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輻射6大謠言

2020-11-30 騰訊大燕網

法制晚報訊(記者 蔡衛衛) 數據統計顯示,到2017年,全球已經有68億人在使用手機。而據美國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到2018年,中國智慧型手機用戶數量將達到13億人次,位居全球第一。

現在,手機在通訊、支付、上網等方面的便捷性,讓很多人「機不離身」,然而對於手機輻射的擔心也依然存在。據記者了解,去年3·15晚會上,央視曾現場闢謠了「手機充電時輻射最大」這一說法;《IT時報》也曾報導稱,「手機貼膜防輻射」「仙人掌能吸收輻射」等說法不靠譜。

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

所謂輻射,其實是一種能量傳遞的現象。在物理學中,一切在絕對零度(即-273.15℃)以上的物體都會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被稱為輻射。也就是說,不僅僅手機有輻射,生活中所有的物體,包括吃東西、曬太陽等都會有輻射。而手機,大多數家用電器設備,如微波爐、電視等,以及WiFi這些生活必備品都是常見的電磁輻射源。

輻射分兩種,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健康影響幾乎可以忽略,有危害的是電離輻射。

在目前已知的所有研究中,沒有證據表明使用手機輻射短期內對健康有負面影響。唯一公認的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是——組織加熱,即使用手機的時候會引起耳朵、頭部等身體區域發熱,但目前在針對這種發熱的研究中,沒有發現它對人的認知功能、睡眠、心率、血壓等多個方面有影響。

「手機輻射致癌」被否認

對於坊間「手機輻射能致癌」的說法,在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中,13個國家一起完成了一項大型流行病學研究,綜合數據分析後發現:正常使用10年手機並沒有增加患腦膠質瘤或腦膜瘤的風險。

另外,丹麥的一項涉及到358000名手機用戶的研究也發現,手機與神經膠質瘤、腦膜瘤或聽神經瘤的發病率之間沒有聯繫,即使是使用了13年或以上手機的人,也不會增加患病機率。

由於手機普及的年限尚短,因此目前的研究只能評估那些在較短時間內變得明顯的癌症。但是科學家在細胞模型或動物實驗中,也沒有發現長期暴露於類似手機輻射這樣的射頻場中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因此歐盟委員會科學委員會已經做出結論:手機輻射不會增加患有腦腫瘤或其他頭部及頸部的風險。

孕婦、兒童少玩手機

另外,由於目前手機使用者呈現低齡化趨勢,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和孕婦應該適當減少在手機輻射下的曝光量。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一個孩子從10歲開始使用手機,到80歲時會受70年手機輻射的影響。而如果從20歲才開始使用手機的話,那麼被輻射的總數就會少10年。

除了減少兒童使用手機的頻率之外,還可以儘量使用免提打電話。手機免提或者耳機都能增加人體與手機之間的距離。這樣可以減少通話時手機輻射對腦部的照射。

另外,手機在待機的狀態下基本輻射為零,但還是建議在使用手機時儘量避免在電梯內、牆角處等信號覆蓋較差的地方通話、使用耳機長時間通話、在行駛的車上通話等。尤其是在睡覺時,手機不要放在床頭,以1.5米以上距離為宜。

從1973年第一部行動電話誕生到現在,手機用45年的時間發展成了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智慧型手機普及起來之後,對於手機輻射的種種錯誤認知也是層出不窮。如「孕婦穿防輻射服保護胎兒」「仙人掌能吸輻射」等。

用完手機洗臉可祛輻射

網上曾有文章稱,如果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在睡覺前洗個臉,就可以把臉上殘留的輻射都洗去,讓人能「乾淨」地入睡。

電磁波是一種物質,看不見摸不著,電磁波不會像灰塵一樣落到身上。它的「微粒」是光子,永遠以光速運動,不是靜止的。所以,用完手機後洗個臉完全沒有科學依據。

孕婦防輻射服能保護胎兒

人們認為穿上防輻射服就可以對電磁波進行一定程度的屏蔽,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大多數孕婦都會選擇在孕期穿上一件防輻射服。

實際上,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醫師表示,孕婦防輻射服的真正作用有兩點:心理安慰,讓別人認出你是孕婦。孕婦需要警惕電磁輻射,需要避免頻繁的放射線接觸,而日常生活中的電腦、電視、手機基本上是安全的。目前無科學數據顯示防輻射服的有效性,大部分人買它是為買個心安。

手機貼膜能防輻射

一些商店裡賣的手機保護膜,有些是號稱具有「防輻射」作用的,據說貼上後可以有效減少對腦袋的輻射。其價格從十元到幾十元不等。

事實上,手機的輻射並不是只從屏幕上發出來,而是全方向的,控制其輻射並不容易,在科研項目中,通常要使用造價十萬元以上的電磁屏蔽室來阻斷這種輻射。由此可見,十元一片的防輻射貼膜根本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

仙人掌吸輻射

不少人堅信:仙人掌能吸輻射。賣盆栽的商家甚至用辦公室防輻射作為賣點。

據了解,這個謠言的傳播始於一段歷史:二戰期間美國向日本投放兩個原子彈後,生靈塗炭,但卻有一些盆栽頑強地活了下來。1976年,日本將其中一盆盆栽送給美國,時至今日,這一廣島原子彈的「親歷者」依然在異國他鄉生長良好,它象徵了頑強的生命力。

實際上,上述盆栽的存活完全不是因為植物比其他生物更耐輻射,只不過因為各種其他原因免受了核輻射的直接摧毀。「擺盆仙人掌防輻射」的說法,並不可信。

手機沒電時輻射猛增

曾經在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手機快沒電或充電時最好不要打電話,因為此時的輻射是平時百倍甚至千倍。

實際上,這裡提到的輻射,其實是手機的發信功率。一般來說,信號越弱的地方手機發信功率越大,而不是電量越弱時輻射越大,手機發信功率與電量沒有關係。

而在信號很弱的環境下,手機確實會通過加大發信功率的方式來保證正常通信,同時輻射也會升高。手機工作時的最大峰值功率和最小功率相差千倍以上,但即便最大功率工作時輻射水平依然在國家標準範圍之內。

通信基站附近輻射更大

有些小區的居民覺得離基站太近輻射大,有時甚至發生過激行為,強行要求拆除小區附近的基站。

其實,通信基站一直都「陪伴」在人們身邊,否則電話打不通,手機上網上不去。值得安慰的是,我國對通信基站執行嚴格的國家標準,以900MHz頻率的GSM基站為例,我國的標準限值是40微瓦/平方釐米,比歐洲發達國家的標準(450微瓦/平方釐米)低了十幾倍。

據權威機構測試,居民家中的輻射強度與房屋基站之間的距離沒有明顯關聯。實際上,如果真的離基站遠,不僅信號質量會變差,手機的發信功率反而會直線飆升,對於用戶來說,也就是輻射值更高了。

(法制晚報)

相關焦點

  • 還沒陽光輻射大 手機輻射初級謠言粉碎
    1信號越弱輻射越強還是靠譜的    手機的輻射問題或許是每個人都頗為關心的,畢竟輻射這種事可大可小,在這類關乎健康的問題上,大家也幾乎都採取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
  • 小恆星靠近地球輻射大,必須關閉手機?謠言又來了!
    如此看來,小恆星靠近地球輻射大,應該也是謠言了。專家:無需慌張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通過網絡搜索發現,一模一樣的「提醒」早在前幾年便在網際網路上傳開,當時全國多家媒體和多地網警都有闢謠。2016年12月,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根據網民舉報,篩選出的2016年度十大網絡謠言,其中就有這條「宇宙射線」謠言。
  • 闢謠:恆星靠近地球輻射大需關閉手機?謠言!
    告訴你其他的親愛的親人和朋友:今天晚上從12:30 - 凌晨 3:30,極度危險的、高輻射的宇宙射線將會貼近地球而通過。所以,請關掉你的手機,不要讓你的手機靠近你的身體,可能會造成傷亡或者損壞. 請告知這條消息給你關心的人,晚上記得關機,記得群發給你的朋友,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群發,電視播報中央13臺新聞!"-----假!假!假!千萬不要相信!!
  • 手機放床頭有輻射?能不能放床頭?關於輻射的4個謠言一次說清!
    昨天晚上睡覺,小編把手機放床頭,結果我媽進來的時候忽然大聲呵斥到:手機千萬別放床頭!我媽嚴肅且認真地告訴我:手機放床頭,輻射很強,會變笨,會得癌!說完手機問題,生活中還有很多關於「輻射」的謠言,這次,小編帶著大家一起,闢掉吧~謠言一:手機電量低,輻射強真相
  • 手機輻射和太陽輻射哪個強?
    手機現在已經不僅是一件電器了,更多的是,已經成為了我們日產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關於手機,總是有很多謠言,那麼這些謠言都是真的嗎?晚上睡覺要把手機放到客廳,不然輻射太強影響休息小孩不要玩太久手機,不然影響孩子智商孕婦還玩手機,小心寶寶不健康……這些謠言,
  • WiFi輻射謠言:致癌殺精影響胎兒?仙人掌能防?
    測試數據顯示,用Wi-Fi聯網的手機輻射值為2.38分貝(微伏每米);用4G上網的手機輻射值為1.43分貝(微伏每米)。因此如果擔憂無線路由器電磁輻射,那麼你更應該擔心手機給你帶來的輻射,但實際上,目前手機的輻射也是處於安全值之下的。  因此,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無線路由器,它的電磁輻射是對我們的健康沒有危害的。
  • 九星連珠引發大災難?謠言!謠言!謠言!
    2016年度十大網絡謠言,其中就有這條「宇宙射線」謠言。首先,宇宙射線很常見。由於地球有磁層在起保護作用,到達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線非常有限。其次,假如高強度宇宙射線真的發生,如超新星爆發等產生的輻射現象,並滲透到地球表面,此時關不關手機都沒什麼意義。另外,手機本身的能量是非常有限的,手機電池電量瞬間爆發高能量的可能性也很小。
  • 輻射測試第二彈:微波爐輻射大?比手機大多了
    【PConline 求真實驗室】前兩期我們分別科普了輻射為何物,以及實測了手機、電腦和WiFi的輻射強度,結果確實能夠證明手機、電腦、WiFi等電子設備的輻射非常有限。  輻射專題文章回顧:  事實上,微波爐一直是家電謠言的扛把子,有傳言稱孕婦不能使用微波爐,因為微波爐洩漏的輻射會影響胎兒發育。也有傳言稱被微波爐加熱的食物會因為輻射而產生變質,生成致癌物。所以在實測前,我們認為有必要先闢辟謠。
  • 充電玩手機輻射大?基站輻射致癌?這6個關於輻射的知識點,終於有答案了
    包括手機輻射,也屬於非電離輻射。相比X射線等電離輻射的頻率,手機的輻射頻率是很低的,所以沒有必要對手機輻射過於恐慌。知道了原理,那些常見的輻射傳言是真是假也就很明顯了。1⃣️ 手機邊充電邊玩,輻射更大?❌ 假的!還有一種說法是:手機電量越低,輻射越大。
  • 筆記本經典謠言有哪些 皮膚差並非因為輻射【詳細介紹】
    筆記本經典謠言有哪些? 筆記本由於機身小巧,相比PC攜帶方便,而頗受人們喜愛。雖然筆記本的機身十分輕便,但在在日常操作和基本商務、娛樂操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筆記本應用逐漸廣泛,關於筆記本的一些謠言也漸漸浮現。在此提醒各位, 皮膚變差並非因為輻射。
  • 今晚宇宙射線來襲務必關手機?純屬謠言
    較真鑑定:假/謠言要點(趕時間?只看要點就夠了!):1、地球大氣層和地球磁場是人類的兩大保護傘,大部分宇宙射線粒子被阻隔在外。2、仍有部分宇宙射線會達到近地空間,不過他們與中高層大氣相互碰撞,產生的二次粒子對人體輻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手機、WiFi、微波爐輻射害人,是謠言還是真相?
    手機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從目前研究來看,是安全的。有趣的是,手機輻射的大小,與電量無關,但與信號有關。手機信號越弱,輻射越大。當信號變弱時,手機會加強發射信號的功率,以便手機基站接收,這時輻射就變大了。但此時的手機輻射仍舊在安全範圍內,是符合國家規定或國際通用的行業規範的。
  • 手機能不能放床頭?關於輻射的 8 個真相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關於輻射的真相說到這兒,相信大家已經大概了解是怎麼回事兒了。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關於輻射的謠言,這次一起闢掉吧。01謠言一:手機電量低,輻射強真相手機是目前與我們生活關聯最大的電磁輻射發射體,它通過向周圍移動通信基站(路由器)發射和接收電磁波,以達到無線通信的目的。在通信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電磁輻射。
  • 仙人掌防輻射?別再被這些謠言困擾了
    仙人掌可以防輻射 手機電量低時,電磁輻射升高
  • 闢謠: 「仙人掌能防電腦輻射」系謠言
    闢謠: 「仙人掌能防電腦輻射」系謠言 原標題:   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多認同這樣一種觀點:長時間使用電腦會對身體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而電腦輻射就是「元兇」之一。
  • 高輻射宇宙射線來襲需關手機防護?專家闢謠
    近日,微信朋友圈廣為轉發的一則消息,再度令網友緊張:「今晚12:30—3:30請務必關手機:新加坡電視已經宣布了這一消息。請仔細閱讀一下和照顧好自己。告訴你其他的親愛的親人和朋友:今天晚上從12:30—凌晨 3:30,極度危險的、高輻射的宇宙射線將會貼近地球而通過。
  • 別再相信這5個輻射致癌謠言了!
    其實人無時無刻都充斥在輻射當中,是不是聽過高鐵輻射、 Wifi輻射、手機信號弱輻射等。某些物質輻射確實具有一定的危害或誘發癌症,不過有的輻射可忽略不計,幾乎對身體沒有任何傷害。所以不要聽信有關輻射的謠言,不妨一一揭秘輻射和健康的增強。 關於輻射的謠言有哪些?
  • 地暖輻射謠言始末,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這兩周基本上每天都有爸爸媽媽在後臺發給我們那篇《地暖輻射6大危害》的文章,我們也一次次的解釋。這篇文章的傳播也太恐怖了吧。不過關於這篇文章的具體內容,我們不準備一條條的駁斥,為什麼?我們後面說。不過給地暖澄清,並不是我們今天發這篇文章的真正原因,這篇謠言貼誕生和發酵的曲折故事更加離奇:第一次看到地暖謠言就感覺很彆扭,雖然是標準的謠言路數,但是通讀下來,就感覺像魚刺卡嗓子一樣難過。終於費勁靠著搜尋引擎找到了魚刺在哪裡:這篇謠言稿原本就TMD不是黑地暖的好不好!
  • 手機信號基站到底有沒有輻射
    今天我們解說一下關於手機信號基站輻射的問題,手機信號的基站到底有沒有輻射,或者說對人體有沒有傷害。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輻射?人們害怕輻射。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輻射。官方對輻射的定義更加模糊--「由場源發出的電磁能量中一部分脫離場源向遠處傳播,而後不再返回場源的現象,叫做輻射。」
  • 連香蕉都有輻射,那手機的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
    雖然說手機在中國已經完全普及了,但是手機的使用問題卻是一直備受爭議,因為很多人都認為手機的輻射對人類的影響很大。而且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把手機放在枕邊睡覺方便接受信息,手機基站的擺放也是人們長久有爭論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手機輻射對人類影響到底有多大。輻射到底是什麼,什麼東西會有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