國際合作。對此,在11月30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世衛組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冠病毒溯源是科學問題,病毒在何時、何地打破物種界限等問題目前尚未破解。世衛組織密切關注各類科學線索,以科學態度推動病毒溯源和國際合作。一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出現。
  • 譚德塞:不要把病毒溯源政治化
    世衛11月30日再次強調,他們會儘可能找到新冠病毒的源頭,並呼籲批評者不要繼續將這個議題「政治化」。中國外交部則重申,中國對調查新冠起源採取開放透明的態度。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已有超過146萬人喪命於新冠病毒,並有將近6300萬人感染病毒。過去數月,世衛不斷努力要派國際專家團隊至中國針對新冠病毒的起源,以及病毒一開始如何感染人體進行調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同一天表示,在新冠病毒溯源問題上,中方本著開放丶透明丶負責任的態度。
  • 研究稱新冠病毒去年9月已在義大利傳播 趙立堅:再次印證病毒溯源是複雜的科學問題
    中新網北京11月17日電(李京澤)近日,義大利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在去年9月就開始在義大利傳播。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這再次印證了病毒溯源是一個複雜的科學問題,應由科學家在全球範圍開展國際科學研究與合作。
  • 研究稱新冠病毒去年夏天或已在意傳播 趙立堅:再次印證病毒溯源是複雜科學問題
    【研究稱新冠病毒去年夏天或已在意傳播 趙立堅:再次印證病毒溯源是複雜科學問題】據義大利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新冠病毒在義大利的傳播時間可能要追溯至2019年夏天。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已看到、聽到國際上不斷出現的新冠肺炎暴發時間、地點的報導。
  • 新冠傳播新發現引眾多關注,外交部:再次印證病毒溯源是一個複雜的科學問題
    此前,多國的多個科學研究都表明,早在去年12月武漢出現疫情之前,新冠病毒就已在多國出現。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7日表示,這一消息再次印證病毒溯源是一個複雜的科學問題,應該由科學家在全球範圍開展國際科學研究合作。「可能重塑疫情大流行歷史」「忘記武漢吧!令人震驚的研究結果表明,早於2月之前的5個月新冠病毒就已經在義大利出現了。」
  • 研究稱新冠病毒去年夏天或已在意傳播,趙立堅:再次印證病毒溯源是複雜科學問題
    據義大利《晚郵報》15日報導,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該國2019年9月採集的居民血液樣本中已測出新冠病毒抗體,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在義大利的傳播時間遠早於今年2月,可能要追溯至2019年夏天。
  •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袁志明回應新冠病毒溯源等問題
    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題:「給溯源研究一個理性環境」——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袁志明回應新冠病毒溯源等問題新華社記者「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要由科學家用科學事實和證據說話。」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袁志明說。日前,袁志明接受新華社採訪,就病毒溯源、信息公開、科研現狀等問題作出回應。
  • ...部發言人趙立堅17日表示,這一消息再次印證,病毒溯源是一個複雜...
    【研究稱新冠病毒去年夏天或已在意傳播,趙立堅:再次印證病毒溯源是複雜科學問題】據義大利《晚郵報》15日報導,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該國2019年9月採集的居民血液樣本中已測出新冠病毒抗體,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在義大利的傳播時間遠早於今年2月,可能要追溯至2019年夏天。
  • 英國首相想把新冠病毒歸咎於中醫:趙立堅冷笑回應
    【英國首相想把新冠病毒歸咎於中醫
  • 勿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
    本報布魯塞爾12月1日電(記者張朋輝)日內瓦消息:當地時間1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應避免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譚德塞表示,對新冠病毒進行溯源可以幫助我們防止新的疫情發生,世衛組織將盡一切努力進行病毒溯源,這是一個技術問題。然而,當前一些人將此問題政治化。應以科學為基礎開展病毒溯源工作,世衛組織正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以及多國科學家就此展開合作。
  • 英國首相想把新冠病毒歸咎於中醫,趙立堅當場發出一聲冷笑
    12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提問稱英國首相詹森似乎要把新冠病毒歸咎於傳統中醫。對這樣的污衊,趙立堅先是冷笑了一聲。隨後,他表示,我們已經多次重申相關的立場,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需要科學家經過細緻嚴謹的研究之後,得出經得起檢驗的科學結論。
  • 世衛組織:勿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
    世衛組織—— 勿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 人民日報布魯塞爾12月1日電 (記者張朋輝)日內瓦消息:當地時間1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應避免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
  • 世衛組織:勿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
    本報布魯塞爾12月1日電 (記者張朋輝)日內瓦消息:當地時間1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應避免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譚德塞表示,對新冠病毒進行溯源可以幫助我們防止新的疫情發生,世衛組織將盡一切努力進行病毒溯源,這是一個技術問題。然而,當前一些人將此問題政治化。應以科學為基礎開展病毒溯源工作,世衛組織正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以及多國科學家就此展開合作。
  • 世衛組織——勿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
    本報布魯塞爾12月1日電(記者張朋輝)日內瓦消息:當地時間1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應避免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譚德塞表示,對新冠病毒進行溯源可以幫助我們防止新的疫情發生,世衛組織將盡一切努力進行病毒溯源,這是一個技術問題。然而,當前一些人將此問題政治化。應以科學為基礎開展病毒溯源工作,世衛組織正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以及多國科學家就此展開合作。
  • 來論丨偽科學溯源,無法理索賠:美國把疫情政治化反作繭自縛
    從偽「科學溯源」到無法理索賠,政治病毒一步步蠶食的是人類抗擊疫情的共同努力,一點點洶湧的是反多邊主義的逆流。如果美國部分政客繼續把病毒當作武器而非敵人,繼續漠視生命,罔顧團結合作的大勢,最終只能自食其果。
  • 外交部:當前對新冠病毒起源下確定性結論為時尚早
    針對當前備受關注的新冠病毒的溯源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今日(2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時表示,國際上的初步研究結論,尚不能明確新冠病毒的初始傳播路徑。因此現在就新冠病毒的起源下確定性的結論,沒有科學證據,也有違科學精神。
  • 外交部:中方繼續支持各國科學家開展病毒源頭和傳播途徑的全球科學研究
    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記者成欣)針對有報導稱牛津大學專家認為新冠病毒並非起源於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9日說,有關報導再次印證了病毒溯源是一個複雜的科學問題,應由科學家在全球範圍開展國際科學研究與合作,中方繼續支持各國科學家們開展病毒源頭和傳播途徑的全球科學研究。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英國《每日電訊報》近日報導了一名牛津大學專家的觀點,認為新冠病毒並非起源於中國。
  • 曾光:病毒溯源應該適可而止,不可能徹底搞清楚|鳳凰《封面》
    (以下內容節選自曾光: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不要有點風吹草動就心慌|鳳凰《封面》 )《封面》:現在仍有部分國際輿論說武漢當時沒有做好防控,對於疫情的擴散有一定責任。現在義大利、西班牙發現汙水中有病毒,要早於武漢疫情爆發的時候,這說明病毒是不是也在這些國家隱匿地潛伏、傳播。在中國爆發,說明中國一開始的疫源地被汙染的比較嚴重,它具有疫源地的特點,但是疫源地不等於起源點。《封面》:世衛派出的專家組可能1月就要來中國了,此前世衛要派專家組進行病毒溯源已提出過幾次,您認為在時隔近一年後,他們來中國能夠做好溯源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