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簡單介紹一下怎麼用高斯的DFT計算NMR化學位移和耦合常數,以及如何在GaussView裡觀看計算生成的圖譜。計算和可視化所用的軟體分別是G16 A.03, GV 6.0.16。
用量子化學方法計算NMR化學位移現在已經有了常用套路,DFT泛函一般選取B97-2(註:高斯關鍵詞寫作B972),基組常用pcSseg-1或pcSseg-2,更換其他泛函(如B3LYP, M062X)或基組(如6-311G**),結果精度在統計意義上是不會比上述常用搭配要好的。當然,如果體系很小或土豪機器配置很高,用得起cc-pVQZ基組,那自然是用QZ更好。
與實驗上的1H-NMR化學位移需要用到標準物質四甲基矽烷(TMS)一樣,理論計算上也需要分別計算TMS與目標分子中氫的核磁屏蔽數值,然後相減就是目標分子中氫的核磁化學位移。下面展示的是TMS分子的高斯輸入文件
%chk=TMS_def2TZVP_opt.chk%mem=16GB%nprocshared=28[空行]geometry opt of TMS at Td point group [標題行,可瞎寫][空行]0 1Si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C 0.00000000 0.00000000 1.94000006H -0.87364980 -0.50440195 2.29666647H 0.87364980 -0.50440195 2.29666647H 0.00000000 1.00880390 2.29666647C -0.00000000 -1.82904960 -0.64666669H -0.87364980 -2.33345189 -0.29000077H -0.00000000 -1.82904994 -1.71666493H 0.87364980 -2.33345189 -0.29000077C 1.58400341 0.91452480 -0.64666669H 1.58400372 0.91452497 -1.71666493H 1.58400372 1.92332887 -0.29000077H 2.45765352 0.41012302 -0.29000077C -1.58400341 0.91452480 -0.64666669H -1.58400372 1.92332887 -0.29000077H -1.58400372 0.91452497 -1.71666493H -2.45765352 0.41012302 -0.29000077[空行]--Link1--%chk=TMS_def2TZVP_opt.chk%mem=16GB%nprocshared=28[空行][自行去EMSL網站上拷貝pcSseg-2基組數據,貼於此]
在GV裡構建TMS分子結構後,可以利用右鍵Tools -> Point Group工具,然後勾選Enable Point Group Symmetry,點擊右中區域Symmetrize,使結構符合Td點群對稱性,這樣所有氫是核磁化學等價的,算出來的核磁屏蔽數值一模一樣。
從上面的輸入文件可以看出,先用M062X/def2TZVP進行結構優化,後用B972/pcSseg-2算NMR化學位移。計算核磁的關鍵詞為NMR,相當於NMR=GIAO,表示用默認的GIAO方法計算。兩步任務所使用的泛函和基組不要求一致。這有兩點原因:(1)幾何結構的描述上B97-2泛函未必是最好的;(2)pcSseg-2基組挺大的(比cc-pVTZ還大),拿它算單點還行,做結構優化時間就比較長了。如果將來研究的體系比較大,無論是TMS還是目標分子,基組建議統一降為pcSseg-1。隱式溶劑化模型的溶劑用的是氯仿,相當於實驗上的氘代氯仿。若不用隱式溶劑化模型,氣相中的結果一般也還行。
算完以後用文本編輯器(如Notepad++)打開log(或out)文件,搜索Isotropic,會發現每個原子有一處,每處等號後面的小數就是對應原子的核磁屏蔽數值,氫、碳、矽全都有(見下圖),這裡氫的核磁屏蔽各向同性數值為31.6753。Linux下可以直接用命令grep 'H Isotropic =' xx.log搜索、列印到屏幕上。
接下來我們以丙酮分子為例,計算其1H-NMR化學位移。丙酮分子的輸入文件與TMS類似,這裡就不貼出了。同樣,在構造丙酮分子之後可以選擇點群工具使結構對稱化為C2v點群;不做對稱化、直接優化也行。要注意的是,對稱化這一步並不能保證最後的優化結果被高斯識別為C2v點群,可能會有微小的偏差;嚴格的C2v點群需要使用內坐標定義分子結構。上面的TMS分子優化後仍保持Td點群是湊巧的。下圖展示的是從丙酮輸出文件grep出的結果
3 H Isotropic = 29.3619 Anisotropy = 4.82534 H Isotropic = 29.2212 Anisotropy = 4.20415 H Isotropic = 29.8594 Anisotropy = 6.64857 H Isotropic = 29.3618 Anisotropy = 4.82498 H Isotropic = 29.2211 Anisotropy = 4.20449 H Isotropic = 29.8594 Anisotropy = 6.6487
可以看出左側3個氫(3,4,5)與右側3個氫(7,8,9)有十分微小的差異,這是略微偏離C2v點群造成的,影響可以忽略。但是3,4,5三個氫的數值怎麼會不相等呢?實驗上只有一個甲基氫的峰。這是由於我們計算的只是一個靜態結構,室溫(至0 ℃範圍均可)時丙酮分子中的甲基是可以自由旋轉的,因此實驗測得的是大量不同構象(符合玻爾茲曼分布)下的統計平均結果。如果是凝聚相下大分子中化學位移的計算,是要通過跑MD從軌跡中選取幀數進行統計平均的;不過對於常見有機小分子,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時候,我們只要簡單地把優化得到的結構中的三個氫平均一下再與TMS進行比較即可:
這相當於氫原子之間交換序號得到的local minima的構象平均。實驗上丙酮在氘代氯仿溶劑中的化學位移是多少呢?筆者不會做實驗,只好去找資料庫了,比如AIST的SDBS有機分子譜學資料庫
https://sdbs.db.aist.go.jp/sdbs/cgi-bin/cre_index.cgi
常見小分子各種譜的數據挺詳細的。同意網站搜索協議之後,搜索acetone
接下來選擇對應的細分類、溶劑、氫譜,可以看到實驗值為2.162 ppm。說明上述計算結果還是挺接近的。按照相應的流程,也可以計算13C-NMR碳譜、19F-NMR氟譜等等,只要注意對應的標準物分別是什麼就行了。不過非氫元素的化學位移值本身往往很大,因此計算與實驗相差2 ppm左右也是正常的,DFT結合隱式溶劑化模型不能苛求更高的精度了。
接下來介紹一下怎麼在GV裡看NMR圖譜(這純粹是一種直觀的圖示功能,有的同學直接把化學位移值標在相應的鍵線式原子旁也很直觀)。進入GV安裝目錄的data文件夾,找到nmr.data文件用文本編輯器打開(在修改前可以先備份之),可以看到裡面已經預存了一些標準物的NMR屏蔽值,但都是過時的方法或基組,不符合現今需要。我們可以在底下添加一些常用的標準物質
雙引號裡面是注釋,記錄是在什麼水平下算的,以防日後忘記。修改之後保存,重啟GV,打開丙酮的log文件,面板上選擇Results -> NMR,會彈出NMR譜圖對話框,依次選擇Element: H, Reference: TMS B972/pcSseg-2 ultrafineGIAO (對應剛添加的nmr.data文件內容)。
橫坐標表示NMR化學位移,縱坐標是簡併度,即表示有幾個相同的氫。上圖可以看出丙酮左右兩邊甲基的氫是對稱的;同時由於我們算的是靜態結構,同一個甲基上的三個氫不等價。如果想顯示等價的圖示效果,可以用平均值將log文件內6個氫的不同數值替換掉,再打開就會顯示等價了。GV的NMR譜圖對話框Plots菜單中還有導出圖片、導出數據及在對應原子上顯示化學位移等各種選項,這裡不就一一介紹了。
至於耦合常數的計算,只需要加上spinspin子關鍵詞,即NMR=spinspin。不過要注意的是,耦合常數計算時間是頻率計算時間的大概兩倍[1],計算量較大。我們再試一個1,1-二氯乙烷的NMR化學位移和耦合常數計算,結果總結如下:
實驗值同樣從SDBS資料庫查得,耦合常數實驗值為6.0。我們在log文件內搜索Total nuclear spin-spin coupling J,找到矩陣元(6,2),(6,3), (6,4),將三個矩陣元取平均算得5.6,這就是甲基氫與alpha位氫的耦合常數JAB,與實驗值吻合得還行。注1:筆者構建的1,1-二氯乙烷分子中2,3,4是甲基氫,6號是alpha位氫,讀者需根據自己計算時構建的序號來找對應的矩陣元。注2:截圖中D是一種Fortran雙精度浮點數的格式,相當於Python和C中的E,表示乘以10的多少次方的意思。
在結構優化之後,使用常見套路B972/pcSseg-2計算NMR化學位移和耦合常數,結果與實驗值吻合不錯。
PS1:標準物質的NMR屏蔽數值顯然只需計算一次即可,以後對同一計算級別的目標分子可以重複使用。
PS2:如果是量化新手,不妨練習一下如何找到丙酮中甲基轉動的過渡態(在優化好的結構上旋轉一個甲基60°即可作為過渡態初猜,筆者算的Gibbs自由能壘是0.07 kcal/mol)。
PS3:計算核磁時需要分別引用泛函B97-2(見高斯官網http://gaussian.com/dft)、基組pcSseg-2(在EMSL上打開基組數據時就有引用文獻),及此搭配計算NMR化學位移的文章(任一篇高水平文章,用於支持這麼做的理由)。
PS4:ChemDraw中也有預測氫譜和碳譜化學位移的功能,畫好鍵線式之後選中,菜單欄上點擊Structure -> predict 1H-NMR shifts,即點即出,對於定性、半定量地與實驗值對比,還是很方便的。
PS5:推薦一篇計算NMR化學位移的實例應用paper,DOI: 10.1021/acs.jctc.7b00380。
PS6:幾個常見譜圖資料庫https://mason.gmu.edu/~sslayden/Lab/spec-db.htm
參考資料
1. http://gaussian.com/nmr/
2. Sobereva. 《談談如何又好又快地計算NMR化學位移》
http://bbs.keinsci.com/thread-44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