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k 45nm 酷睿2四核處理器Q9300性能測試

2020-11-23 中關村在線

  在2005年英特爾Pentium D處理器把我們帶進了多核多線程的世界,2006年英特爾又首先推出65nm基於Core架構的四核處理器。到目前為止,四核處理器在中國已經出貨超過100萬顆。隨著多核產品的推廣,而桌面級的多核應用也開始萌芽,Divx、Sony Vegas、3DS MAX9等產品已經現實多線程優化,人們可以在這些「先驅軟體」中體驗到多核處理器帶來的並發執行優勢。這些都表明了:消費級高效計算依然在保持著高速發展態勢,更多的Server級應用正在往消費級遷移,並行處理、虛擬化、高級內存管理技術等對處理器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而High-k 45nm新技術的推出,使電晶體的性能提升~20%,漏電流降低90%。在相同的架構下,High-k 45nm 的處理器性能大大提升,同時功耗大大降低。

  Intel於今年第一季度發布了High-k 45nm Penryn四核心的最低價產品:Core 2 Quad Q9300,代替目前的65nm Q6600成為入門級四核處理器。和Q6600相比,官方定價同樣為266美金,而Q9300將前端總線提升到了FSB 1333MHz,主頻為2.5GHz。目前的3系列晶片組都能支持FSB 1333MHz,到時Intel還會發布4系列晶片組全面支持High-k 45nm處理器。

  自酷睿架構產品發布以來,英特爾處理器在高端市場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尤其是High-k 45nm Penryn推出,更是沒有對手。


  Q9300的CPU-Z檢測信息。由以上截圖我們可以看到,Intel Core 2 Quad Q9300的核心研發代號為Yorkfield,採用45nm製程工藝生產,C0步進,支持SSE4.1多媒體指令集,2x3M的二級緩。

  由於全面支持High-k 45nm CPU的Intel 4系列晶片組的要在今年二季度推出,此次採用已發布的Intel P35原裝主板來測試。

【→測試平臺以及說明←】
 

組件

配置

處理器

英特爾 酷睿2 四核Q9300

主板

英特爾 DP35DP

晶片組

P35 + ICH9

內存

威剛(紅色威龍) DDR2-800 1G x 2

硬碟

希捷 7200.10 250G

顯卡

NVIDIA Geforce 8800GTS

顯示晶片驅動版本

Forceware Release 169.25

散熱系統

CPU盒包風扇

作業系統

Windows Vista Ultimate 32-bit

  在本次測試過程中,我們將使用簡體中文版Windows Vista Ulitmate 32-bit版本的作業系統,利用Vista 「SetAffinity...」可以關閉任意內核的功能來比較同頻四核對比雙核的性能優勢。即Q9300工作在雙核和四核的時候,其軟體與硬體都相同的情況下。本測試並不對作業系統進行任何優化,用以獲取最大的系統穩定性與兼容性。所有測試軟體運行過程中均使用「Vista」默認桌面主題和「最佳效果」,關閉屏幕保護、休眠、系統還原以及自動更新等功能,並統一使用公版主板和顯示晶片組驅動程序,為獲取最為真實原始的客觀評測數據提供基礎。

  對於測試工具,本次測試有別於常規的3DMark, PCMark的測試。本次採用Cinebench10,光線追蹤、DX10遊戲失落的星球(Lost Planet)、影視剪輯快手(VirtualDub)來分別測試。分別對應圖形處理性能,未來遊戲引擎性能,DX10遊戲性能以及SSE4功能的測試。相比3Dmark, PCMark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性能測試部分←】

  1. Cinebench10 演示


 
  Cinebench10 是一項測試圖形渲染的軟體,主要測試的是CPU的渲染能力。在目前的工業和專業圖形設計以及個人圖像編輯中都用到大量的渲染功能。由於涉及到大量的運算工作,目前很多的專業圖形設計都是使用了專業的雙路伺服器來做運算平臺,即便如此有的渲染工作還是需要幾天甚至一個多星期的時間。

  點擊左側的「Rendering (xCPU)」開始測試,

  這是四個內核在同時工作的情形。
 
  測試完成後,會觀察到測試時間和得分,如下圖所示:
 
  在四核同時工作的時候,渲染花了91秒 的時間。

  • 現在,按「Ctrl+Alt+Delete」打開任務管理器,點擊「Processes」,找到進程「CINEBENCH R10.exe」,右擊該進程,選擇「SetAffinity...」,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CPU2」「CPU3」前面的勾去掉,點擊「OK」保存修改,如下圖所示:

 
  此時,進程「CINEBENCH R10.exe」就只有兩個內核在工作了。CPU工作主頻是一樣的,軟體和硬體平臺都完全一樣。

  重新點擊左側的「Rendering (xCPU)」,開始測試,觀察測試時間和得分,並將該結果與四核同時開啟時運行的結果進行對比,參考結果見下圖:


 
  這時,關閉兩核的Q9300花了171秒的時間才渲染完同樣的一幅圖。

  2. 光線追蹤(Ray Tracing)。看過《指環王》電影的玩家都會為電影中恢宏的場景以及逼真的人物造型所震撼,但如果電腦遊戲中也能實現像《指環王》電影中一樣的場景會怎麼樣呢?絕對真實的光線效果、完全仿真的紋理皮膚、遊戲中的所有一切都仿佛真實生活中的一切…

  一項名叫光線追蹤(Ray Tracing)技術就可以幫助我們實現以上的夢想,該技術在Quake3:Ray Tracing、Quake4中已成功應用。

  我們利用FRAPS來測試光線追蹤的FPS速度.

  • 可執行文件「arauna」開始運行光線追蹤程序,可以得到50FPS的速度,如下圖所示:

  • 按「Ctrl+Alt+Delete」打開任務管理器,點擊「Processes」,找到進程「arauna.exe」,右擊該進程,選擇「SetAffinity...」,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CPU2」「CPU3」前面的勾去掉,點擊「OK」保存修改,如下圖所示:

  • 此時,FPS顯著下降,只有27FPS, 如下圖所示:

  下面的測試時DX10遊戲的測試。

  3.失落的星球(Lost Planet). 利用其「PERFORMANCE TEST」的測試。其中有兩個測試的場景「Snow」 和 「Cave」,「Snow」 主要測試顯卡的性能,而「Cave」主要測試CPU的性能。

  四核同時工作的時候, 「Snow」 和 「Cave」 場景的FPS分別是91FPS 和 70FPS

 
  同樣利用打開任務管理器的 「SetAffinity...」選項關閉兩個內核,同頻雙核的結果如下:


 
  Snow場景FPS沒有改變, 而Cave 得分只有47FPS.

  4.SSE4指令集測試

  我們知道2008年底之前,只有Intel的45nm 才有SSE4指令集. SSE4指令集是在現有Intel Core架構的SSE3基礎上新增加了47條多媒體指令。到底SSE4的性能相比SSE2,SSE3有多大的提升呢?

  我們利用了影視剪輯快手(VirtualDub) V1.7.6來測試具有SSE4指令集的Q9300的性能。

  我們選擇了一段NBA的MPEG視頻,將其轉換為AVI的格式。

  選擇「Video—>Compression…」,彈出對話框,選擇「Divx?6.7Codec(4 Logical CPUs)」,然後點擊「Configure」按鈕,如下圖所示:

  • 選擇「File—>Save as AVI...」,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改變文件另存為的目錄(桌面)和文件名,單擊「Save」開始文件轉換,如下圖:

  使用SSE2的選項(四核運行),需要1分12秒的時間做轉換。

  按照前面的方法重新配置Codec,如下圖所示:

  這時,使用SSE4的選項時(四核運行),只需要57秒的時間就可以將此段視頻轉換完成。

 
【→測試總結←】

 

雙核

四核

圖像渲染Cinebench10(時間越少越好)

171

91

光纖追蹤(數值越大也好)

27FPS

50FPS

失落星球-DX10遊戲(數值越大也好)

47FPS(cave)

70FPS(cave)

    Intel Core 2 Quad Q9300在同頻四核和雙核上的測試中,四核在圖像處理,未來遊戲性能和DX10遊戲性能上,四核相比雙核性能分別提升了~100%,95%,50%。可見IT業的應用將會越來越依賴於多核的處理器。

    另外,由於High-K 45nm具有SSE4的多媒體指令集。在多媒體處理無疑又增加了砝碼。(在上面的測試上,SSE4相比SSE3提升20%的性能。)

    至今為止英特爾已經擁有QX9770、QX9650、QX9770、 Q9550、 Q9450、Q9300六款High-K 45nm的四核處理器,給用戶充分的選擇空間。由於目前的四核產品價格較高,此款入門級的High-K 45nm Q9300無疑成為市場的首選。

 

相關焦點

  • 編輯教你選45納米處理器_Intel 酷睿2四核 Q9550(盒...
    剛剛步入市場65nm工藝酷睿2處理器,就因為出色的性能功耗比迅速的被市場接受,也很快的得以普及。不過隨著處理器主頻等方面的提高。65nm工藝以及無法滿足用戶對發熱以及功耗方面的需求了。於是45nm作為最有效的解決方案被推出,並且成功的佔領了市場。
  • 玩FPS要四核嗎? CSOL2處理器需求測試(全文)_Intel 酷睿i5 4670K...
    《CSOL2》遊戲原畫(圖片來自遊戲官網)    然而官方給出的推薦配置卻是Intel 酷睿2雙核處理器@2.2GHz和Geforce 8800GT、Radeon HD2900,這在網路遊戲中算是比較親民的了
  • 漏電減10倍 Intel揭秘45nm High-K技術
    Dailytech網站通過採訪英特爾高層Mark Bohr、副總裁Steve Smith確認了下一代45nm處理器Penryn家族的一些特性,包括支持SSE4、高K技術和金屬門電晶體。  目前英特爾最受人關注的就是下一代酷睿處理器Penryn。
  • 最強雙核心處理器!i3-2120性能全測試
    Bridge處理器中,酷睿i3系列憑藉良好的性能和實惠的售價收到很多網友的關注,據今年1月份的發布中,我們得知桌面級酷睿i3系列將在今年上市三款型號:酷睿i3-2100、酷睿i3-2100T和酷睿i3-2120,前兩款處理器的相關評測已經推出,今天小編帶來了最後的酷睿i3-2120的性能測試。
  • 高性價比新品再臨 AMD速龍四核880K評測
    處理器接口為FM2+,默認主頻為4.0GHz,支持智能超頻至4.2GHz。處理器支持DDR3規格2133MHz雙通道內存組合。需要注意的是,這款處理器專為獨顯平臺打造,需要搭配獨立顯卡使用。並且產品還會隨盒附帶S2.0熱管散熱器,良好的散熱性能可以為平臺提供穩定的運行環境。本次,我們將採用與AMD速龍四核880K同價位的Intel酷睿i3-4610進行對比測試,用真實的數據為大家在選購產品時提供一些參考。  對於辦公用戶來說,壓縮軟體是工作中經常需要用到的。
  • 三劍俠笑傲江湖 酷睿i5獨領風騷 新年裝機大推薦-英特爾,Intel...
    很快要跨入2010年,眼下英特爾率先向市場推出超值新三劍俠系列處理器,包括智能鑽石俠酷睿i5 - 750處理器,遊戲鉑金俠酷睿2四核 Q8300,網絡白銀俠奔騰雙核E6300。無論是雙核還是四核,在遊戲高清或者設計、影像製作等應用領域都有出色的發揮,不管是高端應用還是基本需求也都能有高性價比的表現。新年裝機用英特爾新三劍俠,我看行!
  • 22納米降臨 第三代酷睿i7性能對比測試
    既然有了 3D 電晶體全新架構撐腰,那今天英特爾推出的第三代酷睿 i7 處理器與上一代相比會有哪些進步呢,核芯顯卡的圖形性能又能提高多少?下面請大家一同進入新老平臺的對比測試環節。我們在測試前將它們自帶的獨立顯卡屏蔽掉,因此在進行圖形方面的測試時,可以保證是處理器自帶的核芯顯卡在進行渲染工作。  需要說明的是,新老兩顆處理器的主頻分別為 2.3 GHz 和 2.2 GHz,因此在後面的測試項目中,新處理器如果僅領先老處理器 5 % 的話,將被視作原地踏步,沒有任何提升,領先 10 % 以上才算有所改進。
  • 酷睿i3和i5以及i7有什麼區別
    酷睿i3可看作是酷睿i5的進一步精簡版,將有32nm工藝版本(研發代號為Clarkdale,基於Westmere架構)這種版本。Core i3最大的特點是整合GPU(圖形處理器),也就是說Core i3將由CPU+GPU兩個核心封裝而成。由於整合的GPU性能有限,用戶想獲得更好的3D性能,可以外加顯卡。
  • Intel酷睿i7-4790K處理器天津報2259元
    >酷睿i7 4790K處理器Devil's Canyon核心採用了全新NGPTIM導熱介質,並且增加了背部電容元器件,其中包括採用了全新的NGPTIM(下一代聚合物散熱界面材料)及在CPU背部增加了更多的電容元器件。
  • 屌絲攢機只看性價比 4款白菜四核U推薦
    今天我們圍繞主流攢機配置以及熱門產品給大家推薦四款高性價比四核處理器。這四款處理器擁有強勁的娛樂性能以及不錯的多任務處理能力,四核處理器已經成為主流配置,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結合處理器的性能參數去進行選擇。
  • 酷睿i7-10700K處理器天梯榜評測:朋友你的9900K掉價了
    基準性能測試預覽Sandra 2020的處理器計算測試可以測試出處理器的運算能力,一般來說核心數量和線程數量多會更佔優勢,當然實際結果也得看處理器的頻率,酷睿i7-10700K的處理器計算整數項目酷睿i9-9900K高出一些,其他方面算力基本一樣,比上代同位置的酷睿i7-9700K多了一倍的顯存所以整體計算能力高了一個檔次。
  • 英特爾酷睿i3-10100四核處理器曝光:Comet Lake或普及超線程技術
    以近日被 TUM_APISAK 曝光、出現在 Sisoftware 資料庫、面向桌面平臺的酷睿 i3-10100 處理器為例,信息表明該晶片屬於面向主流市場的英特爾第 10 代 Comet Lake-S 系列產品的一部分。
  • 酷睿i9終於降臨!這些經典i7你還記得嗎?-酷睿,i9,i7,經典,處理器...
    i7 920的平均超頻體質不但超過i7 940,也超過後來的i7 930/950/960,充分恢復Core 2早期QX 6700、E6300等處理器下克上的「光榮傳統」,其2000出頭的定價完美接替上一代超頻性能不佳的Peryn架構Core 2 Quad 9300/9450,更是把同期AMD 稍有中興跡象的Phenom II X4 940打的滿地找牙。
  • 利刃出鞘 i7 8700K i5 8400理論應用測試
    第八代酷睿桌面版本系列四核、六核處理器已經問世有一段時間了,多核心與高主頻的完美結合讓八代酷睿桌面版在諸多應用中獲得優秀的表現,給用戶帶來不同於一樣的使用體驗。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i7 8700K和i5 8400的理論與應用測試。
  • 英特爾Haswell酷睿桌面處理器i7-4790/i5-4690/i3-4360性能測試
    近日,英特爾發布了三款新型Haswell酷睿桌面處理器,分別是i7-4790、i5-4690及i3-4360,採用了更好的導熱及封裝材料,所以主頻更高、理論上性能更強。同時,9系列晶片組也一同問世,加入了SATA Express及M.2等快速存儲技術的支持,最大支持16GB的高速緩存啟動技術,整體性能更為強大。
  • 入門到高端全線處理器咋選?_AMD 速龍II X2 250(盒)_CPU...
    在被壓制了1年多的時間之後,AMD終於在壓抑中爆發了,先是在高端產品線中投入了全新的45nm工藝Phenom II四核處理器,接下來又在中端市場投放了45nm工藝Phenom II三核。什麼Phenom II X4,Phenom X4,Phenom II X3,Phenom X3,Athlon X2,如今又出現了一個Athlon II X2。那麼在這麼多的產品中,那一款才是最適合您的呢?或者說那一款產品能夠以最實惠的價格給您帶來最優質的性能呢?今天,我們就細緻的為您分析一下這AMD全新的45nm處理器。
  • Intel酷睿i5-10600K天梯榜評測:酷睿i7-8700K再世
    基準性能測試Sandra 2020的處理器計算測試可以測試出處理器的運算能力,一般來說核心數量和線程數量多會更佔優勢,當然實際結果也得看處理器的頻率,酷睿i5-10600K的表現比上代的酷睿i5-9600K好不少,畢竟線程數量多了一倍,比酷睿i7-8700K也要好不少,畢竟全核頻率要高一些,和銳龍5 3600X對比的話是互有勝負
  • Intel:友商做的不錯 但酷睿i9-9900K仍是最好的遊戲處理器
    去年的秋季發布會上,Intel推出了九代酷睿處理器,其中旗艦是酷睿i9-9900K,8核16線程,單核及雙核加速頻率可達5.0GHz,所以單核、多核性能上都創造了記錄,Intel官方稱之為世界上最好的遊戲處理器。
  • 酷睿i5 10600k對比R5 3600X哪個好 與銳龍5 3600X評測
    酷睿i5 10600k對比R5 3600X哪個好 與銳龍5 3600X評測  i5 10600k屬於intel十代i5系列的頂級型號,從規格參數上來看i5 10600k和amd的銳龍R5 3600X非常相似,都是6核12線程,也都支持超頻。i5-10600k作為一款新產品,其性能到底如何?
  • 英特爾i9-11900K處理器預計將於2021年初正式發布
    在CES2021展覽會上,英特爾展出了第11代臺式機旗艦級處理器英特爾i9-11900K,根據其展示的產品性能參數,其IPC指數(每個周期的指令)將比已經使用多年的Skylake架構的現有內核高出十幾個百分點。集成顯卡的性能將提高50%,還將為用戶提供更好的AI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