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前些時候大寶說的賀州又驚現新「國寶」桫欏樹群嗎?
無獨有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桂山裡的鱷蜥繁育研究基地又發現了新物種——斑飛蜥。
據介紹,斑飛蜥主要分布於印度、泰國、緬甸、越南、馬來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廣西、雲南、西藏、福建等地,常見於熱帶亞熱帶森林中或低矮的山林邊緣。
在廣西主要分布在寧明,龍州,桂平,賀州境內屬首次發現這個物種,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和科研價值。
不過斑飛蜥是怎麼來到保護區的呢?據大寶了解,這隻斑飛蜥是在保護區內七星衝片區被無意中發現的,它奇特的身型和舉動驚到了護林員。隨後,這隻斑飛蜥便來到了保護區繁育基地做客。這裡有模擬野外的生存環境,小傢伙在這裡倒也怡然自得。
小傢伙個頭不大,從外表看,它整體長16釐米左右,全身長滿鱗片,有一條比頭體長約1.5倍的尾巴,體側有翼膜,翼膜張開從背面看為橘紅色,從腹部看為淺黃色,均遍布有不規則黑斑,喉下及頸側有囊狀皮膚褶襄。它行動迅速,可以爬上樹幹,向下俯衝時翼膜張開,像飛的姿態。
經初步鑑定,確定小傢伙的名稱為斑飛蜥,為鬣蜥科飛蜥屬的爬行動物,俗名飛龍、飛蜥、飛蛇。它屬於較典型的熱帶森林種類。生活於山區林間,行動敏捷,能沿樹幹上爬,借翼膜從高處向下滑。
(文章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據了解,斑飛蜥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