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形尺寸、接口、厚度等認識筆記本電腦硬碟。硬碟尺寸:硬碟的尺寸以硬碟內部碟片尺寸為準,桌上型電腦硬碟是3.5英寸直徑的碟片,業界就省略尺寸和直徑,直接簡稱3.5寸硬碟,而市面上目前95%以上的筆記本電腦採用了2.5寸硬碟,極少量是採用1.8英寸硬碟的超便攜筆記本產品,因1.8英寸硬碟大多集成在主板上,升級困難,因此這裡不考慮這種情況。俗稱的筆記本電腦硬碟就是指2.5寸硬碟。最新的固態硬碟、SATA脫離了這種按照尺寸劃分硬碟的方法。
筆記本的硬碟厚度:在相同尺寸的筆記本機械硬碟中,還有硬碟厚度區別。2.5英寸電腦硬碟有9.5mm、12.5mm和17.5mm三種厚度規格,後兩種已經被淘汰,升級早期的筆記本電腦要注意厚度問題,否則可能無法安裝進筆記本中默認情況下,通常介紹的筆記本硬碟都是指25寸95mm厚度的硬碟,超級本的出現,使新的硬碟厚度標準變成7mm。
筆記本硬碟接口:目前,市場上主流筆記本電腦硬碟都是新SATA接口硬碟,傳統的DE接口硬碟已經被淘汰,最新的筆記本硬碟接口是mSATA接口。(1)DE接口:也稱 Ultra ATA接口。早期的筆記本硬碟的接口方式主要是 Ultra ATA/DMA33,傳輸速率只有33MB,隨著筆記本硬碟轉速和容量的提高, Ultra ATA/DMA66/100/133也相繼運用到筆記本硬碟上。過去,絕大部分的筆記本電腦使用的是 Ultra ATA100接口,最大傳輸速率高達100MBs。
(2) Serial-ATA接口:也就是SATA接口。無論是在臺式機硬碟上,還是在筆記本硬碟上,SATA接口已是主流配置,筆記本硬碟採用SATA接口,可使接口驅動電路體積變得更加簡潔,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雖然從SATA1.0版本已經發展到SATA30版本,但這種傳輸速率提高在機械硬碟上表現得不很明顯,但在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上表現得十分突出,性能有大幅度的提高。
(3) mSATA接口:SATA接口是SATA接口固態硬碟的最新版本,它更適合超級本,因為它的厚度和體積都得到了步的縮減。實際上, mSATA(min-SATA)接口就是標準SATA的迷你版本,它通過 minI PCI-E界面傳輸信號,傳輸速度支持1.5Gbps、3 Gbps、6Gbps三種模式,與SATA接口速度完全一致。
硬碟的容量:對於2.5英寸筆記本硬碟而言,目前市面上的主流筆記本產品已經開始以320GB為標準起點,因此選擇一款性價比突出的500B或者更大容量的筆記本硬碟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市場上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硬碟是1TB的。硬碟的轉速:這是很重要的硬碟性能指標,分別有4200、5400、7200轉分鐘三種規格,轉速越高,筆記本電腦對數據的傳輸能力也將越快。當然,過高的轉速會帶來發熱量加大、噪音高、能耗加劇以及價格攀升的負面影響。
基於此,可選擇5400轉的筆記本硬碟,為極大地提高硬碟性能,建議選最高轉速硬碟。硬碟的緩存:緩存是影響筆記本硬碟性能的另外一個指標,它是數據的臨時寄存器,其容量大小與筆記本硬碟性能優劣也有直接關係,目前市面上性價比最高的是32MB緩存的筆記本硬碟。6MB緩存的筆記本硬碟是主流,8MB緩存硬碟是目前市場上的低端產品。不少硬碟沒有直接標識緩存容量大小需要根據硬碟型號查找對應資料來確定緩存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