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前CEO:美不惜一切擊敗中國

2020-10-22 熱榜內容

近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人工智慧主席、前谷歌執行長埃裡克·施密特表示,美國迫切需要一項發展人工智慧技術的國家戰略,以應對來自中方日益激烈的競爭。那麼中美人工智慧領域競爭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是不是美國真的在人工智慧領域面臨巨大的挑戰呢?

施密特是在最近的一次美國人工智慧峰會發表這一觀點的。他認為,迫切需要一項發展人工智慧技術的國家戰略,以應對來自中國日益激烈的競爭。特別是他還疾呼,美國缺乏一種全國性的「不惜一切代價」的原則來推進並在全球人工智慧競爭中佔據主導地位。施密特說:「我們希望美國發明人工智慧的突破性技術,或者至少是西方國家,因為西方在人工智慧倫理問題上存在廣泛的共識,但這些可能會與中方制定的標準形成鮮明對比。美國帶頭制定道德標準,對於確保它們反映「人類價值」至關重要!但是中國實在太大了,聰明的人太多了,美國一個國家打不過。」

是不是美國真的在人工智慧領域要被中方反超了呢?在談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中美人工智慧領域,到底競爭是什麼樣子的。人工智慧概念在上世紀50年代誕生,是一門融合了數學、計算機科學、統計學、腦神經學和社會科學的前沿綜合性技術。它的目標是希望計算機可以像人一樣思考,替代人類完成識別、分類和決策等多種功能。而人工智慧能夠在今天應用到社會經濟和軍事上的各個層面,人工智慧晶片的出現至關重要。

實際人工智慧的主流技術——深度神經網絡概念,開發已經有至少50多年的歷史,但由於當時沒有可以用於大規模並行計算的晶片,而遲遲無法得到應用。人工智慧晶片在英偉達的GPU晶片出現後才得以大規模拓展。因此美國英偉達推出 Tegra晶片,一般被認為是最早的人工智慧晶片。但這類晶片仍然是基於馮 ·諾依曼體系結構的通用處理器 ,不是專門針對深度學習任務 ,因而存在低性能、高功耗等弊端,大多數部署在後方的雲端。

而在軍事等關鍵的國家安全領域,很多前沿武器使用的人工智慧晶片,是無法使用這類通用處理器的,因為戰場環境決定了無法向後端或伺服器發送大量的數據,因此軍事上的人工智慧晶片,更多的是具備低功耗、高計算能力的專用集成電路,ASIC晶片。美國最近曝光的人工智慧和飛行員的格鬥,其最終目標就是要在未來的六代機上部署能夠應對格鬥空戰的ASIC人工智慧晶片。當然ASIC晶片在移動端(手機、智能家居、無人車等)領域的應用同樣極其廣泛。

實際在ASIC人工智慧晶片領域,中美可算是各有千秋。例如美國谷歌公司的 TPU 系列晶片和中方寒武紀科技的寒武紀 晶片都屬於商業化ASIC人工智慧晶片的典型代表。儘管施密特認為中方體量大,聰明人多,但實際美國人工智慧的研究實力,還是世界第一,例如美國在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高校數量、頂級學者數量,以及相關企業人數,都要超過我國。我國僅僅是在相對在人工智慧應用場景上,比美國要更加龐大而已。

如果說在晶片設計上,中美勉強齊平的話,而在關鍵的晶片製造上,我國和美國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了。在2019年國內還有人認為由於半導體的分工模式相當成熟,國內晶片設計企業並不需要擔心晶片生產問題,但是今天估計不會有人還會同意這一觀點。而前面我們說的施密特提出要「不惜一切代價」在人工智慧領域超過我國,顯然不是要示弱,而很可能是通過晶片生產領域的限制,直接打擊我國的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的研發能力。

當然相比過去的CPU、GPU晶片,人工智慧類晶片的設計難度和生產難度要更低一些,因此我國依靠現有自主晶片生產企業,在ASIC以及相關的FPGA人工智慧晶片上,能夠滿足軍用和一定程度民用的需要。因此國內一般都認為人工智慧晶片,是我國在傳統晶片設計和製程工藝都落後與西方的情況下,實現後發趕超的戰略領域,但這也意味著美國在這一關鍵領域的壓制將會更加瘋狂。施密特作為專業人士,公然喊出「不惜一切代價」的口號,因此不排除美國將在晶片相關領域,展開更為嚴厲的封鎖,國內晶片生產領域所有涉及國外進口的專利、技術、原材料,都可能遭受禁運。而且這種瘋狂的壓制,很可能與美國總統換屆無關。

從料敵從嚴角度看,我們應該對未來的局面有更加清醒的認識。無論川普在臺上,還是拜登贏得選舉。在人工智慧乃至晶片製造領域,鬥爭都不會停止。但正如施密特所說,14億國人團結起來,爆發的能量也是空前的。我們也相信中華民族能贏得這場信息領域的戰爭。

相關焦點

  • 谷歌正式宣布量子霸權實現!獨家專訪谷歌CEO:意義堪比萊特兄弟發明...
    來源:格隆匯作者: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來源:DeepTech深科技北京時間 10 月 23 日晚,《自然》(Nature)雜誌在官網上放出了重磅消息:一個月前被 NASA 發表又火速撤下的谷歌「量子霸權」論文重新發表,稱其是量子領域中「Hello World」一樣的裡程碑事件。
  • 八年煉就「不惜一切代價」的「超級馬裡奧」:從負利率、低通脹迷局...
    兩次啟動QE短短三個單詞——「Whatever it takes(不惜一切代價)」就定義了德拉吉擔任ECB行長這八年時間,但他更引以為豪的是另一個數字:為歐元區創造的1100萬個工作崗位。德拉吉幾乎每一次公開露面,都會提到歐元區的就業增長,是他自2011年以來推動非常規貨幣刺激計劃的功勞。
  • 《美隊3:內戰》鋼鐵俠完全可以輕鬆擊敗美隊,這個細節說明一切
    《美隊3》結局鋼鐵俠被美國隊長擊敗,甚至還用盾牌砸碎了鋼鐵俠的反應堆,這一幕讓大家以為鋼鐵俠這個角色在美隊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一個穿著盔甲的人還被一個手拿盾牌的人給打敗了。其實鋼鐵俠完全可以輕鬆的擊敗美隊,只是因為顧忌舊情,沒有使出全部的實力。
  • 美媒:美應阻止中國建造黃巖島 為此不惜一戰
    你認為美國會為了黃巖島與中國開戰嗎?2.你認為南海爭端最後會如何收尾?【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國海軍6艘戰艦開赴南海,與南沙守島部隊聯合軍演。」5日,中國軍方披露的這一消息成為有些外媒眼中的「大動作」。雖然這是一次年度例行性軍事訓練,但有外媒還是聯繫到即將出結果的南海仲裁案,認為中國是在敏感時刻展示立場與實力。
  • 前谷歌全球副總裁劉允出任Afiniti中國區CEO
    人工智慧公司Afiniti首席商務官Tom Inskip今日宣布,劉允博士正式籤約加入Afiniti,擔任中國區CEO,全面管理其中國地區的業務運營。  就任Afiniti之前,劉允博士曾出任過谷歌全球副總裁暨中國區總裁,主管大中華區銷售,負責Google在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業務。
  • 中國「阿爾法狗」擊敗日本機器人
    「絕藝」擊敗日本機器人稱王  3月19日,日本東京電氣通信大學西9號館3層AV大廳裡人頭攢動,一場無聲的對抗讓現場的氣氛格外緊張。騰訊人工智慧機器人「絕藝」經過50多分鐘的「鏖戰」,二度擊敗來自日本的DeepZenGo機器人,最終稱王。
  • 遊擊隊令白宮顏面無存 不惜代價置美軍於死地
    所以,美國真正動機不只是復仇,而是對阿富汗政權更迭,並建立一個親美的阿富汗政權,以期獲得重要的地緣戰略利益,強化對俄中等國的戰略圍堵。從美國發動阿富汗時間節點來看,2011年,俄羅斯剛剛結束混亂和悲劇的20世紀90年代,剛上臺的普京急需重建國內秩序,並振興經濟,其對外幹涉能力和意願都處於歷史的冰點,特別是在承載著有整整一代俄國人慘痛回憶的阿富汗。
  • 唯一以民為本的世界大國,為救治百姓不惜一切,贏得全世界尊重
    而下面這個國家,堪稱唯一以民為本的大國,為救治百姓不惜一切代價,贏得全世界尊重。這個國家就是中國。西方雖然從近代開始,號稱以人為本,號稱平等自由,而且標榜的非常之好。但是,其實這次疫情,卻讓世界大跌眼鏡。西方表面上以人為本,但是這次疫情,卻連百姓的生命健康都是不管不問,對疫情放任不管,任意由疫情傳播。
  • 技術、文化與社會 ——谷歌品牌在中國是這樣講故事的
    實際上,對於AI技術的宣導中,谷歌中國一直在強調「人與技術」的關係。從AlphaGo擊敗李世石開始,便確立了「AI的勝利始終是人類的勝利」的基調,以此消除人類對AI可能產生的恐慌情緒。在此後的烏鎮論壇上,通過多種人機協作比賽形式的設置,都在體現了人與AI的合作可能與前景。
  • 馬斯克斷言:不要再想如何擊敗中國,解決這一問題才是關鍵
    如何才能擊敗中國?美軍上將的犀利反問被直接「打臉」。馬斯克指出,一定要正視自己的實力。在一次美軍內部研討會上,被譽為「美國天才」的馬斯克也參與其中。馬斯克在接受採訪時,美軍上將終於不再隱藏,直接犀利發問,如何才能「擊敗」中國?
  • 為紀念死去的妻子,他不惜一切修建豪華陵墓,如今成了印度的國寶
    說起「泰姬陵」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世界文化遺產,甚至還被評選為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中國萬裡長城、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裡約熱內盧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遺址、墨西哥奇琴伊查庫庫爾坎金字塔、義大利羅馬鬥獸場、印度泰姬陵。)之一。
  • 為什麼說美國禁止TikTok與谷歌退出中國完全不同?
    」為什麼說美國禁止TikTok與谷歌退出中國完全不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此次強硬打壓TikTok,被一些外媒將其與10年前谷歌退出中國做比較,企圖將兩者混為一談。2010年3月23日,谷歌中國聲明因「遭受中國黑客攻擊」和「網絡審查」決定退出中國市場。谷歌當時高舉「言論自由」的大旗,立起主動離開中國的姿態,但公開商業數據卻講述了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在退出的前一年,谷歌所佔中國大陸份額為33.2%,當時,百度是谷歌的兩倍,為63.1%。在退出中國大陸前最後一季度,谷歌佔中國大陸搜尋引擎市場份額僅為17.5%。
  • 科技早報 | 中國擬對谷歌安卓發起反壟斷調查 美財長稱TikTok交易...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日消息,昨夜今晨,科技圈都發生了哪些故事,以下是要聞回顧:先關注谷歌:外媒:中國準備對美國谷歌安卓系統發起反壟斷調查據路透社報導,兩名拒絕具名的知情人士稱,中國準備對美國Alphabet(字母表)公司旗下的谷歌公司發起反壟斷調查,調查有關谷歌利用其安卓
  • 人工智慧擊敗世界圍棋冠軍 "阿爾法狗"為什麼厲害
    人民視覺 谷歌的圍棋人工智慧程序和人類圍棋冠軍之間的比賽,堪稱人工智慧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也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人工智慧這個熱門科技領域。谷歌的人工智慧程序是怎樣贏了人類?人工智慧對人類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會帶來什麼?它會不會有一天在智能上也超過人類?
  • 谷歌新軟體可實時定位全球軍艦包括美海軍
    核心提示:5月17日,美國「AOL防務」網站刊登文章,稱谷歌公司將推出一款新軟體,可讓用戶對任何一艘海上船隻進行實時追蹤定位並了解水深數據,包括美海軍軍艦。
  • 微美全息/Facebook/谷歌AI+AR賦能廣告遊戲新玩法,視覺AI算法領先
    全球數字廣告市場集中度較高,前十企業市場累計佔比為76.51%,谷歌31.1%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其中移動廣告市場規模發展迅速,增速放緩,2019年全球移動廣告市場規模近1902億美元。谷歌在移動廣告市場份額46.8%,佔行業主導地位,Facebook緊隨其後。據數據顯示,2016-2018年全球數字廣告市場規模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
  • 谷歌前CEO施密特徹底告別:曾和馬斯克掐嘴架,痛批美國軍方技術渣
    來源:new york times等 編輯:夢佳、雅新 谷歌前CEO教父級人物Eric Schmidt已經於今年2月份辭去了谷歌顧問一職。谷歌從初創公司成長為如今的矽穀神話,離不開他這19年的貢獻。而離職後的Schmidt並沒有閒著,化身軍迷開始當起了美國國防界的科技顧問,他一直在遊說軍方宣傳利用AI技術。
  • 谷歌執行長桑達爾-皮柴談實現量子霸權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19/10/23/102523/google-ceo-quantum-supremacy-interview-with-sundar-pichai/by Gideon Lichfield October 23, 2019
  • 終於,谷歌成功重返中國,這些功能在中國也能用!
    而谷歌高層近年來也頻頻到訪中國,但每次都無功而返。4、時間軸工具不久前,谷歌在官方YouTube發布了193條12秒視頻這些短視頻展現了193個城市和地區近32年以來的地表變遷這一切的開始只需時間到了2018年,一切都變了。網際網路已經不再是PC的時代,流量已經不再是門戶的天下。流量已經是智慧型手機端的天下,微信一家獨大,獨佔一半以上的流量入口。谷歌即使渾身解數,依然無法攻克微信的城池。
  • 比傳統超級計算機更強大 谷歌或在明年底前造出量子計算機
    9月2日消息,據《新科學家》報導稱,谷歌的研究人員或許將在明年底之前公布一款性能強大的量子計算機。這一領域的許多研究人員都表示,谷歌團隊距離項目的最終完成已經不遠。這或許將是全球最強大的量子計算設備。《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去年訪問了谷歌的硬體實驗室,對谷歌的量子計算機項目進行了介紹。