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最好,但求最貴」。這是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大腕》之中的經典臺詞。雖然,在買助聽器時,大家不會這麼做,但也有很多相似的想法,比如「最好的助聽器價格肯定也貴「、」越貴越好」,其實並非如此。今天,我儘可能用比較通俗易懂,而非晦澀難懂的術語來說明「最好的助聽器是什麼牌子?大概需要多少錢,是不是越貴越好?」這個問題,希望能夠給到需要的人一些幫助。
一、目前最好的助聽器牌子是什麼?
目前助聽器質量與性能比較受到大家肯定的,是世界五大品牌——丹麥的瑞聲達、奧迪康、唯聽;瑞士的峰力和美國的斯達克。這些都是比較好的品牌,排名不分先後。另外有一個品牌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就是德國的西門子。其實,2017年,西門子助聽器業務就已經正式退出中國市場了,其業務也轉售給其它公司,並改名運營,所以大家選擇的時候,需要儘量了解清楚相關助聽器品牌型號、晶片、售前與售後服務等,再做選擇。
二、最好的助聽器需要多少錢?是不是越貴越好?
不同品牌助聽器的價位呢,有貴的也有便宜的。目前市場上的單只助聽器價格從一千多到上萬的,甚至四五萬的都有。如果單單從功能技術上來說,四五萬的助聽器,在各項性能、平臺技術、降噪、音質、清晰度等上肯定是「最好」的。
但是這裡一定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配助聽器要根據自己的聽力情況和需求來決定,越貴不一定越好,最適合你聽力的,才是「最好」的。
三、不同品牌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助聽器?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啦,那這些品牌的區別是什麼呢?怎麼知道哪個是最適合我的呢?別急,我們先來看一下王老師的例子。
王老師今年40歲,目前還在校任職,每周都要開會,每天要給學生上課。聽損下降一年多,已確診沒法治療,醫生建議配戴助聽器。
經過熟人介紹,王老師找到了我們。王老師說,來之前有了解了下助聽器,但是只是知道個大概。有幾個意向品牌,但是不知道戴上去到底怎麼樣,如何選擇。
我們深入了解了王老師的生活及工作需求,以及主要想解決的幾個大問題,分別給王老師試戴了不同的幾款助聽器,最後,王老師選配了丹麥瑞聲達的一款機型。王老師說:「這個牌子的音質穿透力強,有力度,平時上課比較多,正需要聽這樣的聲音。最主要的一點是上課的教室比較寬大,戴這個牌子的助聽器後沒回音,很舒服。」我們知道,瑞聲達的嘯叫處理是目前世界上做的最好的。還有,丹麥的無線技術目前也比較先進,模擬了開會場景,王老師切身感受瑞聲達的品牌比其他的品牌更適合,最後選配了這款。
除了王老師,我們再來看一下李奶奶的經歷。
李奶奶聽力不好四五年了,這麼些年間一直沒有幹預,喜好就是聽音樂,常常關注身邊細小的聲響。這一天,李奶奶無意間路過我們驗配中心,經過了一系列的檢查,試戴,效果驗證覺得奧迪康品牌的助聽器很適合她,戴著也特別舒服。人多的噪音環境下聽著也不難受,非常中意。但是李奶奶聽人家說網上助聽器幾百塊錢,畢竟是第一次到我們這,也沒打算買,猶豫了再三,最後還是去網上買了一副。戴了一段時間實在是受不了了,只能放在抽屜裡落灰,只好再次找到我們,訴苦一番後說:「助聽器還是要合適自己的才行,不能光看價格,只圖便宜。買回來沒用反而浪費」。
所以你看,助聽器品牌多,價位也多,貴的不一定是對的,便宜的也不一定就是「划算的,合適的」,更不存在哪個品牌絕對是最好的。
要選擇合適的助聽器,還是要看這幾點:
1. 專業精準的聽力檢查與分析;
2. 結合生活及工作需求,以及主要想解決的問題,選擇幾款相對合適的助聽器;
3. 通過親耳試戴,與專業的調試,選擇耳朵「喜歡」的聲音。
只有經過專業的聽力檢查、驗配調試,親耳試戴之後,才能知道哪個品牌的助聽器是最適合自己的,也就是最好的,合適比價格和品牌本身重要。而很多時候聽損朋友們,都弄反了。希望大家看到這篇文章後,能夠對助聽器的品牌認知能有個更加全面、正確地理解。
我是聽力師張豔豔,在聽力康復指導和助聽器驗配領域有20多年的從業經驗,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聽力知識,哪裡有靠譜的聽力機構和驗配師,歡迎留言或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