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看到這個標題的多數都是70後、80後、90後的大朋友了,你們多半不知道現在的00後和10後小朋友們在想什麼。
所以,我在中國科技館玩了一天,跟他們聊了聊他們的夢想。
在科技館裡,我收到了超過1000個小朋友的夢,各式各樣。不得不佩服,他們腦海裡想的可不比你少。
粗略來看,小朋友們的夢,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務實派,他們的夢想是成為某一種具體的人,天真浪漫,有著阿童木一般的勇敢。比如:
「我要當太空人。」
「我要做一個功夫大師。」
「我想當一艘戰艦的炮手。」
「我想當一名模特和設計師。」
「我想當保安。」
「我想當一個舞蹈家,在舞臺中央跳蹈。」
「希望我可以考上清華大學,有一個穩定、好的工作。」
第二種是腦洞派:不得不佩服,他們足夠敢想。
「我想當主席。」
「我想成為冰雪女王。」
「我的夢想是,有一天戰勝梅西,超越C羅,成為世界球王,雖遙不可及,但我會努力」。
「我想在月球上建築一座城市。」
第三種是小小年紀就很懂事派。這當中有許多可能讓家長都略感心酸:
「我想學習好一點,可以讓媽媽高興一點,不要讓她太勞累。」
「希望爸爸出差能快點回來。希望我能好好度過這狗血的初三。」
「先定一個小目標:賺一千萬!」(看來這個孩子應該認識一位王爺爺)
「我的夢想是學習不會困難。」
「祝我可以讀研考博,不負父母期望。」
「成為自己喜歡的人。」
「我的夢想是:1.我要隱身;2. 不被爸媽打;3. 爸媽別吵架;4. 得到免試生;5. 考試得到100分;6. 書法好;7. 學習好;8. 發大財;9. 有個豪華房」(小小年紀就經歷了很多的樣子)
總之,孩子們的夢想,或許荒誕,或許遙遠,但有沒有矯飾,純粹而直接。都說孩子是一面鏡子、一張白紙,從他們稚嫩的字跡中,我不僅僅看到孩子的,更看到了他們的爸媽、看到這個社會疲憊的一面。
最後想分享一個稍微有點沉重的細節,在當天下午有一隊從外地來北京的貧困地區小朋友,其中一個小朋友的夢想是:希望太空人叔叔能去我們學校給我們上一堂課,一位來自山西的學生。
很難想像他們那的學習條件,也很想幫助他完成這個小小的夢想。沒有留下他的聯繫方式是因為我知道,像他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而希望幫助他們的人很多。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吧,他們一定會得到大家的幫助的,比如他能從遙遠的地方來中國科技館參觀,我想這可能就是他之前的一個夢想,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