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少年的朝聖之旅 - 第8天

2021-01-15 中西隨想

古城海邊跳水的孩子

畢爾巴鄂 – 烏爾迪亞萊斯堡
2018年7月27日

「......在離開人世的時候能夠使世界變得更好。無論是培養了一個健康的孩子,種植了一個花園,或者改善了社會狀況;由於你的存在,能使哪怕一個生命呼吸得更順暢些。能做到這些,就可以了。」

       --Ralph WaldoEmerson


1

在朝聖之路上,已經走了一個多星期,行程100多公裡。最初的幾天,皮膚、肌肉、筋脈、關節和骨骼,任何一個部位都可能出問題,錯位或者拉傷。一個人走路姿勢不正確,或者有一些小毛病,平時走近路也許感受不到什麼。如果每天平均20公裡,所有的問題都可能暴露出來。

經過一個星期的磨合,皮脈筋骨開始排列順滑,身體各個部位處於最佳受力狀態,人也開始感覺舒服。這些身體的變化和感受,需要每天連續地長時間走路,才有可能體會到。

傑森再也沒有抱怨過腿腳酸痛,也不再後悔來西班牙走朝聖之路。

到達畢爾巴鄂的時候,我們的朝聖者通行證,有兩頁已經蓋滿了印章。按照每天不少於兩個印章計算,到聖地牙哥之前,我們會分別蓋70-80個印章。

手裡的朝聖者通行證沒有足夠的空間,即使兩面都蓋滿了也不一定夠用。我們可以在路上再買一本。但是經管一本通行證已經夠麻煩了。我從酒店前臺要了幾張A4白紙,摺疊好粘貼在了通行證上。

2

董事會7月27日上午8:30開始,由於有6個小時的時差,正好是西班牙時間27日凌晨兩點半。一連串會議,都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在深度睡眠中起來開會,對體力和腦力都是較大的挑戰。更不要說這次會議的議題格外沉重。

電話會議結束,已接近中午,到了酒店退房時間。我們早已把背包整理好,很快就辦好了退房手續。

離開畢爾巴鄂之前,我們參觀了遊客中心。這是迄今為止我見過的最有格調的遊客中心,古色古香,很有設計感,並且現代化。


老城的教堂只有一家開門,我們總算在通行證上蓋了教堂的章。路過畢爾巴鄂最著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館,沒有時間進去參觀,博物館的外形和廣場上的雕塑,很有震撼力。

巴斯克自治區面積最小,卻承載了西班牙製造業的半壁江山。而畢爾巴鄂及其周邊的城鎮,也都屬於工業區。為了爭取時間和避開長時間在工業區穿行,我和傑森選擇乘坐巴士,直奔下一個目的地,烏迪亞萊斯堡(Castro-Urdiales)。

畢爾巴鄂長途汽車站,隱藏在一片建築物的後面,走了好幾公裡,頗費了一番周折總算找到了。兩臺自動售票機,都處於維修狀態。在售票處排隊半個多小時,到了窗口才知道在車上購票,錯過了發車時間。好在每隔一個小時,就有一班長途汽車,直達我們當天的目的地。33公裡的路程,如果步行要一整天才能走到。坐公共汽車,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


3

烏迪亞萊斯堡是離開巴斯克自治區以後,進入坎塔布裡亞自治區的第一個主要城市。這個城市的風景美不勝收,堪稱西班牙北部海岸線的一顆明珠。市中心很熱鬧,港口裡停靠了各種各樣的船隻,一個半環形的廣場周邊,是整排的酒吧餐館,門外坐滿了遊客,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我們抵達的時候,天空在下著毛毛細雨。所有的驛棧都滿員。我們找到了一個小酒店,要價70歐元。知道我們是朝聖者,店主同意把價格降到60歐元。在朝聖之路上,有很多酒店和餐館,為朝聖者提供折扣。

我們放下背包,信步來到不遠處的海邊,參觀建造在峭壁上的城堡和教堂。中世紀留下來的古羅馬城堡和教堂,矗立在高聳的礁石峭壁上,甚是巍峨壯觀。


在回來的路上,海邊一群跳水的孩子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只見他們三三兩兩,打鬧著,嬉笑著,歡呼雀躍地從兩、三米的岸上,跳到下面的海裡,再奮力遊向遠處,然後再回到岸邊跳下去遊泳。

天上還在下著小雨,氣溫也只有20度上下。但是這些孩子毫不在意。為了跳得遠,有的孩子退後五、六米,在同伴們的喝彩聲中,奮力助跑,一躍而下。隨後,有同伴把拖鞋扔到海裡。跳水者從水裡露出頭來,抓住飄在水面的拖鞋,競相向岸邊遊去。

從上岸的地方回到跳水的地方,有大約三、四十米的距離。他們帶著拖鞋遊泳,是不願意光著腳走那20多米的石子路。

沒有家長在旁邊呵護阻撓,也沒有城管人員以維護秩序的名義制止。孩子們盡情地玩耍,十分開心。

我問傑森想不想加入,他搖搖頭。他手插在兜裡,一副縮頭縮腦、畏懼不前的樣子。看到傑森和這些孩子之間的差距,我感到一陣悲哀。中國的孩子,受到太多的保護和限制。傑森和他的同齡人,像在溫室裡成長的花朵,脆弱不堪。他和同學們每天在教室裡,很多時候連課間都不到外面的操場上活動。

他們也沒有多少機會親近大自然,很少有機會到艱苦環境鍛鍊。他們津津樂道的就是電子遊戲,正如他前幾天在路上喋喋不休的那樣。

我一邊錄像,一邊抓住機會對他洗腦。我說,這才是真正的勇敢者遊戲。連五六歲的女孩,都敢跳到幾米深冰涼的海水裡遊泳,而你這XXXX實驗小學的學生,卻縮頭縮腦,只知道在海灘上,像四五歲的幼兒一樣扒沙子。

傑森面對這些勇敢快樂同齡人,好像是感到了差距。我不依不饒地問他,你們班上的同學,有誰能像這些西班牙孩子,勇敢地跳下去遊泳?他想了想,搖了搖頭。


我把話說得很重,本意是想激勵他,不要老是沉溺於低水平的遊戲。我小時候在山裡長大,上小學前經常光著屁股在河裡遊泳,走很遠的路打柴,採摘野果,在自家的地裡種土豆,平日挑水劈柴餵豬餵雞,像他這麼大早已經承擔很多家務。


也許我不該拿自己的經歷要求他。也許遊戲不應該分高下,快樂就好。但是我頑固地認為,男孩子就應該堅強勇敢,不怕吃苦。


有這樣一個老爹,實在夠煩的。


我鍥而不捨地動員他加入這些孩子,他推脫沒穿遊泳褲。這顯然是個蹩腳的理由,因為眼前這些孩子沒有一個穿著正規的泳衣泳褲。看來他缺乏的是勇敢的精神,而不是裝備。

看見他仍然沒有參與的意思,我脫下了T恤衫,把手機錢包眼鏡裝到隨身帶的背包裡,交給他看管,自己跳進了海裡。一來要做給他看,讓他知道老爹勸說他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二來我真的很難抵制大海的誘惑。從很多年前開始,每逢遇到大海,都有下去遊泳的衝動。遊過的地方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愛琴海、死海......。

入水之前皮膚起了雞皮疙瘩,進了水反而不覺得冷,尤其是活動開了以後。由於是在港灣,沒有海浪,雖然水深,其實很安全,也很舒服。

遊了一會兒,上岸簡單衝洗了一下,跟傑森一起回酒店換衣服。一路上傑森的情緒都不高。回到酒店房間裡,我在那個小得不能再小的浴缸裡放了熱水,招呼傑森跟我一起,把凍得冰涼的腳放在熱水裡泡。

那一刻舒服極了,不一會兒,傑森的臉上又恢復了笑容,打開了話匣子。

4

晚飯就在旁邊的廣場上,有一排當地風味的飯館。一家餐館掛著古老的朝聖者畫像,招牌上寫著MarineroMeson字樣。餐館裡面的空間狹小,一進門,發現艾福德和他太太正在用餐。他們見到我們,也流露出驚喜,連忙給我們騰地方,招呼我們在同一個桌旁坐了下來。



艾福德太太給我們看了他們孩子的照片。幾年前,他們自己的孩子成年之後,收養了一對姐弟倆。弟弟當時13歲。幾年以後,孩子上了高中,被祖父母接走,但是仍然跟艾福德一家保持聯繫。


在德國,如果有的人家因為家庭暴力或者酗酒吸毒等原因,被認定為不適合未成年人成長,孩子會被強制帶出來,交給適合的人家收養。政府會為這樣的兒童提供必要的生活費,也會對收養的家庭給予適當的報酬,並且對他們定期評價和監督。


類似的制度,在美國也有。這種制度安排的理念,是把兒童看作國家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的私有財產。道理很簡單,因為營養不良,或者在有害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長大以後如果心理扭曲,危害的是整個社會,而不僅僅是他們所在的家庭。


西班牙也有法律規定,即使是非法入境的移民,都必須讓學齡兒童上學。這樣的法律規定好像有自相矛盾之處。但是從中可以領會到這些歐洲國家對兒童教育的理念。


聯想到我國幾千萬的留守兒童,官員和學者往往從社會公平的角度,看待他們的教育問題。有多少人認識到,讓數以千萬計的孩子營養不良,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對國家的前途意味著什麼。


國人喜歡口號,諸如少年強則國家強之類,但是實際的做法相差何止萬裡?德國西班牙這些歐洲國家,並沒有那些流行的口號和漂亮的說辭,但是他們對兒童的教育理念和做法,讓人不得不佩服。而我們的一些官員,愚蠢蠻橫地驅趕外來人口,拒絕接受農民工子弟入學,甚至強制關閉社會公益人士開辦的農民工子弟學校。


再就是高考的戶籍歧視。這些年經常聽小時工保姆說到她們的孩子,無論讀幾年級,都不得不提前幾年把孩子送回老家,因為北京考生和外地考生錄取的分數線不一樣。這些孩子如果繼續在北京讀中學,不得不回到原籍參加高考,到時候競爭不過當地的同齡學生。


像這樣的地域歧視和身份歧視,在全世界都罕見。教育不公平,導致她們要麼骨肉分離,要麼放棄多年離鄉背井的積累,返回原籍陪讀。各種歧視政策,何止於教育領域。


5


這家餐館的商業模式有點兒像中國的一些大排檔。已經加工成半成品的海鮮,用大盤子盛著,擺放在玻璃櫃檯上。顧客選中自己喜歡的菜品,工作人員可以馬上加熱端上來。


這樣的經營模式,對顧客的好處是所見即所得,省卻了看西班牙語菜單點菜的麻煩。我和傑森點了蝦和鱈魚,還有一种放在貝殼上烤熟的海鮮配奶酪。所有的菜味道都十分鮮美。艾福德說西班牙的食品真的是物美價廉,同等質量葡萄酒的價格還不到德國的一半。西班牙不愧是美食天堂。


櫃檯裡有一個大盤子,盛滿了一種模樣怪誕的海洋生物,英文名字和長相一樣怪異,名字叫 GooseneckBarnacles,中文翻譯「鵝頸藤壺」,一樣繞口。

艾福德說這是最昂貴的西班牙海鮮。之所以昂貴,是因為它們生長在礁石上,海水漲潮和退潮的時候,礁石受到海浪的不斷衝刷,成為這種生物的理想環境。

但是又陡又滑的礁石和巨浪的衝擊,成為捕撈這種海鮮漁民的噩夢。經常有漁民在捕撈的時候受傷,甚至喪命。難怪有人將其稱為「地獄海鮮」。

在西班牙,捕撈這種海鮮需要許可證。由於得之不易,這種海鮮價格昂貴,在超市裡也要賣到80多歐元一公斤。在飯館裡就更貴了。艾福德說如果要品嘗這種海鮮,最佳的地點是加利西亞。

加西利亞西北部海岸線有很多礁石,分布在一個叫作死亡海岸線的地方。我事後上網檢索,輸入關鍵詞「西班牙最昂貴的海鮮」,果然有非常詳細的介紹。


傑森在當天的日記裡寫道:

「老爹兩點半就起來開會,這很是影響我的睡眠。我只好趴著睡,免得被燈光照射。到八點半左右,老爹把我叫醒,接著我們便去吃早飯。早飯非常豐盛,有沙拉、燻火腿等等。我們吃的心滿意足,吃完飯我們回到房間,老爹繼續開會,我睡覺。

11點半,老爹和我出發去坐長途汽車。說是長途汽車,也就是二三十公裡。我們為什麼放著路不走,而是坐長途汽車呢?因為我們坐長途汽車這段路是工業區,如果走路的話就很沒意思,並且沒準還會受到汙染。


我們先去了遊客中心,並且蓋了章。工作人員給了我們一份當地的地圖,這時候我們才知道遊客中心離長途汽車站還很遠,有2.8公裡。而我一直張羅著去教堂蓋章,老爹便同意了。


我們在去教堂的路上吃了一個冰淇淋,進了一個教堂,蓋了章,我們開始往車站走。這時候我們才發現,我們繞了一個大圈子,現在又回到了遊客中心來了。這時大概三點左右了,我們便趕緊出發去坐長途汽車。


到車站附近時我們有些迷路,而路標也沒有明確的指向。老爹這時抱怨起來,說這兒的路標不太好。到了車站,我們排了整整二十分鐘的隊,而售票人員說票是可以在車上買的。這時候正好到了發車時間,這給我們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急急忙忙地往停車的地方趕。可偏偏就是前一分鐘發了車。


這給老爹氣的,一會兒說工作人員沒有明確說票可以在車上買,一會說我走路磨磨蹭蹭的,一會兒又自言自語就差那麼一點點!這次沒趕上車,害得我們白白等了半個多小時。


坐完了長途汽車,我們住進了一家酒店,酒店裡有私人衛生間,裡面有浴缸,還提供毛巾,這可把老爹樂壞了,因為可以泡澡了。唯一讓老爹不滿意的是只有一張床,而我到了半夜睡覺很不老實,要麼踢,要麼蹬,還把腳放到老爹的脖子上和臉上。要麼把老爹弄醒,要麼就讓老爹夢到別人拿臭烘烘的東西不讓他呼吸。


總之,老爹受不了我這樣的折磨。但到了睡覺時我們還是睡到了一張床上。」


相關焦點

  • 印度佛跡朝聖之旅I 瓦拉納西之行
    6大聖跡 (鹿野苑、菩提迦葉、王舍城、那爛陀、舍衛國、拘屍那迦),佛教經典中的共有「8大聖地」,我沒有去佛陀重返人間的僧伽施,而是去了那爛陀,一是我對佛教中「神力」的類似傳說部分不感興趣,二是僧伽施太遠,不方便囊括入環線內,而那爛陀作為歷史上最著名的佛教大學,許多大乘經典都出自這裡,並且行者的祖師之一玄奘大師曾經在此留學多年,也是在這裡獲得了「大乘天」的稱號。
  • ...奉節縣長祁美文推薦了四條旅遊線路:壯美三峽之旅、詩詞朝聖之...
    8月3日20:00,奉節縣長祁美文將以主播的身份向大家推薦奉節。那麼,祁美文推薦的奉節的美景、美文、美食、雅宿和好物都有哪些?那條旅遊線路讓你心動不已?「3 個關鍵詞」定位奉節前世今生"奉公守節」。據祁美文介紹,三國時期,蜀漢先主劉備兵敗夷陵,一病不起,在白帝城將家事國事盡皆託付給諸葛亮。
  • 衰漫畫:阿衰為棉花糖跨過山和大海,追到布達拉宮,完成西藏之旅
    導語:近來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別人分享的西藏朝聖之旅,懷著敬畏的心,徒步旅行在川藏線上,淨化著心靈,忠實著信仰,去完成這個偉大的旅程,確實令人的敬佩。阿衰在《阿衰online》漫畫裡,阿衰為了一塊棉花糖,跨過山和大海,追到布達拉宮,也完成了西藏朝聖之旅這一偉大的壯舉。而且是輕裝上陣什麼都沒帶,真是讓人欽佩不已。阿衰只想說,你們都弱爆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佛國天堂覽景致 峨眉山祈福朝聖靜心之旅
    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亦稱「佛國天堂」,普賢菩薩示相之地。朝拜普賢,寓意成功、平安。已經為代表的峨眉山上段山好比普賢菩薩的頭,寓意「佛」,表徵朝聖之中心;以萬年寺為代表的中段山好比菩薩的心臟,寓意「法」,表徵菩薩修學行持之中心;以報國寺為代表的低段山好比菩薩的腳,寓意「僧」,表徵培養僧才,峨眉山朝聖之基礎。
  • 09「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羅·柯艾略
    男孩出現在他店裡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預兆。日子一天天過去,錢櫃裡的錢越來越多。僱用了一個西班牙人,老闆一點也不後悔,即便男孩現在掙的錢比他應該掙的要多。當初老闆一直認為,僱了男孩,生意不會有什麼變化,於是答應給男孩較高的佣金,直覺告訴他,男孩很快就會回去放羊。「你為什麼要去金字塔?」老闆問,他想轉移有關陳列架的話題。
  • 《國家地理》全球二十大徒步聖地,中國西藏排第一,朝聖岡仁齊波
    NO.01 朝聖岡仁齊波(中國西藏) 適合人群:尋求精神啟迪者在2001年時,有一個西班牙探險隊計劃登上岡仁齊波,Messner建議他們去找尋一座更難攀登的山。儘管中國政府在朝聖路上修了公路——轉山,這座山依然保持著從未被攀登的狀態。雖然登山是被禁的,但是轉山依然是一場重要的修行。儘管岡仁齊波不是為登山者而生,但是對於宗教人士來說,在這裡可以獲得巨大的精神支持。
  • 《我中國少年》攜百強少年亮相
    作為一檔致力於發現、培養中國新一代青少年人才,傳承發展中華科學技術力量的大型原創智力競技節目,河北衛視《我中國少年》即將於4月28日(本周六)21:20首播。感受少年們青春活力的同時,又將有怎樣精彩激烈的腦力大戰上演讓外界十分期待,觀眾又將pick哪位少年?  百強少年學霸雲集 世界級榮譽五花八門  即將在《我中國少年》舞臺上亮相的全國百強少年,雖然年齡不大,但卻都已經有了非常豐富的成績與經歷。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個追求夢想的故事,緣何風靡全球?
    上世紀80年代,保羅·柯艾略曾歷時3個月,徒步行走近600公裡,從法國南部穿越庇里牛斯山,至西班牙西北部城市「聖地牙哥」朝聖。相傳耶穌門徒雅各曾在西班牙傳教7年,死後便安葬於此。因此,「聖地牙哥」這座城市成了中世紀著名的朝聖地之一。翌年,柯艾略以此為素材,出版紀實小說《朝聖》,並且大獲成功。
  • 西媒分析穆斯林為何要到麥加朝聖
    參考消息網9月25日報導 西媒稱,為了紀念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穆斯林一生中至少要前往麥加朝聖一次。朝聖是伊斯蘭教規規定信徒的「五功」之一。大多數穆斯林會在傳統的宰牲節之前赴麥加朝聖。據西班牙《阿貝賽報》9月24日報導,每年這個時候,來自印度尼西亞、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美國、印度、中國和歐洲國家的穆斯林扶老攜幼、拖妻帶子一同踏上朝聖之旅。他們身穿象徵著純潔的白色長袍,首先要做的就是繞著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地方——「天房」走上7圈。根據伊斯蘭教的傳統,天房是由伊斯蘭教聖人建造的。
  • 最強大腦第8季,選手太水?孫葉芃少年很「凡」不賣慘
    第8季,第1期,只記住了孫葉芃如果看這樣的一個人生版本:先天性脊柱裂,出生就被告知,如果不做手術會有生命危險,做了手術存活下來的機率不大,勸父母放棄這個孩子,再生一個,但是父母沒有放棄,出生60天做了第一次手術,此後十餘年做了不少於10次的手術,這個孩子活了下來。你會說什麼?真好,父母真好,孩子很幸運,他一定活得很艱難吧?
  • 香格裡拉朝聖之旅——「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
    香格裡拉從獨克宗古城出來,沿著香巴拉大道前行,有著「小布達拉宮」美譽的噶丹·松贊林寺就在前方,驅車十分鐘就來到了這個讓我異常嚮往的地方。松贊林寺完整地欣賞過了這特殊的松贊林寺,我走近它,近距離地觀賞它那迷人的美麗,作為一個探尋建築的人。它漢、藏結合的建築風格深深地吸引著我。松贊林寺的扎倉、吉康兩大主寺建於全寺的中央,也佔據了全寺的制高點。
  • 盲童張文升榮獲杭州市第十六屆「美德少年(新時代好少年)」稱號
    據「杭州發布」消息,射陽縣助殘志願者聯合會小志願者、盲童張文升榮獲杭州市第十六屆「美德少年(新時代好少年)」稱號。這是張文升的個人榮譽,也更是射陽助殘會的集體榮譽!如今,你還是從前那個少年,那個不斷追求夢想、不斷拼搏的少年。未來,我們一起陪你長大!張文升(小名文文)男,漢族,出生於2006.01.23鹽城市婦幼保健院,現居住在射陽縣城某小區。目前就讀於浙江省盲人學校七年級(一班)。
  • 專訪尼泊爾代表團:望大理人去尼泊爾朝聖
    編者按:2014年11月1日,為期3天的「2014崇聖(國際)論壇」在雲南大理舉行。
  • 【風情國旅】日光之城--聖域天堂,西藏朝聖之旅.
    4日 第一期 7月16日第二期 8月4日 第三期 8月13日第四期 9月6日 第五期 9月18日第六期川藏線介紹川藏線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更是一個可以讓時間慢下來的「休閒之都」。可自由在「三大歷史街區」之一的寬窄巷子裡品嘗最正宗的川味小吃。
  • 從《一個人的朝聖》到《朝聖之路》: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死亡
    「朝聖」一詞起源於宗教,在幾乎每個宗教信徒的心中,都會有一個特定的地方是他們心之嚮往的。所以,虔誠的信徒們從自己所在地出發,以徒步或者騎行等形式向心中聖地出發。《一個人的朝聖》發生在英國,講述的是一位退休老人徒步穿越英國去看望臨終老友的故事,而《朝聖之路》中,則是一位刻板的醫生老年喪子,他毅然決然地背起兒子的登山包,替兒子走完了沒有完成的朝聖之路。
  • COCOTREE棵棵樹×中國航天中國火箭,破天席捲上海時裝周
    COCOTREE 棵棵樹大膽地將街舞與滑板運動等當下年輕人熱愛的街頭文化,運用進服飾設計中,並鼓勵每一位少年做個性的自己,同時傳遞街舞、滑板運動的街頭精神——正向、多元、探索的信念。作為新生代潮牌的代名詞,COCOTREE 棵棵樹將繼續探索與突破,時刻保持當下潮流少年的姿態。
  • 神秘「納斯卡線條」來自遠古朝聖的信徒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日本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揭開了秘魯沙漠「納斯卡線條」之謎,這些不同類型圖案構成的地質印痕是由前往一座遠古寺廟的兩支不同朝聖人群建造。  但是這些地質印痕的用途可能隨著時間變遷而改變,日本科學家指出,最早期的納斯卡線條是由朝聖者建造,他們可以沿著朝聖路線觀看到這些圖案。
  • 豆瓣超火的《一個人的朝聖》,到底寫了什麼,讓人淚流滿面?
    前幾天看了一本書《一個人的朝聖》,很雞湯的書名,但說的卻是主角哈羅德的一段徒步之旅。經過一個又一個郵筒,越走越遠,最後,他從英國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東北,橫跨整個英格蘭。87天,627英裡,只憑一個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會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