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和《超凡蜘蛛俠》雙雙空降,所謂的「國產電影保護月」終於放開了對海外大片的「警戒」。而這也直接造成9天之內湧入4部好萊塢巨製的「可怕」井噴之勢。除了來自「雙俠」的正面交鋒外,科幻大製作《普羅米修斯》還要直面昨日公映的《敢死隊2》的洶洶來勢。該片儘管有絢麗的想像力以及貨真價實的3D技術,但片中血腥、重口味的鏡頭恐怕也不是非科幻迷所能接受。
故事 追尋人類起源 留足懸念
從33年前雷德利·斯科特創造首部《異形》電影以來,他也開啟了一個新的電影類型。此番,《普羅米修斯》沿襲了「異形之父」的一貫風格,更被貼上「異形前傳」的標籤。故事背景設定在21世紀末,各類匪夷所思的科技在片中都有展現。包括超智能巨無霸飛行器、擁有與人類同等智慧的機器人以及全機器操作的醫學手術。導演斯科特利用3D技術營造出了如夢似幻的浩淼星空,當「星圖全息影像」打開,星海波瀾壯闊,美不勝收。除此之外,導演對哲學命題的探討也值得深究。這是一個永恆的命題:人類究竟從何而來?當科學家從一些考古物品中發現來自外太空的秘密,他們將之視為一種神秘的邀請。當人類搭乘普羅米修斯號踏上前往外太空的「尋根之旅」,一系列厄運從天而降……在那個被認定為目的地的星球上,含有電離子的巨大風暴、氮氣二氧化碳含量超標的空氣充斥其中,還有極具攻擊力、並不友好的外星生物正在等待被喚醒。
相對於其他系列電影,《普羅米修斯》之於《異形》系列具有相對獨立的故事發展空間。對沒有看過《異形》系列的觀眾來說,這部前傳並不難懂。當然,影片還留下了大量細節亟待考證。包括那些能孕育出可怕異形的黑色原液;既然要毀滅人類,外星生物為何還要留下線索、「邀請」科學家們前來探索;而基地中突然死去的外星生物,到底經歷了怎樣的事情……片末,女主角肖博士帶著種種疑問離開,昭示了續集的可能。就像諾蘭的《蝙蝠俠前傳》系列,斯科特恐怕將在續集中逐一解讀《普羅米修斯》的種種遺留問題了。
3D 太空場景「畫面更暗」
雷德利·斯科特導演的《異形》曾多次在科幻片與恐怖片排行榜上登上冠軍寶座。在時隔33年後的《普羅米修斯》中,同樣可見斯科特用全新技術再次打造出的一場太空夢魘。據悉,影片拍攝採用全實景搭建,而整個實景搭建在拍攝《007》的巨大片場,規模浩大,甚至可容納7架以上的波音747。
作為一部全3D拍攝的影片,《普羅米修斯》從場景設置上也的確給人前所未有的空間感。包括功能齊全的普羅米修斯號駕駛艙、深邃的外星宮殿走廊、普羅米修斯號降落時揚起的細沙以及外星宮殿中全息影像投射的奔跑的外星人,無不衝擊觀眾眼球。當然也有美中不足,由於片中很多都是非自然外太空後現代場景,使得戴上3D眼鏡的觀眾連呼「畫面更暗」。
鏡頭 相當重口味,非常「噁心」!
《普羅米修斯》的北美版被評為「R級」——口味稍重,17歲以下必須由成人陪同。而刪減後的內地版實際上僅比「R級」北美版少了不到兩分鐘。片中仍充斥著不少大尺度的重口味畫面。包括女主角的自助剖腹產——在電影後半部分,懷上異形胎的女主角跑上自動醫療機,選擇外科腹腔手術,自助將異形取出。儘管內地觀眾看不到驚悚的手術正面過程,但周身血淋淋的女主角以及被取出的如章魚一樣的異形幼仔仍令人有不適感。而影片最後,當倖存的女主角跑回普羅米修斯號,來到放置自動醫療機的船艙時,早已長大成巨型章魚的張牙舞爪以及其破門而出與科學家發現的人類祖先「巨人族」糾纏在一起的畫面更令人有強烈噁心之感。
除此之外,兩位「掉隊」的科學家被蛇形異形入侵到毀滅的場景也有些許刪減。但其中一位科學家被蛇形異形纏繞,另一位在施救過程中又遭襲擊的血腥畫面同樣可怕、噁心。而女主角丈夫——科學家查理被異形細胞吸附,一夜之後被長大的異形撐爆扭曲的臉也實在讓人不敢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