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期:
今天原本是高考,紀念我們走過的高考。
曾經,我對所有經歷過的夏天,回憶都是美好的,就像Jay的歌詞寫的那樣「蟬鳴的夏季,我想遇見你」,「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桿上多嘴, 你說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覺」,充滿浪漫的感覺;也像宋冬野唱的「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樣回不來」一樣,有著惋惜。
高一那年仲夏,我收到了一份很棒的禮物,一個名為「仲夏」的日記本。從此,才發現夏天是個讓人悲喜交加的季節。
的確,求學生涯的每一個階段,當你開始的時候,也意味著你離結束越來越近。
校園時期身邊的人是你青春時期重要的拼圖,還是人生中行去匆匆的過客?
青春是可以讓我潸然淚下,讓我停下腳步駐足回憶的東西,很多事情,但凡與青春聯繫到一起,都不算什麼,一離開青春,原來什麼也不是。
餘華在《十八歲出門遠行》中形容成年的主人公「像一匹興高採烈的馬一樣歡快地奔跑了起來。」我們許多人的成年記憶都與高考緊緊地綁在了一起,18歲考上大學,離開熟悉的故地前往另一座陌生的城市,肆意的青春任你張揚,一切都是剛剛好的樣子。
真正的人生,不會拒絕成長的邀請。高考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考上大學,放飛自我,青春的意義也不在於這煉獄般的高三,卻一定需要這煉獄般的高三來鍛造並藉此加以最深刻的闡釋。
借夢想的微光,熬過慢慢苦旅。
八千裡路雲和月,那些艱難迷惘。
到頭來,終於不負所望,蛻變成光。
清華大學在給各類型自招落榜生的信中寫道:「人生的路口有很多,無論自主選拔,還是高考,都只是其中一個。在我們備戰高考時,我們也曾以為高考就是人生最重要的分岔路,它會決定一生
但當真正告別那段歲月後,我們發現,其實它只是人生的一個短暫階段,它永遠不能定義『我是誰』『我能成為誰』『我的人生會不會有價值』……」
未來的選擇還有很多,因為夢想還有來日方長。
Q
A
&
當我詢問身邊的人,他們都對高考有一種莫名的情感:
| 無明:很多次,當我再回想起自己高三時候的模樣,都會被那時候奮不顧身的自己與一起奮鬥的夥伴所動容,那些數不清的美好、那些回不去的遺憾、那些已經不屬於你我他的魚羊野史,像無數片段在腦海中一遍又一遍的放映著。
或許學過的東西早就忘了,但那每一首久聽不厭的晨歌、每一張凝固成永恆的相片、以及每一條屬於課室裡的便利貼,我都在用心收藏著,再回想時總會有許多惆悵。
| 悠裡:高考,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詞。回首望去,高考的時間定格在兩年前,高尚而又接地氣,神聖而又平常。
高考前和高考後去看待高考,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心態。沒高考前,總會把它看作壓力負擔,在高三的驅動之下,緊張和喘不過氣成了每個學生心中的代名詞。他們只有高考考出好成績這唯一一個目標,為此不斷地壓榨生活的時間來投入到學習之中。
高考之後,步入了大學,回頭一看發現,其實那些所有的艱苦都變成了最難忘的回憶,甚至於在自己淹沒於工作的海洋中,社會交際的繁忙中,學業的負擔中以及人生目標的迷茫中時,我們還會覺得。高考,比起大學中小社會式的個人生活,似乎還要更輕鬆……
| Limbo:想起高考,雖然早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了,但是現在回想起當初,枯燥無味的日常仍會在腦海裡呈現……
清晨,太陽初升,我揉去雙眼的惺忪,搖搖晃晃地收拾好自己,背上裝有複習資料的書包,去飯堂買了份早餐,提回教室放到一旁,拿起英語單詞本子,小聲地讀起來。不知不覺,課室裡的同學慢慢多了起來,完成了和同桌約定好的複習計劃,翻開書本,開始了一天的課程。
夜晚,在被烏雲半遮的月光下,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宿舍,在摻雜著笑聲的流水聲下爬山了床,想到今天學的還不是很明白,又擺開小桌子,打開檯燈,一點一點得琢磨今天仍未解決的問題,聽到宿管的喝罵之後才結束了一天的奮鬥。
直到如今仍能想起當年記過一頁又一頁的筆記,翻過一張又一張的試卷,討論過一道又一道的問題,開過一個又一個的玩笑,聊過一個又一個的八卦……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每當我遇到自己不敢直視的困難時,我就會閉上雙眼,想像自己是一位耄耋老人,為人生中曾放棄和逃避過的無數困難而懊悔,我會對自己說:能再年輕一次該多好,然後我睜開雙眼:
砰!我又年輕了一次,希望這次不會再逃避了。
排版 TYPE SETTING
Limbo
文案 COPYWRITING
憶君故 & 悠裡 & 無明 & Limbo
圖片 PHOTOGRAPH
網絡
監製 PRODUCER
憶君故
關注我們
嬉笑怒罵,皆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