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是主流硬碟接口之一,目前市面上SATA2.0和和SATA3.0都比較常見。雖然目前SATA的接口流行度顯然不能和之前比了,但是依然佔據著主流接口方案。
(超薄SATA線纜組件,配帶電源和數據連接器)一、SATA的含義
SATA全稱是Serial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級技術附件,一種基於行業標準的串行硬體驅動器接口),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碟接口規範。
二、硬碟接口的分類
在這裡我們主要介紹的兩種已經也有些「年代」了。
SATA接口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傳輸速度快,執行效率高。使用SATA(Serial ATA)接口的硬碟又叫串口硬碟,是現在主流的硬碟接口。現在絕大多數SSD都是採用SATA接口的串口硬碟。
與串口硬碟對應的是使用PATA(Parallel Advanced TechnologyAttachment)接口的硬碟。PATA硬碟叫做並行ATA硬碟,採用的是一根四芯的電源線和一根80芯的IDE數據線與主板相連接,把數據並列傳輸和成列(串)傳輸。傳輸速率由於受到並行傳輸的限制,傳輸率較低,PATA硬碟是不需要安驅動的。
(自鎖SATA線纜,直式/直式)三、SATA的優勢
(1)更強的糾錯能力
Serial ATA採用串行連接方式,串行ATA總線使用嵌入式時鐘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2)起點更高的主流規範
Serial ATA 1.0定義的數據傳輸率可達150MB/s,這比並行ATA(即ATA/133)所能達到133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高;在Serial ATA 2.0的數據傳輸率達到300MB/s,而Serial ATA 3.0已經達到600MB/s的高數據傳輸率。SATA規範均保留了多種向後兼容方式,在使用上不存在兼容性的問題。
(3)帶有熱插拔功能
利用這一功能可以更加方便的組建磁碟陣列。串口的數據線由於只採用了四針結構,因此相比較起並口安裝起來更加便捷,更有利於縮減機箱內的線纜,有利散熱。
(SATA延長線纜,公頭/母頭)四、SATA 2和SATA 3的區別
SATA 3傳輸速率可以達到6Gb/s,而SATA 2接口的傳輸速率則為3Gb/s。理論上,SATA 3接口是SATA 2的2倍。
SATA 2和SATA 3主板硬碟接口外觀基本相同,不過很多中低端主板中採用SATA 2和SATA 3雙接口混合模式,像AMD平臺的A75,Intel平臺的B75、H81、B85主板均為SATA 2SATA 3雙接口混合模式,而一些中高端主板,如A88、H87、Z87等主板則全為SATA 3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