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壠大白蟻的生物學】
- 土壠大白蟻是熱帶、南亞熱帶地區的一種土棲性白蟻,但蟻巢一部分築於地面以下,一部分隆起於地面上,如墳墓狀,高度可達1m,底徑可達2m左右。
- 土壠大白蟻生活的地區屬熱帶季風性氣候,有明顯的乾濕季,一切氣候要素變化,依耐於雨季的來臨。
【工蟻和兵蟻】
- 土壠大白蟻的工蟻和兵蟻均有大小兩型,分別稱大工蟻、小工蟻與大兵蟻、小兵蟻。
- 一個土壠大白蟻蟻巢內有工、兵蟻11頭左右,其中大兵蟻約1700頭,小兵蟻約17000頭,- 大工蟻約50000頭,小工蟻約41000頭。
【蟻王和蟻后】
- 土壠大白蟻的蟻王和蟻后是由有翅成蟲經分飛脫翅而來,一般每個巢群僅有一對,但也有1王2後、2王2後、3王3後同居在一個王宮中生活,最多的有5王5後。
- 土壠大白蟻無補充蟻王、蟻后,當原始型蟻王、蟻后因故死亡後,巢群開始衰退。
【土壠大白蟻在地表活動】
- 在地表活動時,一般都隱身於泥線、泥被下,但在5月中旬的陰天,能見到成群結隊的土壠大白蟻在地面作露天大遊行。
- 遊行隊伍主要由工蟻組成。每一工蟻口內,都銜著小塊葉片,迅速前進,運往巢內,行列兩側,每隔一定距離,有排列整齊的兵蟻守衛。
- 有翅成蟲在5~6月間下午或晚上大雨前後分飛。分飛時,由工蟻打開分飛孔突的泥帽,兵蟻把守洞口,有翅成蟲飛完後,工蟻銜泥將孔洞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