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不如一起來看電影吧!
看慣了人類世界的恩怨情仇,不如來看看動物世界的單純質樸吧!
到目前為止,也陸陸續續出了不少以動物為主角的電影,不知道你都看過哪些呢?在此就給大家介紹盤點一下那些優秀的動物電影吧~
熊的故事L'ours (1988)
《熊的故事》在豆瓣高達9.1分,但卻是一個簡單的故事。
一頭因意外失去至親的小熊、一頭為獵人所傷千方百計想要還擊的大灰熊,兩個幹練同時內心對自然依然有著謙卑之心的獵人之間發生的故事。
熊與熊之間的試探,熊與獵人的交鋒,再進一步推及到獵人與所身處的原始森林山區自然環境之間的互動,都充滿了環環相扣的曲折性,故事感極強。
在影片的結局,兩頭熊躺在風雪滿目的山洞之中,約克眷念依偎住灰熊,在熊與熊之間,達成了最終的和諧景象。
這一段場景也成了片首場景的有機延續,生機與溫情同時不間斷地流淌在它們的命途河流裡,也引發人類關於生命、關於大自然的深深思考。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導演對於聲音的掌控,全片除了寥寥幾處用了配樂,幾乎都是自然聲的集合,在最大程度上還原了山谷的原生態觀感,代入感極強,觀影時仿佛也置身於森林,切身感受到蟲鳴、風吹和草動。
帝企鵝日記
La marche de l'empereur (2005)
豆瓣評分8.7分,電影其實只是描述了一隻小企鵝從無到有的過程。
但影片向極地之外的人展示了這個極地種群強大的一面——生育和撫養一隻小企鵝的難度,絕不亞於在極地風暴中點燃一支小小的蠟燭。
全片從一對企鵝夫婦的角度進行講述,念白娓娓道來,但擬人化的臺詞又能與畫面配合得天衣無縫,這種投入感遠超普通的動物紀錄片,更加有代入感。
雌企鵝每次只能產1枚蛋,雄企鵝負責孵蛋。
在雄企鵝的腹部下方有一塊布滿血管的育兒袋,能讓蛋在零下40度的低溫中保持在36度。
企鵝媽媽們外出覓食的時候,負責孵蛋的父親們同仇敵愾對抗寒風,它們整齊地擠作一堆,將相對較厚的脊背緩緩轉向風吹來的方向。
等到小企鵝出殼後,它們又要提供第一口食物——那是四五個月前從食物充足的地區向繁殖地出發時儲存在體內的。它們必須等到媽媽們返回繁殖地才能離開。
企鵝以往都是活潑可愛又笨拙的形象,但是大自然如斯殘酷,靠賣萌是難以生存下去的。
這部電影讓人忍不住感嘆生命的脆弱與頑強,以及大自然的毫不留情。
當暴風雪裡的企鵝緊緊圍做一堆的時候,讓人忍不住嘆息:生存的欲望才是一個種族最大的力量。
虎兄虎弟Deux frères (2004)
豆瓣評分高達8.6分,講述了一個老虎版本的「絕代雙驕」的故事。
開頭是老虎一家溫情脈脈的生活場景。
隨著人類的介入,事故頻發,兩隻小虎面對了一次又一次的分別,都是同樣的令人憐憫落淚。
當兩隻老虎長大成熟,命運讓它們再次相遇,只不過這一次他們不再是兄弟而是同樣被困在鬥獸場裡的「敵人」,他們互相認出了對方,最後兩隻老虎歷經艱險逃出了牢籠回到了叢林。
全篇講述了孩子與成人身份轉換中遺失的美好,講述了動物與人類的關係中關於保護和包容的思考,更是講述了古老文明與現代社會中關於敬畏和尊重的重要性。
忠犬八公的故事
Hachi: A Dog's Tale (2009)
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這隻名為小八的柴犬,則是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忠誠的含義。
故事根據二戰時期真實事件改編,一位日本教授和自己的心愛的狗之間的故事。
八公是教授在火車站揀到的一隻走失的小狗。
它在教授的呵護下慢慢長大,教授上班時八公會一直把他送到車站,下班時八公也會早早便爬在車站等候。可是有一天,教授因病去世,而無法理解死亡含義的八公卻依然每天傍晚五點準時守候在小站的門前,等待著主人歸來……
也許有人會問,這樣不被主人知曉的漫長的等待有什麼意義呢?其實這不需要意義,也不需要證明,這只是小八最忠誠的愛。
小八是英雄,九年用一個姿勢矗立著火車站,這是一個普通人無法做到的。
當然,還有很多優秀的動物電影來不及一一列舉,還需要大家多多發掘。
不過動物電影的內核大多都是愛與陪伴,無論是動物之間,還是動物與人類之間,這種感情都是真真切切的。
獅子和狼太過遙遠,但是狗狗和貓咪卻是觸手可及的。
看完電影,你是否也想擁有一隻你的專屬小可愛呢?
——END——
今日互動
你最喜歡的動物電影是哪部呢?
評論區快來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